メイン コンテンツ ブロック
メニュー
日本語

研究スタッフ

郭素秋

郭素秋 Su-chiu Kuo

副研究員

学歴

日本東京大學考古學博士

専門分野

台湾考古学

長久以來,筆者對不同人文生態環境的人們,如何面對他們的生老病死、歡喜悲愁,感到深深的好奇,希望透過自己的雙眼、身體及心靈,實地經歷並感受。1980年代,我走入山林、原住民部落,穿梭縱走於臺灣的山野之間;在1990年遠征阿加斯拉的Mt. Mckinley(現名Denali)的過程中,也確定了自己的考古之路。1990年代,我幾乎跑遍了臺灣所有主要的史前遺址,也累積了對臺灣史前文化理解的深度和廣度。1996年,隨著至日本留學的契機,開始將臺灣的史前文化放在整個亞太地區來思考,並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遺址與考古文化展開調研,持續累積一定深度的理解。2001年,參與九二一大地震災後的日月潭地區考古學研究,首次發掘邵族的祖靈地Lalu島遺址等,自此開啓了我對現生族群的舊社考古研究。2007年將焦點轉移至恒春半島的排灣文化之舊社,2010年開始對中排灣的舊社進行溯源探討直到今日。2013年起至今對花蓮玉礦產區進行細密的考古學研究,發現荖山遺址,首次找回玉礦產區長久以來失去的文化環節。2017年,應邵族祖靈要求,成為巫婆(Shinshii),開啓這一生與祖靈和族人的緊密連結。

筆者三十多年來致力於臺灣各地、各時期的遺址調查與發掘工作,對臺灣的史前文化累積相當深入的整體理解。其中,對臺灣新石器時代的整體理解,已撰寫成《New Frontiers in the Neolithic Archaeology of Taiwan (5600–1800BP) A Perspective of Maritime Cultural Interaction》一書(ISBN: 978-981-32-9262-8. Singapore: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Nov, 2019)。在舊社考古的研究方面,綜結十多年來在中排灣的舊社調研成果,首次提出「族群通史」的概念,透過現生族群的最後遷離之舊社考古學的研究,進行溯源探討,試圖連結史前文化與現生族群的歷史,目前已出版《Tracing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Taiwan’s Aboriginal Groups: From the Periphery to the Centre (Routledge Studies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Asia》一書(ISBN: 9781032148328. London, UK: Routledge. Jan, 2023》。

在五十多年的生命中,已有多次經歷死亡的經驗,這些經驗也讓我開始去思考:在沒有現代醫學和科技的史前傳統社會中,人們如何面對病痛、生死?當現代的人不斷抱怨、甚至自殺以求快時,史前人類又是如何去承受人生的所有課題,積極地試圖活下去?畢竟,逃避是容易的,選擇面對、承擔人生的責任卻是不易。雖說有限的生命,不能做著無限的事,如何在有生之年交代這一生所得到的理解,為臺灣數萬、數千年來的歷史,提供新的資料、視點及理解,以略盡棉薄之力,成為心之所繫,而這也是今後我研究的主要動力來源。

