メイン コンテンツ ブロック
メニュー
日本語

研究スタッフ

李建民

李建民 Jianmin Li

研究員

学歴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

専門分野

古代儀礼習俗史、医療史

李建民在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求學十五年,並獲得博士學位。他曾經在東京大學(2002-2003)及哈佛大學(2012)各開授過一門醫學史的課程。曾出版《發現古脈》、《從中醫看中國文化》等專書。其主編的醫療史叢書,目前已經超過十本作品出版。個人研究方向希望結合醫療史、禮俗史與文化史。對韓炳哲所說的非時間史感到好奇;也不斷地質問歷史寫作的目的為何? 期待以本所為背景,模仿C.P. Snow的The Masters 撰寫一本學術小說。未來幾年,延續博士論文探討成都老官山醫學新文物,反思中國早期醫學史。並撰寫《絲路醫學及牛黃藥物心理史》。希望能夠累積中醫相關的史料,最後能總結一部中醫文化新通史。目前也擔任兩種重要醫學史刊物的學術委員。相關論文曾被翻譯成:英文(七篇)、韓文(一篇)、日文(三篇)、義大利文(一篇)。

專書
  1. 《中國古代游藝史——樂舞百戲與社會生活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2. 《方術.醫學.歷史》(臺北:南天書局,2000)。
  3. 《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2001年4月再版,2001年12月三版)。甘懷真、金仕起、邱仲麟編,《選修歷史(上)》(臺北:三民書局,2008),頁89-92引用。
  4. 《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2022修訂版,一共477頁)。本書簡體字版,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5. 《發現古脈——中國古典醫學與數術身體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本書是《死生之域》的修訂本。
  6. 《旅行者的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9;修訂新版,2011)。
  7. 《華佗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1)。
  8. 《隔岸繁花——一個歷史學家的心靈之旅》(北縣:校園書房出版社,2011)。
  9. 《從中醫看中國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收入「名師講堂」書系。修訂版(香港:三聯書局,2018)。收入深溪虎,〈一個業餘歷史愛好者的推薦書單〉,《知乎》網。
  10. 《近世中醫外科「反常」手術之謎》(臺北:三民書局,2018)。2023年三民書局電子書。
  11. 《扁鵲別脈:反思中國早期醫學的歷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12. 《民國的痛苦——王國維與絕望的一九二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22)。另有電子書。《Openbook閱讀誌》評選好書。收入《世界新聞網》每周一書(2023.1.16-22)。《2022豆瓣年度讀書榜單》(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884159/)。
期刊論文
  1. 〈《海東金石苑補遺》「藏胎記」小識〉,《大陸雜誌》89.4 (1994):12-14。
  2. 〈馬王堆漢墓竹簡《十問》「軲白」述義〉,《大陸雜誌》89.5 (1994):1-7。
  3. 〈祟病與場所:傳統醫學對祟病的一種解釋〉,《漢學研究》12.1 (1994):101-148。修訂本見,林富士編,《疾病的歷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頁23-76。
  4. 〈馬王堆漢墓帛書「禹藏埋胞圖」箋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4 (1994):725-832。白杉悅雄等,《馬王堆出土文獻譯注叢書•却穀食氣等》(東京:東方書店,2011),頁213引用。
  5. 〈馬王堆漢墓帛書「人字」圖考釋〉,《大陸雜誌》90.5 (1995):1-11。
  6. 〈中國古代「掩骴」禮俗考〉,《清華學報》24.3 (1995):319-343。
  7. 〈臺灣大學館藏線裝醫籍之介紹〉,《中國科學史通訊》11 (1996):116-121。
  8. 〈「婦人媚道」考——傳統家庭的衝突與化解方術〉,《新史學》7.4 (1996):1-32。後收入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第六集,頁129-157。又收入王子今編,《趣味考據》(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頁366-389。
  9. 〈中國古代「禁方」考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1 (1997):117-166。
  10. 鄭金生、李建民,〈現代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源流〉,《大陸雜誌》95.6 (1997):26-35。
