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史學在台灣向來是冷門的科目,以唐律為例,它不但是中國近世法律的楷模,而且流傳遍及東亞,對日本、韓國、和越南等地影響至深至鉅,但是,從1949至1999的五十年間,台灣研究唐律的博士論文只有四篇,碩士論文也只有二十二篇,合計每年只有0.51篇。 研究宋遼金元法律的論文更是屈指可數,其他朝代也甚少例外。 又因各種因素,留在教育界和研究機構的學人也為數不多。故此,今天的法律史教學和研究雖未至不絕如縷,但也是青黃不接,甚至還不如日本的中國法制史研究。 在面臨此種學術研究的窘境之下,當前法史學的發展方向,就是認清法史學是一門具有科際整合性的學門,其間所蘊涵的資料亟待各種專業領域發掘或重新認識,並予以彙整各方觀點與建構新的視野,而非如過去由法律學者或歷史學家各行其是單打獨鬥。
事實上,由於法史學在過去一向被認為僅僅是法制史的研究,久而久之,使法學界之研究論著偏重於法制面之考察,而較忽略實定法於社會實效面之關照及其所處之歷史脈絡的重要性;相對於此,史學界的研究取向,則較側重於歷史實象的考述,而較疏於蘊涵於法律制度中義理的探尋與發微的重要性。是以,邇來愈發強調學際整合的重要;法學、史學與社會學等,各學科相互取法所長,諸學門義理間相互取譬,已漸為大勢所趨。
因此,柳立言研究員(中研院史語所)於中央研究院人文組「跨所(處)研究先期規劃」中,以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之研究作為主題,進行為期九年三期的研究計劃。其中第一期以「審判:理論與實踐」為子題,擬以研讀會的方式,有系統地閱讀和整理中國傳統有關審判的論著,勾勒其中的法律思想和理論。為系統地進行研讀,第一期計劃依時代的順序,將傳統中國法律分為先秦到隋唐、宋至元、明至清三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即上古至隋唐時代,邀請到黃源盛教授(政大法律系)為共同主持人,自民國九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開始,正式於中研院史語所進行第一次的研討,其焦點集中在解讀盛行於兩漢時代的春秋折獄法律思想,以及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文書。本讀書會為展現科際整合的研究取向,除中研院史語所的研究人員外,更集合了廣及台大、政大、清華、文化等大學的法律系、歷史系及社會系所的師生,特別針對中國歷代的審判進行一系列的研讀,以強化國內基礎法學研究領域之根柢,以及法史學領域成果之開進薪傳、研究與教學兼籌並顧等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