學位論文
  1. 《臺東縣馬武窟溪流域史前遺址調查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2. 《彩文土器から見る台湾と福建・浙江南部の先史文化》(日本東京都: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基礎文化研究考古學專門分野博士論文,2007)。
專書
  1. Su-chiu Kuo, New Frontiers in the Neolithic Archaeology of Taiwan (5600–1800 BP): A Perspective of Maritime Cultural Interaction. The Archaeology of Asia-Pacific Navigation Series, vol. 3. Singapore: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2019. (224p)(ISBN 9789813292628)
  2. Su-chiu Kuo, Tracing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Taiwan's aboriginal groups: From the periphery to the centre. Routledge Studies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Asia. Abingdon, Oxon ;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23. (214p)(ISBN 9781032148328)
  3. 郭素秋、張佩菁、陳依萱,《臺北市南昌路一段下水道結構的考古發掘報告—日治前期的公共衛生設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田野工作報告之四,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過審查,待出版)。
期刊論文
  1. 〈台湾の繩蓆文土器について〉,《東南アジア考古学》20(2000):17-47。
  2. 〈台湾新石器時代後期の青銅器〉,《東南アジア考古学》21(2001):37-46。
  3. 〈台灣及び福建の彩文土器について〉,《東南アジア考古學》22(2002):1-24。
  4. 〈臺北市社子遺址試掘報告〉,《田野考古》7.1/2(2002):45-82。(與劉益昌、戴瑞春合著)
  5. 〈「植物園文化」探析〉,《文與哲》1(2002.12):273-332。
  6. 〈從日本「舊石器時代石器捏造事件」看日本考古學〉,《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0(2003.6):64-96。
  7. 〈福建「庄邊山上層類型」彩陶的源流及其與浙南地區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4.3(2003):389-443。
  8. 〈嘉義縣番路鄉觸口遺址出土青花瓷報告〉,《田野考古》,9.1/2(2004):113-135。
  9. 〈福建閩江下游幾何印紋陶文化遺存研究述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8.2(2007):261-357。
  10. 〈北投纜車陽明公園預定站考古試掘報告〉,《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70(2009):109-151。
  11. 〈花東縱谷金屬器時代的文化樣相——以花蓮縣卓溪鄉哈比遺址為例〉,《田野考古》12.1/2(2010):97-164。
  12. 〈苗栗市西山遺址試掘報告〉,《田野考古》15.2(2012):47-89。
  13. 〈花蓮縣掃叭遺址的文化內涵-兼論麒麟文化〉,《田野考古》17.2(2014):1-58。
  14. 〈臺灣北部圓山文化的內涵探討〉,《南島研究學報》5.2(2014):69-152。
  15. 〈花東縱谷北段重光遺址發掘報告〉,《南島研究學報》(Journal of Austronesian Studies)6.2(2015.12):91-189。
  16.  〈中部地區大坌坑式陶器的內涵─以彰化縣牛埔遺址為例〉,《田野考古》18.2(2016):1-36。
  17. 〈花東縱谷北段玉製錛鑿形器工藝技術探析─以豐坪村遺址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8.1(2017.3):1-60。
  18.  郭素秋、鄭玠甫、黃鐘、林柏丞、胡植慶,〈空載光達技術在台灣山區舊社考古學研究的應用:以排灣族文樂舊社為例〉,《考古人類學刊》87:67-88,2017。
  19. 木下尚子、郭素秋、島袋綾野、島袋春美,〈下田原式土器登場にかんする一考察〉《南島考古》38(2019.6):31-50。
  20. 〈從羅妹號事件到南岬之盟:誰的衝突?誰的和解?〉,《原住民族文獻》41(2019):12-20。
  21. 〈牡丹社事件的考古學視點-1871年事件的發生〉,《古今論衡》35(2020):81-92。
  22.  〈傳統原住民部落與外在社會的關係探討—以中排灣普濟鹿社為例〉,《臺灣史研究》28.3(2021.9):105-167。
  23. Zhenhua Deng, Su-chiu Kuo, Mike T. Carson, Hsiao-chun Hung, “Early Austronesians Cultivated Rice and Millet Together: Tracing Taiwan’s First Neolithic Crop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22, 13: 962073。(https://doi.org/10.3389/fpls.2022.962073
  24. 〈中排灣普濟鹿社的舊社考古學研究〉,《臺灣考古學報》1(2022.9):37-66。
  25. Deng Z.H., Kuo S.C., Carson M.T., Hung H.C. 2022. Early Austronesians Cultivated Rice and Millet Together: Tracing Taiwan's First Neolithic Crop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22, 10:962073
