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中文

史語所集刊

顧長康著述考 A Bibliographic Study of the Writing of Ku K’ai-chih

  • 作  者:

    莊申 Chuang Shen

  • 期別頁碼:

    58.2:447-483

  • 出版時間:

    1987

  • 引用 全文下載

摘要

顧愷之,字長康,是晉末著名的畫家。他主要的著作,原名《顧愷之集》。據《隋書》,本有七卷,惜早失傳。清末的嚴可均,在他所編的《全晉文》裏,搜集了顧愷之在文學方面的作品十六篇。此外,唐末的張彥遠,在他所編的《歷代名畫記》裏,也搜集了顧愷之的三篇論藝之作。不過根據內容與性質,嚴可均搜到的《王衍畫贊》,似乎應該是由張彥遠搜到的《魏晉勝流畫贊》裏的一部份。本文根據《隋書》所記的卷數,把由張、嚴兩家所搜集到的十幾篇文字,分為七卷。這樣,已失傳的《顧愷之集》也許可以恢復一部份原有的面目。
顧愷之的第二種著作,據《晉書》的顧氏本傳,是《啟矇記》。可是在《三國志》所引用的資料裏,卻把它記為《啟蒙注》。此外,《隋書》又把它記為《啟蒙記》。據《隋書》的記載,顧愷之還有一種著作叫作《啟疑記》。在這四種不同的書名之中,作者認為《啟矇記》才應該是顧愷之的第二種著作的書名。因為用「啟矇」為名,一方為是由於此書所記的奇異事物,荒誕不經,閱後既可以使人具有大開眼界之感,一方面可能也與顧愷之的詼諧的個性有關。他用「啟矇」為名,似乎含有和讀者開一次玩笑的意味。《新唐書》的編寫,雖受史家的推崇,可是歐陽修在提到顧愷之的這種著作的時候,只把它簡稱為《啟蒙》,而不說明他所看到的,是《啟蒙注》還是《啟蒙記》。這種曖昧的態度,間接說明連他也不知道此書的正確名稱是什麼。
除了《啟矇記》,顧愷之還有一種叫做《晉文章記》的著作。這本書專門討論晉代文學風格,性質很像是文學批評。可惜此書目前只存十餘字,不能仔細討論了。
由這三種性質與內容都不同的著作,可以看出顧愷之的寫作能力既強,寫作的興趣也很廣。這與他在藝術方面,既能從事繪畫的創作,又能撰寫論畫文字的多元發展,是一致的。《晉書》在顧氏本傳中認為顧愷之是一個「才絕、畫絕、癡絕」的人物。大概「才絕」與「畫絕」,應該是指顧愷之在文學與藝術兩方面的多元發展而言的。

引用

引用書目為自動生成,僅便於讀者使用,
可能不完全準確。

引用書目

註腳
莊申,〈顧長康著述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8(1987):447-483。
Chuang Shen, “A Bibliographic Study of the Writing of Ku K’ai-chih,”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58.8 (1987): 447-483.

書目
莊申
1987 〈顧長康著述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8:447-483。
Shen, Chuang
1987 “A Bibliographic Study of the Writing of Ku K’ai-chih.”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58.8: 447-483.
莊申. (1987). 顧長康著述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58(8), 447-483.

Shen, Chuang. (1987). A Bibliographic Study of the Writing of Ku K’ai-chih.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58(8), 447-483.
莊申. “顧長康著述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58, no. 8 (1987): 447-483.

Shen, Chuang. “A Bibliographic Study of the Writing of Ku K’ai-chih.”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58, no. 8 (1987): 447-483.
莊申. “顧長康著述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vol. 58, no. 8, 1987, pp. 447-483.

Shen, Chuang. “A Bibliographic Study of the Writing of Ku K’ai-chih.”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vol. 58, no. 8, 1987, pp. 447-483.
複製

匯出格式

下載 下載 下載 下載
⟸回上頁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