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筆者對不同人文生態環境的人們,如何面對他們的生老病死、歡喜悲愁,感到深深的好奇,希望透過自己的雙眼、身體及心靈,實地經歷並感受。1980年代,我走入山林、原住民部落,穿梭縱走於臺灣的山野之間;在1990年遠征阿加斯拉的Mt. Mckinley(現名Denali)的過程中,也確定了自己的考古之路。1990年代,我幾乎跑遍了臺灣所有主要的史前遺址,也累積了對臺灣史前文化理解的深度和廣度。1996年,隨著至日本留學的契機,開始將臺灣的史前文化放在整個亞太地區來思考,並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遺址與考古文化展開調研,持續累積一定深度的理解。2001年,參與九二一大地震災後的日月潭地區考古學研究,首次發掘邵族的祖靈地Lalu島遺址等,自此開啓了我對現生族群的舊社考古研究。2007年將焦點轉移至恒春半島的排灣文化之舊社,2010年開始對中排灣的舊社進行溯源探討直到今日。2013年起至今對花蓮玉礦產區進行細密的考古學研究,發現荖山遺址,首次找回玉礦產區長久以來失去的文化環節。2017年,應邵族祖靈要求,成為巫婆(Shinshii),開啓這一生與祖靈和族人的緊密連結。
筆者三十多年來致力於臺灣各地、各時期的遺址調查與發掘工作,對臺灣的史前文化累積相當深入的整體理解。其中,對臺灣新石器時代的整體理解,已撰寫成《New Frontiers in the Neolithic Archaeology of Taiwan (5600–1800BP) A Perspective of Maritime Cultural Interaction》一書(ISBN: 978-981-32-9262-8. Singapore: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Nov, 2019)。在舊社考古的研究方面,綜結十多年來在中排灣的舊社調研成果,首次提出「族群通史」的概念,透過現生族群的最後遷離之舊社考古學的研究,進行溯源探討,試圖連結史前文化與現生族群的歷史,目前已出版《Tracing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Taiwan’s Aboriginal Groups: From the Periphery to the Centre (Routledge Studies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Asia》一書(ISBN: 9781032148328. London, UK: Routledge. Jan, 2023》。
在五十多年的生命中,已有多次經歷死亡的經驗,這些經驗也讓我開始去思考:在沒有現代醫學和科技的史前傳統社會中,人們如何面對病痛、生死?當現代的人不斷抱怨、甚至自殺以求快時,史前人類又是如何去承受人生的所有課題,積極地試圖活下去?畢竟,逃避是容易的,選擇面對、承擔人生的責任卻是不易。雖說有限的生命,不能做著無限的事,如何在有生之年交代這一生所得到的理解,為臺灣數萬、數千年來的歷史,提供新的資料、視點及理解,以略盡棉薄之力,成為心之所繫,而這也是今後我研究的主要動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