  26. 郭素秋、鄧振華,〈臺灣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稻粟共作─以植物園遺址下層為例〉,《南島研究學報》7.2(2022.12):1-54。
  27. 〈宜蘭丸山遺址的甕棺與人獸形玉玦──兼論玉礦產區荖山遺址的甕棺〉,《古今論衡》40(2023.06):3-32。
  28. 郭素秋、吳春明,〈臺灣圓山文化所見閩南青銅文化傳播的新線索〉,《福建文博》122(2023.03):6-13。
  29. Yong Ge, Can Wang, Xiujia Huan, Su-chiu Kuo, Hsiao-chun Hung, Zhenhua Deng,“Micro-CT-assisted determination of the shattering and non-shattering phenotypes of charred rice spikelet bases from archaeological sites: a new methodological approach,”Archaeometry, 65.6 ( 2023): 1313-1321. (SCI, AHCI)
    (https://doi.org/10.1111/arcm.12894
  30. 〈台湾北部における四、五千年前の農村社会-植物園遺跡下層を例として〉,《東南アジア考古學》43(2024):133-142。
專書(論文集)之一章
  1. 〈九二一震災後Lalu遺址發掘及其意義〉,《災難與重建——九二一震災與社會文化重建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4.6),頁405-435。(與劉益昌、簡史朗合著)
  2. 〈從福建黃土侖類型墓葬陶器看閩江下游的文化變遷〉,林保堯主編,《美術考古與文化資產——以臺灣地區學者的論述為中心》(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頁161-181。
  3. 〈考古學から見た台灣の排灣(パイワン)文化の起源〉,今村啓爾編,《南海を巡る考古學》,(日本東京:同成社,2010),頁131-158。(吉開將人譯,本文為上篇文章之日文版)
  4. 〈台北市十五份遺址的文化內涵〉,周述蓉編,《十五份遺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五份遺址研究社、社團法人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2010.04),頁137-150。
  5. 〈從考古資料看排灣文化的起源問題〉,童春發主編,《2009南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0.11),頁185-220。
  6. 〈縄文時代に並行する台湾の縄蓆文土器とその文化様相について〉,今村啓爾・泉拓良編,《縄文時代(上) 講座・日本の考古学3》,(青木書店,2013),頁684-702。
  7. 〈植物園遺址-見證臺北盆地人類發展史〉,收於鄭建文著《時空的行舟 神秘的植物園遺址》,(雄獅美術執行編輯,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2014.12),頁75-110。
  8. 〈臺灣新石器時代的圓形旋截法及其旋轉機械初探〉,鄧聰主編,《澳門黑沙史前輪軸機械國際會議論文集》,(澳門: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2014.12),頁268-299。
  9. 〈台灣北部訊塘埔文化的內涵探討〉,劉益昌主編,《台灣史前史專論》,(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15),頁185-246。
  10.  〈彰化平原史前末期與17 世紀跨部落勢力關係探討〉,陳玉美、郭素秋主編,《地下與地上的對話-十七世紀的台灣與周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7),頁67-113。
  11. 〈花蓮縣上月眉V與鳳林遺址內涵研究計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9年度考古研究計畫成果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補助,2018。
  12. “Tapa Beaters that existed 4200 to 5000 B.P in Taiwan,” in Bound for Pacific: Prehistoric Maritime Silk Road and Neolithic Seascapes of East Asia, ed. Chunming Wu and Barry V. Rolett, Prehistoric Maritime Cultures and Seafaring in East Asia.The Archaeology of Asia-Pacific Navigation series, vol. 1. Singapore: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2019, pp. 251-268.
  13. 〈三和文化蛇紋的起源探討—是百越也是南島語族〉,《舊社考古學與族群溯源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9),頁268-281。
  14. 〈《從史前到歷史-臺灣東半部的文化樣相》導言—島內傳統與海洋要素交融的臺灣史〉,郭素秋主編,《從史前到歷史—臺灣東半部的文化樣相》。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論文集之二十一,2020),頁5-28。
  15. 〈現生族群的溯源研究-以來義舊社為例〉,郭素秋主編,《從史前到歷史-臺灣東半部的文化樣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論文集之二十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0),頁335-398。
