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那次的《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重又點校出版兩年餘了(《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南京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編,胡旭晟、夏新華、李交發點校,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初版)。在序裏面,點校人也曾聲嘶力竭地呼籲了一番民事習慣調查的重要性,但終究應者寥寥。畢竟,關心民事習慣調查的人不多了。但七、八十年前,中國法學界的確有過一種不可遏止的進行民事習慣調查的衝動。
近代兩次民事習慣調查活動,都是法學界人士發起並推動的。北洋時期的那次,今人通過點校的再版本,已可概見其盛況與成果(又見《中國民事習慣大全》,施沛生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版)。而清末的調查情況卻一直撲朔迷離。據北洋時期的整理者記載,至1925年時,清末民事習慣調查錄共828冊(不計重複部分)仍保存完好。而大約在1928年前後,這批資料散失了,至今下落不明。此前,有傳說這批資料部分藏於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圖書館、東京大學東洋研究所、京都大學人文社科部,經核對,這幾種稿本均系北洋時期不同層次(多為縣一級)的調查報告原件。
因此,此次在文津樓(北京圖書館分館)發現的《安徽省民事習慣調查錄》,可能是目前能夠找到唯一的一部清末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事實上,北洋時期整理清末調查報告時,唯一沒有見到的就是安徽一省。這說明,至少在1925年之前,一個能接觸該報告錄的人已將安徽省報告抽走。這樣,雖然北洋政府整理的所有清末習慣調查報告都神秘地失蹤了,但萬幸的是,因安徽省這三冊失而復出,終於使那次調查的真相露出了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