  11. 〈方術史研究芻議——以馬王堆方術書為例〉,《中國科學史通訊》15 (1998):154-157。
  12. 〈漢魏「暴室」考略〉,《中華醫史雜誌》28.2 (1998):75-77。
  13. 〈一個新領域的摸索〉,《古今論衡》1 (1998):58-62。
  14. 〈明堂與陰陽——以《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陰泰陽」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1 (1999):49-118。
  15. 〈太一新證——以郭店楚簡為線索〉,《中國出土資料研究》3 (1999):46-62。
  16. 〈中國方術史上的形影觀〉,《臺大歷史學報》23 (1999):279-299。
  17. 〈中國古代針具考〉,《中華現代針灸會訊》2.2 (1999):9-52。
  18. 〈楚帛書氣論發微〉,《大陸雜誌》99.4 (1999):1-4。
  19. 〈王莽與王孫慶——記公元一世紀的人體刳剝實驗〉,《新史學》10.4 (1999):1-30。
  20. 〈《明譯天文書》的妊娠思想〉,《大陸雜誌》100.3 (2000):1-4。
  21. 〈豬造字圖檔考〉,《中國科學史通訊》18/19 (2000):25-28。
  22. 〈《後漢書.甘始傳》「倒懸」考〉,《中國科學史通訊》18/19 (2000):29-30。
  23. 〈最近十年 (1990-2000) 臺灣地區秦漢史研究的新趨向〉,《中國史學》10 (2000):89-96。
  24. 〈中國早期數術通考〉,《中華科技史同好會會刊》2.1 (2001):67-69。
  25. 〈周秦脈學的王官源流〉,《科技、醫療與社會》1 (2001):137-189。
  26. 〈漢代「移病」研究〉,《新史學》12.4 (2001):1-24。
  27. 〈《漢書.江充傳》「桐木人」小考〉,《中國科技史料》22.4 (2001):360-362。
  28. 〈考古發現與任脈學說的再認識〉,《燕京學報》新12 (2002):251-269。
  29. 〈中國早期數術通考〉,《法國漢學》6 (2002):68-77。
  30. 〈艾火與天火——灸療法誕生之謎〉,《自然科學史研究》21.4 (2002):320-331。後收入彭振坤主編,《古史考》(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第八卷,頁419-432轉載。
  31. 〈《本草綱目.火部》考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 (2002):395-441。
  32. 〈中國醫學史における核心問題〉,《內經》(日本)151 (2003):16-36。
  33. 〈禁方書、聖人與正典〉,《讀書》2003.8:64-70。
  34. 〈考古學上の發見と任脈學說の新認識〉,《中國——社會と文化》18 (2003):84-101。
  35. 〈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新視野〉,《新史學》15.3 (2004):203-225。
  36. 〈督脈與中國早期養生實踐——奇經八脈的新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2 (2005):249-313。全文收入李貞德主編,《性別、身體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頁9-77。
  37. 〈古典醫學的特質〉,《科學發展》388 (2005):72-77。
  38. 〈被遺忘的保惠師——「靈恩」再思〉,《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香港)39 (2005):135-157。
  39. 〈日記中的醫療史——以史語所藏王韜《日記》為中心〉,《古今論衡》13 (2005):37-47。
  40. 〈失竊的技術——《三國志》華佗故事新考〉,《古今論衡》15 (2006):3-16。
  41. 〈追尋中國醫學的激情〉,《思想》(聯經出版公司)4 (2007):247-256。
  42. 〈中國醫學史的旅行——回顧與反思〉,《九州學林》(香港)5.4 (2007):262-294。
  43. 〈女醫殺人——西漢許平君皇后謀殺案新考證〉,《古今論衡》17 (2007):103-124。
  44. 林伯欣、李建民、林昭庚,〈從馬王堆醫書看先秦中醫生理觀〉,《中華醫史雜誌》38.1 (2008):19-23。
  45. 〈中國醫學的「一種文化」——史料、方法與視野〉,《古今論衡》18 (2008):137-168。
  46. 〈「人中」(圖)與古典醫學的身體觀〉,《杏仁:醫學.人文.歷史》(長庚醫學院刊物)1 (2009):5-22。
  47. 〈《藏府指掌圖書》的「藏象」觀及觀看的實踐〉,《九州學林》2010冬季號 (2011.7):45-81。
  48. 〈「陰門陣」新論——明清身體的文化小史〉,《東華人文學報》21 (2012.7):45-76。
  49. 〈明代《外科正宗.救自刎斷喉法》考釋〉,《九州學林》32 (2013):97-113。
  50. 〈中醫近世外科「反常」手術之謎──中醫為什麼沒有「手術」傳統〉,《大韓韓醫學原典學會誌》26.4(2013):155-179。
  51. 〈中國明代の縫合手術〉,《千葉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日本)28 (2014):278-294。