  16. 〈花蓮荖山遺址出土遺物整理研究-兼論營埔式灰黑陶起源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9年度考古研究計畫成果報告》,頁83-107,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補助,2020。
  17. 〈花蓮荖山遺址發掘遺物全面整理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0年度考古研究計畫成果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補助,2021。
  18. 〈導論〉,郭素秋主編,《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臺灣原住民農業生態:由史前到現代》,(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2),頁3-17。
  19. 〈臺灣北部史前時代的人文生態與聚落型態變遷〉,郭素秋主編,《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臺灣原住民農業生態:由史前到現代》,(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2),頁140-159。
  20. 〈花蓮玉礦產區與宜蘭史前甕棺調查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1年度考古研究計畫成果報告》,頁51-7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補助,2022。
  21. 〈宜蘭和花蓮地區大坌坑時期調查與整理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2年度考古研究計畫成果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補助,2023。
  22. 〈台灣發現的距今5000-4200的樹皮布石拍及相關文化〉,吳春明主編,《海洋遺產與考古(第三輯)》,(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2024),頁166-181。
主編之專書(論文集)
  1. 陳玉美、郭素秋主編,《地下與地上的對話-十七世紀的台灣與周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7)。
  2. 郭素秋主編,《從史前到歷史-臺灣東半部的文化樣相》,(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0)。
  3. 郭素秋主編,《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臺灣原住民農業生態:由史前到現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2022。
  4. 郭素秋主編,《臺灣出土的日本製近現代陶瓷器與亞洲近現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3.10。
學術會議論文
  1. 〈臺灣和福建地區的彩陶〉,「珠江三角洲與臺灣地區考古——近年來的新發現和新評估」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
  2. 〈福建青銅時期彩陶的起源及其意義〉,「2002年臺灣的考古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02.12.9-10。
  3. 〈日本考古學中的歷史考古學概況〉,「臺灣歷史考古學圓桌討論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灣與東南亞考古學研究室主辦,2003.9.26。
  4. 〈淺談臺灣考古學的研究現況〉,「臺灣考古學的研究趨勢」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主辦,2003.11.7。
  5. 〈從幾何形印紋陶看福建閩江下游的考古學文化〉,「中國南方文明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03.12.19-20。
  6. 〈臺灣中部日月潭地區最近的研究成果——以Lalu(光華島)遺址的發掘為例〉,「中國東南考古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主辦,2004.12.2。
  7. 劉益昌、郭素秋,〈金門復國墩遺存在亞洲大陸東南沿海的地位及其意義〉,「中國東南沿海島嶼考古學研討會」,連江縣政府文化局主辦,2005.10.29-30。
  8. 〈台灣新石器時代彩陶的起源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講論會,2005。
  9. 郭素秋、戴瑞春,〈屏東地區考古遺址調查報告〉,「2006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2006.5.5-6。
  10. 〈從考古資料看一千多年前的日月潭Lalu島〉,「舊社與新民族自治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2006.9.29-30。
  11. 〈從福建黃土侖類型墓葬的陶器看故有文化的消長〉,「中國史國際學術大會:通過出土文物看中國歷史」,韓國大邱:中國史學會主辦,慶北大學歷史教育專攻承辦,2007.9.6-9。
  12. 〈花蓮縣卓溪鄉哈比遺址發掘報告〉,「環臺灣地區考古學國際研討會暨2007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2008.5.10。
  13. 〈台北市十五份遺址的文化內涵〉,「十五份遺址學術研討會」,臺北: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文山社大十五份遺址研究社、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主辦,2008.08.23。
  14. 〈從臺灣南部史前時代晚期的考古資料看排灣族的起源問題〉,「臺灣人類學及民族學會年會人類學的挑戰與跨越」研討會,臺灣人類學及民族學會主辦,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8.10.4-5。
