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周代封建制的解體最早提出解釋來的是李斯。當秦始皇剛統一六國的時候,朝廷大臣們為求鞏固對東方的統治,奏請封始皇諸子於東方,因其政而治其民。但李斯卻持不同意見。他認為周代封建制之所以解體,乃是由於建築在血緣組織上的這種制度,當親屬關係一代一代疏遠下去,疏遠到血緣的凝聚力不足以化解政治利害的衝突時,封建制就無法有效運作,而不能不解體了。換句話說,他認為「後屬疏遠」是封建制本質上就有的缺陷,這缺陷使周人無法長保政權。李斯的這一解釋,秦始皇認為有理,所以裁決全國一體採行郡縣制。
討論周代封建解體問題的文字歷代都有,如賈誼、柳宗元,延續至近代學者,說法不一而足。但對李斯最早的這種解釋的是與否卻沒有直接的批判。李斯的說法對嗎?本文主旨即在探討這一問題。
本文從社會整體及其歷史變遷的觀點研究的結果認為,周人克殷以後,為求有效統治,乃以其宗法制度(血緣組織)為基礎推衍到政治上,成為封建制度;宗族領袖也是政治領袖。姬姓之族在血緣命運一體性的意識下,對宗族領袖,根本不會有後屬疏遠的想法,因此政治上也不會有忠誠的問題;他們都有良好的共識:保護領袖就是保護全族人的利益。他們運用封建制,趁戰勝的優勢,發揮了良好的統治效果。但後來,維繫姬姓之族為一體的宗法制度漸漸鬆動:大宗的絕對權威地位漸漸動搖,「後屬疏遠」的問題也漸漸出現。封建制既以宗法制為基礎,則宗法制發生變化時封建制自然會相應地隨之發生變化。由於「後屬疏遠」並不是宗法制中本來就有的,而是宗法制發生了變化後漸漸產生的。因此,把它看作是封建制本質上就有的缺陷是不正確的。李斯沒有從封建制跟社會整體的變遷上去看問題,他只看到春秋戰國時期的表面現象,並以他當時社會上親屬關係的情形去理解兩者的關係,所以會誤認為前者(後屬疏遠)之為導致後者(封建解體)的原因是本質上就有的。
本文的看法,不但對周代歷史發展中許多相關的變化(如,姓解體為氏等)可以有較周延的解釋,對漢初劉邦之蓄意恢復以宗藩為主的封建制之所以不為子孫接受,也可以有較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