  52. 〈「醫古文」與醫學史〉,《中醫藥文化》3 (2014):24-25。
  53. 〈學習醫學史的經驗淺談〉,《中國社會歷史評論》15 (2014):1-7。
  54. 〈比較醫學史的再思考〉,《歷史研究》2 (2015):9-14。
  55. 〈中醫外科為什麼不動手術?〉,《韓國醫史學會誌》(慶熙大學)28.2 (2015):121-138。
  56. 〈被忽視的中醫手術史〉,《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7.1 (2016):9-13。
  57. 〈「羊矢」之謎與中醫肌肉的身體觀〉,《中醫藥文化》11.3 (2016):4-12。此文有韓文修訂版。
  58. 〈清代手抄本《瘍醫探源論》考釋〉,《九州學林》37 (2016):153-190。
  59. 〈양시(羊矢)라는 수수께끼와 중국 의학의 근육 신체관〉,韓國《醫哲學研究》(Philosophy of Medicine)22 (2016):159-191。
  60. 〈作為方法的中醫出土文物〉,《醫療社會史研究》2 (2016):3-35。
  61. “On Method: In Light of Tian Hui(天回)Laoguanshan(老官山) Tomb's Medical Findings,” Chinese Medical Culture 2 (2017):4-10.
  62. 〈絲路上的牛黃藥物交流史〉,《中醫藥文化》13.1 (2018):14-27。《中國中醫藥年鑒》(2019)引用。
  63. 〈王國維自殺之謎:清朝遺老、國學大師,為何最後選擇投湖自盡?〉,《故事》,2020.7.24。
  64. 〈醫學史的新想像〉,《中醫典籍與文化》1 (2020.8):51-72。
  65. “Bian Que's Twelve Channels? Using Excavated Relics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Early Chinese Medicine,” Asian Medicine 18 (2023): 104-122.
  66. 〈扁鵲與中國醫學史的起源〉,《醫療社會史研究集刊》16 (2023):23-46。
專書(論文集)之一章
  1. 〈周秦變革期——經脈體系的分期概念〉,收入孫劍秋主編,《第一屆中醫典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系、中華中醫典籍學會主辦,1998),頁48-91。
  2. “Contag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The Problem of Death Pollution in Ancient China,” in Yasuo Otsuka, Shizu Sakai and Shigehisa Kuriyama, eds., Medicine and the History of the Body (Tokyo: Ishiyaku EuroAmerica, 1999), pp. 201-222.
  3. 身體感的歷史〉,收入栗山茂久著,《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臺北:究竟出版社,2001),頁5-10。
  4.  “Great Display: A Note on Human Dissection and Spectacle in Han China,” in Kuriyama Shigehisa, ed., The Imagination of the Body and the History of Bodily Experience(京都: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2001),頁51-54。
  5. “Introduzione all'arte dei pronostici,” Stroia della Scienza (Rome: Instituto della Enciclopedia, 2001), pp. 116-119.
  6. 〈禹鑿山川知脈絡〉,收入氏著,《死生之域》(三版,2001),頁1-10;後收入《古今論衡》7 (2002):120-129。
  7. 〈新醫史之路〉,收入山田慶兒著,《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頁1-5。
  8. 〈「造字圖檔咀」箋證——兼論古代「嘗藥」禮俗〉,收入陳文豪主編,《簡帛研究彙刊.第一輯——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簡帛學文教基金會籌備處,2003),頁557-566。
  9. 〈艾灸的誕生〉,收入黃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頁27-62。
  10.  “The Animation of the Body: Dumai (the Central Vessel)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the Male Body in Early China,” in Significant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Academia Sinica (2005-2006) (Taipei: Academia Sinica, 2006), pp.99-103.