  15. 〈從考古資料看日月潭地區的史前文化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08.10.22-23。
  16. 〈臺灣北部圓山文化所見的外來要素〉,「2008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09.3.29。
  17. 〈從考古資料看排灣文化的起源問題〉,「南島國際學術研討會議」,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09.10.13-15
  18. 〈台中市中興大學(頂橋仔)遺址考古試掘報告〉,「2009年台灣考古工作會報」,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中心考古專題中心主辦,2010.3.19-20。
  19. 〈苗栗市西山遺址試掘報告〉,「2010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研討會」,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11.05.28-05.30。
  20. 〈從考古資料看彰化平原史前文化晚期與歷史初期平埔族社的關係〉,「地下與地上的對話—歷史考古學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1.12.17-18。
  21. 〈台灣北部圓山文化的內涵與起源〉,「第一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中央研究院主辦,2012.04.26-28。
  22. 〈台灣北部圓山文化的聚落型態—以圓山遺址為例〉,史語所講論會文稿,2012.12.24。
  23. 〈台灣史前旋轉機械與玉作〉,發表於「澳門黑沙史前輪軸機械及相關問題國際會議」,澳門民政總署、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中心、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等主辦,澳門氹仔嘉模會館,2013.6.18-19。
  24. 〈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樣相〉,發表於「2013年海峽兩岸考古遺存與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主辦,2013.10.9-12。
  25. 〈花蓮縣壽豐鄉豐坪村遺址試掘研究〉宣讀於「2013年度本院考古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4.2.12。
  26. 〈彰化縣牛埔遺址的文化內涵〉,發表於「宋文薰教授九秩華誕慶祝活動暨2013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臺灣大學人類系主辦,國立臺灣大學校總區文學院演講廳,2014.3.22-23。
  27. 〈從西寮遺址甕棺看大湖文化晚期的文化樣相〉,發表於「湖漾巴圖—大湖文化特展系列講座」,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庶古文創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策辦,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國際會議廳,2014.5.1-2。
  28. 〈四千年前後的台灣與中國東南地區文化樣相〉,「2014從馬祖列島到亞洲東南沿海:史前文化與體質遺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文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連江縣政府文化局主辦,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4.9.27-28。
  29. 〈從古文書和考古資料看文樂舊社的歷史縱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04年度第8次講論會文稿,2015.04.27。
  30. 〈花東縱谷北段重光遺址的內涵〉,「2014 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5.5.1-2。
  31. 郭素秋、查諾巴厄,〈屏東縣來義舊社的內涵-以邏發尼耀頭目家屋為例〉,宣讀於「台灣東半部一千年前後的文化樣相」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6.11.15。
  32. 郭素秋、鄭玠甫,〈光達圖資在舊社研究的應用-以屏東縣文樂舊社為例〉,宣讀於「GIS在人類學地景研究的應用-新分析取徑」工作坊,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2016.12.8。
  33. 郭素秋、羅安吉,〈屏東縣文樂舊社的內涵-以佳屋督都(Tjawdudu)家族頭目家屋為例〉「2016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文稿,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2017.7.7-7.8。
  34. 林淑芬、郭素秋,〈臺北植物園遺址的古環境重建〉,「2016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2017.07.07-07.08。
  35. 〈清季「開山撫番」政策及其影響-以中排灣為例〉,「帝國邊緣與流動:清代下淡水溪平原暨山腳、恆春半島社會秩序工作坊」文稿,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2017.8.17-8.18。
  36. 〈台灣四、五千年的史前文化樣相及周邊關係探討〉,「重建海上絲綢之路史前史:東亞新石器時代海洋文化景觀」文稿,廈門大學海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辦,2017.10-29-11.2。
