メイン コンテンツ ブロック
メニュー
日本語

傅斯年講座

第11回(1999)

Vadim M. Masson(馬森) 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

The Ancient Cultures and The Ancient Peoples in Prearabian Central Asia(前阿拉伯中亞之古代文化與民族)

  • 第一講1999-12-20

    Early Farmers Society, the First Civilization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Urban Type of Life(早期農村,第一次文明與城市生活型態的開始)

  • 第二講1999-12-23

    Flourishing of the Ancient Urban Civilization and Nomadic Societies(古代城市文明的繁榮與遊牧社會)

  • 第三講1999-12-27

    Prearabian epoch-Sogdian Civilization and Turk Kaganats(前阿拉伯時期——粟特文明與突厥汗國)

第10回(1998)

王士元 本院院士
 
  • 第一講1998-12-21

    語言與人群

  • 第二講1998-12-23

    詞彙擴散研究

梅祖麟 本院院士
 
  • 演講1998-12-22

    「江」與「哥」的來源

  • 座談1998-12-24

    白話與文言的起源

第9回(1998)

張忠培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 第一講1998-04-30

    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

  • 座談1998-05-07

    中國考古學的展望

  • 講稿出版

    考古、文明與歷史(傅斯年講座叢書)

俞偉超 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
 
  • 座談1998-07-13

    廿世紀中國考古學研究前景的展望

  • 第一講1998-07-16

    考古學中的漢文化問題

  • 講稿出版

    考古、文明與歷史(傅斯年講座叢書)

第8回(1996)

Denis Twitchett(杜希德)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退休講座教授
The Historian , His Readers, and The Passage of Time(史家、讀者與時間歷程)
  • 第一講1996-11-16

    Editing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劍橋中國史》之編纂)

  • 第二講1996-11-23

    The Liao and their Changing Perception of their T'ang Heritage(遼對唐代傳統的認識)

  • 座談1996-11-27

    The T'ang Official Historian(唐代的史官)

  • 講稿出版

    史家、讀者與時間歷程(英文)(傅斯年講座系列叢書)

第7回(1994)

丁邦新 本院院士
 
  • 第一講1994-06-27

    重建漢語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

  • 第二講1994-06-30

    漢語方言接觸的幾個類型

  • 座談1994-07-13

    編一本漢語音義演變字典的擬義

第6回(1993)

余英時 本院院士
 
  • 第一講1993-07-01

    史料與史學的再認識-從章學誠研究的新發現談起

  • 第二講1993-07-05

    二十世紀上葉中國史學的主流與非主流

  • 座談1993-07-08

    史學多元化趨勢下中國史研究的前景

第5回(1992)

許倬雲 本院院士
 
  • 第一講1992-04-20

    中國古代的社會與國家

  • 第二講1992-04-21

    歷史上社會雜性的問題

  • 座談1992-04-30

    文明崩解的比較與討論

第4回(1991)

嚴耕望 本院院士
 
  • 第二講1991-06-10

    唐代的重要城市

第3回(1990)

張琨 本院院士
 
  • 演講1990-07-17

    切韻與現代方言

第2回(1989)

張光直 本院院士
 
  • 座談1989-08

    早商(先商)文化的重建-附論邀商的亞形

  • 座談1989-08

    論中國文明的起源

ページ/4ページ,合計31レコード
このページの先頭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