  11. 〈先秦兩漢病因觀及其變遷——以新出土文物為中心〉,收入《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頁453-480。
  12. 〈在風中——做為中國史的醫學史〉,收入氏編,《從醫療看中國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頁1-14。
  13.  “They Shall Expel Demons: Etiology, the Medical Can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cal Techniques Before the Tang,” in John Lagerwey and Marc Kalinowski, eds., Early Chinese Religion, Part One: Shang through Han (1250BC-220AD) (Leiden‧Boston: Brill, 2009), vol. 2, pp.1103-1150.
  14. 〈古典醫學的知識形式〉,收入祝平一主編,《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10),頁125-179。
  15. 〈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新進路〉,收入孫外主主編,《黃帝內經爭鳴論壇》(沙田: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2010),頁155-185。
  16. 〈「國學」與中醫文化通識〉,上海市中醫藥學會、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國際論壇論文集》(2010.11),頁70-76。
  17. Vivienne Lo and Li Jianmin, “Manuscript, received tests and the healing arts,” in Michael Nylan and Michael Loewe, eds., China's Early Empires: A Re-appraisa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367-397.
  18. 〈「唐代肺石」新釋──唐宋變革與「間接統治」論〉,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編,《中國學.第3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頁74-81。
  19. “Bian Que Dissatisfied-Current Dabate over Key Issues of Chinese Medicine History,” in ICHSEA 2019: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Jeonju: 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 2019), pp. 18-21.
  20. 〈扁鵲、中醫史的差異起源及早期風格——「後疑古派」?〉,成都中醫藥大學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院編,《2019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國際學術會論文集刊》(成都:巴蜀書社,2021.8),頁49-69。
  21. “Anatomy and Surgery,” in Vivienne Lo and Michael Stanley-Baker, eds., Routledge Handbook of Chinese Medicine (London: Routledge, 2022), pp. 206-216.
  22. “Bianque, les origines et les premiers styles de la différence dans l'histoire de la médecine chinoise—— Post l'École du « doute de l'antiquité »,” Aux origines de lamédecine d'orient en occident (Paris: les Belles Lettres) (forthcoming).
  23. 〈夢と想像力〉,《山田慶兒著作集》(京都:臨川書店,出版中)。
主編之專書(論文集)
  1. 李建民主編,〔養生方技叢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2. 李建民主編,《生命與醫療》,收入邢義田、黃寬重、鄧小南總主編,《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第12冊。
  3. 李建民主編,《從醫療看中國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此書為論文集,共收錄論文15篇。編者並撰有〈導論〉,共14頁。
學術會議論文
  1. 〈「造字圖檔咀」箋證——兼論古代「嘗藥」禮俗〉,發表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主辦,「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99年12月10-12日。
  2. 督脈起源的考古證據〉,發表於「中國出土資料學會」1999年度第3回例會,東京:慶應義塾大學,2000年3月18日。
  3. 〈中國解剖學史相關課題〉,發表於臺北醫學院醫學人文中心、嚴慶齡醫學基金會主辦,「專科醫學史研討會」,臺北:臺北醫學院,2000年6月2日。
  4. 〈古典醫學的現代意義〉,發表於中國醫藥學院、中華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主辦,「中醫藥暨工程科技研討會」,臺中:中國醫藥學院,2001年5月26日。
  5. 〈灸法的誕生〉,「物與物質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2年6月11-15日。
  6. 〈古代中國における醫學授予儀式の意義と變遷〉,發表於日本文部省主辦,「東アジア出版文化の研究」研討會,日本:京都大學,2003年2月1日。
  7. 〈中國醫學史的核心問題〉,發表於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主辦,「中國文化 與社會研究新視野」(New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國際研討會,美國:普林斯頓,2003年3月24-26日。
  8. 〈《使徒行傳》第二章的新理解——一個福音派信徒的反思〉,臺北:中華福音神學院,2006年3月16日。
  9. 〈鬼神、儀式與醫療——中國中古病因觀及其變遷〉,發表於法國高等實驗學院 (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 主辦,“Rituals, Pantheons and Techniques: A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 Before the Tang”國際研討會,巴黎:法國高等實驗學院,2006年12月14-16日。
  10. “Why did practitioners of Chinese ‘external medicine’ not use surgical methods? The Qing dynasty manuscript A Treatise on Seeking the Roots of Ulcer Medicine and its view of the material body,” prepared for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Body Materiality and Structure in the History of Sinitic and East Asian Medicines” (October 2-4, 2015,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11. 〈中國醫學史的方法與身體感覺〉,千葉大學文學部專題演講,2016年9月27日-10月1日。
  12. 〈做為方法的中醫出土文物〉,發表於上海大學歷史系主辦,「文本.思想.制度:中國傳統醫學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年10月21-23日。
  13.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its Time: History of Time for an Excavated Chinese Character,”韓國全北大學Kore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ivilization (2018.3.21).