  37. 〈花蓮縣上月眉V與鳳林遺址內涵研究計畫〉,2017年度本院考古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8。
  38. 〈台灣二、三千年前的玉礦產區文化內涵-以荖山遺址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07年度第3次學術講論會,2018.2.5。
  39. 〈牡丹社事件的考古學視點 〉,「2018臺灣考古學年會暨會員大會」,臺灣考古學會主辦,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協辦,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2018.7.6-7.7。
  40. 〈從現生族群出發的舊社考古學-研究方法的提出〉,「此方‧彼方:古今南島新視野-2018南島文化暨台灣各族群生命儀禮及人觀國際研討會」,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18.11.10-11.11。
  41. 〈台灣四、五千年前的考古文化與良渚文化之關係-以片鋸切割技法為例〉,「大坌坑文化與周邊區域關係探討」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8.11.15。
  42. 〈從古文書到舊社考古學-從普濟鹿社看清季開山撫番政策〉,「帝國、邊區與流動:18、19世紀臺灣沿山社會秩序」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南投:暨南大學人文學院,2018.12.13-12.15。
  43. 〈圓山文化人的日常生活〉,「古代生活探究─2019新北市國際考古論壇」,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2019.5.23。
  44. 郭素秋、吳春明、陳仲玉,〈圓山文化中閩南青銅文化因素初探-從土地公山遺址出土青銅斧的辨識說起〉,「七十年在地深耕與發展—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七十週年慶、黃士強教授九秩壽慶暨第二屆臺灣考古學年會」,臺灣考古學會主辦,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2019.6.28-30。
  45. 〈台灣大坌坑時期的文化內涵與跨海要素〉,宣讀於「2019國際南島研討會 工藝技術與社會實踐」,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9.10.31-11.1。
  46. 〈三和文化蛇紋的起源探討—是百越也是南島語族 〉,「舊社考古學與族群溯源」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9.11.13-14。
  47. 〈牡丹社事件的考古學視點〉,宣讀於「南國與萬國的交會:全球史視野下的羅妹號、牡丹社事件與十九世紀瑯嶠地方社會 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縣政府主辦,2019.11.23-24。
  48. 〈台灣「大坌坑時期」的提出-新的史前文化架構試案〉,宣讀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08年度第21次講論會,2019.12.23。
  49. 〈臺灣北部史前時代的人文生態與聚落型態變遷〉,宣讀於「臺灣史前文化與原住民人文生態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主辦,2020.8.11-12。
  50. 〈花蓮荖山遺址出土遺址整理研究—兼論營埔式灰黑陶起源問題〉,2019年度考古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0.10.14。
  51. 郭素秋、鄭玠甫、黃鍾、胡植慶,〈光達圖資在舊社研究的應用:以屏東縣文樂舊社為例〉,宣讀於「2020 科技部人類學及族群研究學門成果發表會議 面向世界的變動與流動-人類學與跨學科的連結-整合-對話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主辦,2020.10.31-11.1。
  52. 〈北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內涵─以植物園遺址下層為例〉,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講座,2021.03.02。
  53. 〈臺灣東北部丸山文化人的生活樣相—兼論人獸形玉玦的宗教意涵〉,「史前聚落探究-2021新北市國際考古論壇」,新北: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主辦,2021.04.23。
  54. 〈花蓮荖山遺址發掘遺物全面整理研究〉,「2020年度考古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1.11.19。
  55. 〈「族群通史」的提出—以中排灣普濟鹿社為例〉,宣讀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11年度第8次講論會,2022.5.9。
  56. 〈花蓮玉礦產區與宜蘭史前甕棺調查研究〉,「2021年度考古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2.05.20。
  57. 臺灣東北部二、三千年前的人獸關係—以人獸型玉玦為例〉,「2022臺灣考古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臺灣考古學會主辦,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協辦,2022.9.24。
  58. 〈台湾北部における四、五千年前の農村社会-植物園遺跡下層を例として〉,「TAIWAN 考古学セミナー・シリーズ:台湾考古学の新視点」,東南アジア考古学会主辦,2022.12.17。
  59. 〈宜蘭和花蓮地區大坌坑時期調查與整理研究〉,2022年度考古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3.5.31。
