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研究員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
近世思想史、宗教文化史、歴史学論理
1983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
個人的研究聚焦在宗教文化史與史學理論兩個項目。
首先,宗教文化史方面,在《優入聖域》裏,孔廟被視為傳統中國裡政治與文化力量的匯聚點,以分析統治者與儒生集團在歷史上的互動。在《聖賢與聖徒》階段,則進而拓展此一成果,除了由概念上藉著儒、釋、道三教互比,釐清儒教的宗教性質;並且挪用孔廟從祀制與基督教封聖制(canonization)進行跨文化的比較。其次,在史學理論方面,則取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作為關注對象,檢討當下史學研究的因應對策,結集為《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
晚近完成的《從理學到倫理學》,旨在探索世紀之際中國道德意識的轉化。十九世紀末葉至二十世紀初葉,恰是中國由傳統邁向現代的分水嶺,揆諸道德思維,即是「理學」到「倫理學」的遞嬗。
學歷: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
經歷: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2016.9- )
本所通信研究員 (2020.11- )
本所副研究員 (1983.8-1990.7),研究員 (1990.8-2008.9),特聘研究員 (2008.9-2020.10)
本所所長 (2009.10-2016.10)
本所歷史學組主任 (1994.6-2000.5)
中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副執行秘書 (2003.1-2004.10),執行秘書 (2004.10-2006.4)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教授 (1990.8-2004.7)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1990.8- )
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兼任講座教授 (2012.8-2018.7)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榮譽講座教授 (2014-2020)
國立政治大學兼任講座教授 (2018.8-2021.7)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 Singapore, research fellow (1985.12-1986.12)
Princeton University, senior Fulbright scholar (1994-1995)
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eint, visiting scholar (1997.5-6)
State University of Arizona, Tempe, visiting professor (1997.7-8)
Member, Editorial board,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2015- )
Member, Editorial board, Asia Major(1997- )
國科會傑出學者研究計畫 (2009-2012)
中央研究院院士 (2008.7)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2002-2007, 2007-2008)
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獎 (《聖賢與聖徒》, 2002)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1998-1999, 2000-2001)
Senior Fulbright Scholar (1994-1995)
國科會優良學術獎 (1990,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