  14. 〈反思老官山:如何重寫中國早期醫學歷史〉,發表於「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國際論壇」,成都中醫藥大學,2019年6月21-25日。
  15. 〈中國歷史上的手術與解剖〉,發表於英國倫敦大學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合辦之線上會議:Chinese Medicine, an Open Empire? Book Launch and Mini Conference (2022.11.23)。https://www.eventbrite.co.uk/e/chinese-medicine-an-open-empire-book-launch-and-mini-conference-tickets-450497479087
  16. 〈他的時代?民國人的生存抉擇〉,發表於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台灣中心主辦,「王國維和他的時代」學術工作坊,香港,2024年12月16-17日。
他類論文
  1. 〈傳統中國動物分類學〉(打字稿22頁,1984)。
  2. 〈傅園心事〉,《史系導報》33 (1985);後收入《校園》36.6 (1994):39-42。
  3. 〈知識份子的史盲與歷史障〉,《史系導報》35 (1985)。
  4. 〈師友小憶〉,《史系導報》36 (1985)。
  5. 〈漫談「比慢精神」〉,《史系導報》38 (1986)。
  6. 〈腳丫子與辣椒水〉,《文星》4 (1987)。
  7. 〈從七十者可以食肉看古人的飲食〉,《歷史月刊》1 (1988):109-110。
  8. 〈祭社會飲——「社會」一詞的古典涵義〉,《歷史月刊》2 (1988):140-141。
  9. 〈古代的民間藝人——由漢代的說唱俑談起〉,《歷史月刊》3 (1988):149-151。
  10. 〈「功狗」與「功人」——從歷史與民俗看古代的狗〉,《歷史月刊》6 (1988):30-33。
  11. 〈死之況味——中國古典中的「自殺」與「自殺論」〉,《歷史月刊》11 (1988):146-150。
  12. 〈中國古代民俗中的啄木鳥〉,《國文天地》5.5 (1989):88-89。
  13. 〈生之掙扎——從宗教與禮俗漫談自殺〉,《歷史月刊》16 (1989):136-138。
  14. 〈胞衣——關於它的傳統、咒術與禮俗〉,《北縣文化》36 (1993):43-46。
  15. 〈養生、情色與房中術:中國早期房中術之探索〉,《北縣文化》38 (1993):18-23。
  16. 〈人魄考〉,《北縣文化》39 (1994):14-17。
  17. 〈我有是一畫,能貫山川之形神〉,《北縣文化》40 (1994):35-39。
  18. 〈死亡的門,曾向你顯露嗎?〉,《北縣文化》42 (1994):68-69。
  19. 〈十二藍:1994年事工回顧與展望〉,《青草地月刊》1 (1995):1-3。
  20. 〈馬王堆的數術世界〉,《歷史月刊》87 (1995):61-65。
  21. 〈解讀《一九九五.閏八月》〉,《校園》37.1 (1995):25-33。
  22. 〈等到第一批花謝了〉,《校園》37.4 (1995):15-23。
  23. 〈角抵、角力與角技——兼論《角力記》一書〉,收入高玉珍主編,《漢代文物特展圖譜》(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頁19-27。
  24. 〈期待一套民國基督教叢書集成〉,《校園》41.4 (1999):58。
  25. 〈盛世妖術——《叫魂》〉,《校園》41.5 (1999):58。
  26. 〈三川皆震,周將亡矣〉,《校園》41.6 (1999):58。
  27. 〈馬王堆房中書論「老」〉,《民生報》,1999.12.08,〈文化版〉。
  28. 〈預言——讀新版鄧拓《中國救荒史》〉,《校園》42.1 (2000):57-58。
  29. 〈第四棵樹〉,《校園》42.1 (2000):58-59。
  30. 〈鄒韜奮《經歷》的啟示〉,《校園》42.2 (2000):47。
  31. 〈周譯《希臘擬曲.財神》〉,《校園》42.3 (2000):56-57。
  32. 〈讀《中國中世紀的鬼節》〉,《校園》42.3 (2000):57-58。