  60. 〈臺灣二千多年前的女性與西方人—以玉礦產區的陶偶為例〉,「2023臺灣考古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臺灣考古學會主辦,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協辦,2023.6.17-6.18。
  61. 〈考古學視野下的臺灣近現代史:臺灣出土的日本製近現代陶瓷器與亞洲近現代史會議文集導論〉,「臺灣出土的日本製近現代陶瓷器與亞洲近現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3.10.23-10.25。
  62. 俵寬司、郭素秋,〈台湾出土の日本產近現代陶磁器とアジア近現代史─台北植物園遺跡の研究事例から─〉,「一般社団法人日本考古学協会第90回(2024年度)総会『研究発表』」,一般社団法人日本考古学協会、日本考古学協会第90回総会実行委員会主催,日本:千葉大学西千葉キャンパス,2024.05.25-05.26。
研究/計畫報告
  1. 劉益昌、郭素秋、戴瑞春、簡史朗、邱水金,《水蛙窟遺址內涵及範圍研究》,南投縣政府委託之研究報告書,1999。
  2. 劉益昌、郭素秋,《臺北市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委託之研究報告書,2000。
  3. 劉益昌、郭素秋、簡史朗,《Lalu 遺址與邵族歷史》,中央研究院九二一災後重建相關研究計劃執行報告書,2001.8。
  4. 劉益昌、郭素秋,《大屯山七星山系考古遺址調查研究計畫——金包里大路(魚路古道)沿線考古遺址調查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執行之報告,2002.12.20。
  5. 劉益昌、郭素秋,《新竹市上沙崙遺址範圍及內涵研究》,新竹市政府文化局委託,2002.5.24。
  6. 《「植物園文化」在臺灣北部史前文化上的地位——「植物園文化」與「圓山文化」的關係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90、91年度經費「臺北盆地考古遺址調查研究」、「臺北盆地考古遺址調查暨資料整理」兩計畫之調查研究報告。
  7. 郭素秋、陳得仁等,《臺北市植物園遺址採集資料整理研究計畫》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92年度經費「植物園遺址採集資料整理與研究」計畫之成果報告,臺北縣三峽國民中學,2004.6.20。
  8. 劉益昌、郭素秋,《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七)——臺北縣、臺北市、基隆市》,內政部委託,2004.12.2。
  9. 劉益昌、陳仲玉、郭素秋,《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七)——南投縣》,內政部委託,2004.12.2。
  10. 郭素秋、劉益昌,《金門移民適應與遷移調查研究(史前期)》,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5.12。
  11. 郭素秋、劉益昌,《金門移民適應與遷移調查研究(史前後期)》,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6.12。
  12. 劉益昌、郭素秋、林淑芬、林美智,《臺北植物園及南海學園地下遺址之考古探勘專業分析評估計畫》,行政院農委員林業試驗所委託,2006.12。
  13. 郭素秋、戴瑞春、伍元和、林淑芬、陳得仁等,《屏東縣遺址補遺調查暨數位化保存計畫研究報告》,屏東縣政府文化局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之報告,2007。
  14. 郭素秋、戴瑞春、陳得仁、吳美珍,《彰化縣遺址普查計畫第一期:彰化市、福興鄉、花壇鄉、芬園鄉、員林鎮》,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2008.9。(ISBN 978-986-01-5086-5,約270 頁)
  15. 郭素秋、戴瑞春、吳美珍,《彰化縣遺址普查計畫第二期:二水鄉、田中鎮、田尾鄉、北斗鎮、溪州鄉、溪湖鎮、埤頭鄉、埔鹽鄉、二林鎮、竹塘鄉》,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2009.11。(ISBN 978-986-02-0290-8,約1,050 頁)
  16. 郭素秋、陸泰龍,《彰化縣西南角(大城)海埔地工業區計畫案水下考古調查與評估報告》,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9.12。
  17. 郭素秋、邱鴻鵬、陳美珍、呂理昌、袁進龍、吳美珍、邱中宏,《竹子山大墓調查試掘計畫報告》,板橋: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10.1。
  18. 郭素秋、林秀嫚、戴瑞春、袁進龍、謝宛真、陳得仁,《彰化縣菜園角遺址搶救發掘計畫—『福興南外環道路新闢工程』成果報告》,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2010.2。
  19. 郭素秋、戴瑞春、袁進龍、陳得仁、吳美珍,《老佛遺址調查研究計畫報告》,屏東市:屏東縣政府文化局,2010.4。
  20. 郭素秋、吳美珍、廖倫光、陳志誠,《99年台中市遺址、古蹟及歷史建築監管通報計畫成果報告》,臺中市文化局,2010.12。
  21.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所藏芝山岩遺址標本內涵研究報告》,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10.12。
  22. 郭素秋、胡迺雲,《「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工程圓山遺址區第二階段全程監看成果報告書》,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2010。
  23. 郭素秋、吳美珍、戴瑞春、胡迺雲、陳志誠,《彰化縣遺址普查計畫第三期:和美鎮、埔心鄉、線西鄉、伸港鄉、大村鄉、永靖鄉、芳苑鄉、大城鄉、社頭鄉、秀水鄉、鹿港鎮》,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2011.6。(ISBN 978-986-02-8603-8,約460 頁)
  24. 郭素秋、涂雅珍,〈西寮遺址下層出土甕棺的內涵〉,收錄於《東西向快速公路北門玉井線西寮遺址搶救發掘工作成果報告書 第二部份 專題研究》,臺南市:交通部公路總局高南區工程處,2011,頁233-296。
  25. 郭素秋、涂雅珍、伍元和、吳建慶、鍾孟翰,《陽明山國家公園台灣總督府檔案之搜集成果報告》,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11。
  26. 郭素秋、華阿財、吳美珍、谷斌祥、賴志誠,《恆春半島文史研究:恆春—卑南古道調查研究成果報告》,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2011。
  27. 郭素秋、陳得仁、袁進龍、陳祥寬,《新北市三峽區鵠尾山遺址範圍及內涵研究成果報告》,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2012。
  28. 郭素秋、簡史朗,《斬龍山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板橋: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3。
  29. 《掃叭遺址與公埔遺址範圍及內涵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花蓮市:花蓮縣文化局,2013。
  30. 郭素秋、簡史朗,《「彰化縣牛埔遺址調查研究與試掘計畫」成果報告》,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2014。(ISBN 9789860407730,約220 頁)
  31. 《花蓮縣上月眉V與鳳林遺址內涵研究計畫》,2017年度考古計畫成果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2. 郭素秋、簡史朗,《「斬龍山考古遺址出土遺物整理暨研究報告計畫」成果報告》,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9。
  33. 郭素秋、張佩菁、陳依萱、邵慶旺,《CQ840捷運萬大線南昌路砂岩水溝結構調查研究案成果報告書》,大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之報告,2020。
  34. 郭素秋、陳光祖等,《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萬大-中和-樹林線(第一期工程)CQ842標土建工程LG02站  植物園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書》大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之報告,2021。
  35. 《國定曲冰考古遺址出土資料整理研究暨先民歷史再現計畫第一期成果報告書》,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22.06。
  36. 《國定曲冰考古遺址出土資料整理研究暨先民歷史再現計畫第二期成果報告書》,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22.12。
  37. 《國定曲冰考古遺址出土東部要素整理研究成果報告書》,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23.12。
翻譯
  1. 郭素秋譯,宮原敦著,〈關於台灣台北圓山砥石和貝塚〉,《台北市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附錄四,頁附111-117,2000。
  2. 郭素秋譯,劉益昌著,〈台湾の先史文化及び南島民族:考古学の觀点〉,《東南アジア考古学》20(2000): 1-15。
  3. 郭素秋譯,坂井隆著,〈肥前磁器(伊萬里)の発展と17世紀後半のアジア陶磁貿易出土資料〉,《田野考古》9.1/2(2004.12):19-34。
他類論文
  1.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Aboriginal Communities and External Societies: Case Study of Central Paiwan Pucunug Village in Taiwan,”Academia Letters, August 2021.
  2. “The House Society of Paiwan Tribe in Southern Taiwan,”Academia Letters, October 2021.
  3. 〈宜蘭史前史〉,「石金之徑 探溯山海-考古遺址及史前文化探索巡禮:111年度國定 Blihun 漢本考古遺址教育推廣活動」,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2022.07.09-07.10。
  4. 〈臺灣彩陶〉,《中國出土彩陶全集‧第三卷》,(北京:科學出版社、龍門書局,2021.10),頁114-129。
  5. 郭素秋、Mike T. Carson、洪曉純,〈探詢台灣最早的農業證據〉,「紙上考古」(北京大學微信公眾號),2023.09.07。https://mp.weixin.qq.com/s/Nc1s0JdFJ7-okjczioz1SA

學歷:
日本東京大學考古學博士(2007)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1995)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1989)

經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助理 (2001.7-2008.1),助研究員 (2008.1-2016.4),副研究員 (2016.4- )

  1. 中央研究院深耕計畫獎助 (2024-2028)
⟸前のページ
このページの先頭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