  33. 〈「疾病的歷史」研討會印象記〉,《科學史通訊》20 (2000):21-22。
  34. 〈張蔭麟的《中國史綱》〉,《校園》42.4 (2000):57-58。
  35. 〈費孝通《鄉土中國》重刊本〉,《校園》42.5 (2000):57-58。
  36. 〈金岳霖《論道》讀記〉,《校園》42.6 (2000):57-58。
  37. 〈好書似曾相識〉,《校園》43.1 (2001):36-37。
  38. 〈《神曲.地獄篇》〉,《校園》43.1 (2001):43-44。
  39. 〈楊絳的心情——《從丙午到「流亡」》〉,《校園》43.2 (2001):57-58。
  40. 〈永遠的《快樂王子》〉,《校園》43.3 (2001):53-54。
  41. 〈郭世英的《日記》〉,《校園》43.4 (2001):57-58。
  42. 〈王充思想研究的新進程〉,收入林治平主編,《歷史、文化與詮釋學》(臺北:宇宙光出版社,2001),頁257-259。
  43. 〈《黑暗之心》〉,《校園》43.5 (2001):57-58。
  44. 〈《論說謊政治》〉,《校園》43.6 (2001):47-48。
  45. 〈茨威格《絕命書》〉,《校園》44.1 (2002):37-38。
  46. 〈哀歌——讀沈曾植詩〉,《校園》44.2 (2002):48-49。
  47. 〈死鄉〉,《校園》44.3 (2002):52-53。
  48. 〈昧爽〉,《校園》44.4 (2002):50-51。
  49. 〈夜讀者〉,《校園》44.5 (2002):58-59。
  50. 〈失敗者魯迅〉,《校園》44.6 (2002):50-51。
  51. 〈哀慟的客旅〉,《校園》45.1 (2003):58-59。
  52. 〈與幼小者〉,《校園》45.2 (2003):54-55。
  53. 〈隔斷的牆〉,《校園》45.3 (2003):58-59。
  54. 〈逃城〉,《校園》45.4 (2003):56-57。
  55. 〈暗闇〉,《校園》45.5 (2003):58-59。
  56. 〈《養生方技叢書》總序〉,《養生方技叢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57. 〈三四郎池談詩〉,《校園》45.6 (2003):58-59。
  58. 〈灸法起源的新研究〉,《中國出土資料學會學報》22 (2003):3。
  59. 〈迷途〉,《校園》46.1 (2004):58-59。
  60. 〈來自喜馬拉雅的福音〉,《中國時報》,2004.01.11,〈B2.開卷周報〉。
  61. 〈小城之春〉,《校園》46.2 (2004):58-59。
  62. 〈第六誡——基斯洛夫斯基批評〉,《校園》46.3 (2004):64-65。
  63. 〈與命運搏鬥的人〉,《校園》46.4 (2004):64-65。
  64. 〈失眠的故事〉,《校園》46.5 (2004):62-63。
  65. 〈打通任督二脈〉,《中國時報》,2004.10.11,〈D7〉。
  66. 〈我因思愛成病〉,《校園》46.6 (2004):64-65。
  67. 〈老芋仔爸爸——一個「家」的故事〉,《校園》47.1 (2005):58-59。
  68. 〈費茲傑羅時代〉,《校園》47.2 (2005):58-59。
  69. 〈光在黑暗中發亮〉,《校園》47.3 (2005):60-61。
  70. 〈隔岸繁花〉,《校園》47.4 (2005):56-57。
  71. 〈論《中國哲學小史》的三種版本〉,《校園》47.5 (2005):66-67。
  72. 〈品咂素書樓的時光〉,《校園》47.6 (2005):58-59。
  73. 〈我的一九六〇年代〉,《校園》48.1 (2006):64-65。
  74. 〈瑞松園——從瑪拉到以琳〉,《校園》48.2 (2006):60-61。
  75. 〈劍橋七傑的故鄉〉,《校園》48.3 (2006):62-63。
  76. 〈藍色七〇〉,《校園》48.4 (2006):62-63。
  77. 〈癮君子告白〉,《校園》48.5 (2006):60-61。
  78. 〈馬克白〉,《校園》48.6 (2006):56-57。
  79. 〈美麗新生命〉,收入《最美的祝福》(臺北:士林靈糧堂,2006),頁10-15。
  80. 〈大夜〉,《校園》49.1 (2007):64-65。
  81. 〈想像華陀——解開中醫外科之謎〉,《中國時報》,2007.02.04,〈B8〉。
  82. 〈浮游群落——八〇年代閱讀〉,《校園》49.2 (2007):62-63。
  83. 〈齊老師的英文課〉,《校園》49.3 (2007):62-63。
  84. 〈申初之幽黯〉,《校園》49.4 (2007):64-65。
  85. 〈海達.蓋伯樂小姐的秘密〉(上),《校園》4.5 (2007):64-65。
  86. 〈這裡沒有王者風範〉,《校園》49.6 (2007):64-65。
  87. 〈拉比的塵埃〉,收入臧玉芝主編,《這些人,那些故事》(臺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7),頁126-127。
  88. 〈旅行的秘密〉,《校園》50.1 (2008):64-65。
  89. 〈強迫〉,《校園》50.2 (2008):64-65。
  90. 〈夢幻騎士〉,《校園》50.3 (2008):62-63。
  91. 〈我愛曹七巧姊妹〉,《校園》50.4 (2008):62-63。
  92. 〈兩小無猜〉,《校園》50.5 (2008):60-61。
  93. 〈夜夜失眠的偵探〉,《校園》50.6 (2008):60-62。
  94. 〈夜間的飛行者〉,《校園》51.1 (2009):58-60。
  95. 〈時間漫游者——一個「回家」的故事〉,《校園》51.2 (2009):63-65。
  96. 〈隱疾——名人與人格障礙〉,《校園》51.3 (2009):57-59。
  97. 〈在法蘭西梧桐樹下找到我〉,《校園》51.4 (2009):63-65。
  98. 〈悲傷寫真館〉,《校園》51.5 (2009):59-61。
  99. 〈純真年代〉,《校園》51.6 (2009):61-63。
  100. 〈從「論荒野之狼」談起〉,《校園》52.5 (2010):62-65。
  101. 〈「引用」的學術倫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公開網站。又,另有〈「引用」的學術倫理(二)〉一文。
  102. 〈少年蘭巴倫〉,《校園》53.2 (2011):55-57。
  103. 〈依然范柳原〉,《校園》53.3 (2011):63-65。
  104. 〈一百年的憂鬱〉,《校園》53.4 (2011):63-65。
  105. 〈哈佛花信風〉,《校園》54.5 (2012):62-65。
  106. 〈一個結結巴巴的寫作者〉,《校園》54.6 (2012):62-65。
  107. 〈普林斯頓車站〉,《校園》55.1 (2013):62-65。
  108. 〈參透「為何」纔能迎接「任何」〉,《校園》55.2 (2013):62-65。
  109. 〈曾野綾子的「晚年美學」〉,《校園》55.3 (2013):61-65。
  110. 〈綴網勞蛛〉,《校園》55.4 (2013):62-65。
  111. @書香上海.名人書單。
  112. 〈休息與「安息」──聆聽第七日〉,《校園》55.5 (2013):62-65。
  113. 〈離開你之前想起的七件事〉,《校園》55.6 (2013):62-65。
  114. 〈胡美醫生與疼痛中的「中國身體」〉,《校園》56.1 (2014):63-65。
研究/計畫報告
  1. 《本草學史學程設計——本草.藥學.博物》(教育部委託,2002,共106頁)。
  2. 《身體史文獻書目》(89年度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補助,2002,共425頁)。
學術書評
  1. 〈評秦家懿、孔漢思著《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歷史月刊》24 (1990):157。
  2. 〈評曹元宇輯注《本草經》〉,《新史學》3.1 (1992):179-189。
  3. 〈評石田秀實著《氣:流れる身體》〉,《新史學》5.3 (1994):193-208。
  4. 〈評廖育群著《岐黃醫道》〉,《新史學》6.1 (1995):205-224。
  5. 〈評山田慶兒著《古代東亞哲學與科技文化》〉,《新史學》7.1 (1996):171-185。
  6. 〈評趙洪鈞著《內經時代》〉,《新史學》8.4 (1997):173-185。
  7. 〈評山田慶兒著《中國醫學の思想的風土》〉,《新史學》10.1 (1999):177-188。
  8. 〈評謝利恆著《中國醫學源流論》〉,《史原》21 (1999):159-166。
  9. 〈評范行準著《中國預防醫學思想史》〉,《新史學》11.2 (2000):179-186。
翻譯
  1. 李建民譯,〈《論衡》與醫術〉,《大陸雜誌》89.6 (1994):28-41。
  2. 李建民譯,〈《黃帝內經素問》王冰注中有關五臟之記載〉,《大陸雜誌》101.1 (2000):20-26。
  3. 廖育群、李建民編譯,山田慶兒著,《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

經歷:
本所研究助理 (1990.8-1997.1),助研究員 (1997.1-2001.9),副研究員 (2001.9-2007.3),研究員 (2007.3- )
本所人類學門召集人 (2007.7-2009.10)
《新史學》雜誌社常務社員
中國出土資料學會(東京)會員
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 (1998)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副教授 (2001),教授 (2013)
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客座副教授 (2002-2003)
臺北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 (2003),合聘 (2005),教授 (2009)
長庚大學醫學院傳統中醫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2005)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傳統科技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2006-2009)
長庚醫學院「中醫始信社」社員 (2008- )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中醫藥雜誌》編輯委員 (2008- )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 (2010) 
哈佛大學東亞系客座教授 (2011-2012) 
《中醫藥文化》學術委員會委員 (2014.10.26- ) 
三民書局《養生方技叢書》主編
《醫療社會史研究》學術委員會委員 (2017- ) 
《中醫典籍與文化》學術委員會委員 (2020- )

  1. 中央研究院「年輕研究人員著作獎」(1998)
  2. 「立青中國科學史青年學者傑出論文獎」(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主辦,2001)
  3. 第三屆「大象優秀科技史論文獎」(北京: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辦,2001)
  4. 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網路教師教學調查之優良教師 (2007)
  5. 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研究講座」(2007-2008)
  6. 國科會98年度「傑出研究獎」 (2009)
  7. 行政院第34屆金鼎獎「圖書類非文學獎」入圍 (2010)
  8. 中華基督教文字協會第5屆金書獎「華人創作文學類」銀獎 (2013)
  9. 「第八十六屆國醫節暨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創系五十周年」特別演講 (2016.4.24)
  10. 應東京大學橫手裕教授等之邀,擔任《東方醫療倫理研究》研究計畫海外協力研究員 (2019.4-2022.3)
  11. 〈絲路上的牛黃藥物交流史〉一文被《中國中醫藥年鑒》(學術卷,2019)引用。有引用證書。
⟸前のページ
このページの先頭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