メイン コンテンツ ブロック
メニュー
日本語

研究スタッフ

王汎森

王汎森 Fan-sen Wang

特聘研究員

学歴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専門分野

明清及び近代思想史、文化史

王汎森在臺灣及美國接受歷史教育,先後畢業於臺大歷史系及歷史研究所,並於1993 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他的主要研究興趣是明清到近現代中國的思想史、文化史、學術史和史學史,近年來將研究觸角延伸到所謂中國的「新傳統時代」,包括宋代以下理學思想的政治意涵等問題。他的論文散見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新史學》、Ming Studie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等,並出版了如下各書:《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運動的興起》、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晚明清初思想十論》、《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專書
  1. 《章太炎的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5)。
  2. 《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87)。
  3.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4. 《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5. 《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6. 《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7. 《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
  8. 《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北京:三聯書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
  9. 《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14.3;北京:三聯書店,2014.1)。
  10. 《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7.8)。
  11. 《啟蒙是連續的嗎?》(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20.1)。
  12. 《近世中國的輿論社會》,「余紀忠先生紀念講座」(中壢: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20.9)。
期刊論文
  1. 〈從曾靜案看十八世紀前期的社會心態〉,《大陸雜誌》85.4 (1992):1-22。
  2. 〈歷史記憶與歷史:以中國近世史事為例〉,《當代》91 (1993):40-49。
  3. 〈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 (1993.9):679-712。
  4. “Fu Ssu-nien: the Latter Days of a May Fourth Youth,” The Gest Library Journal 6.1 (1993): 5-53.
  5. 〈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2 (1994.6):333-372。
  6. 〈道咸年間民間性儒家學派——太谷學派研究的回顧〉,《新史學》5.4 (1994.12):141-162。
  7. 〈邵懿辰 (1810-1861) 與清季思想的激烈化〉,《大陸雜誌》90.3 (1995):1-8。
  8. 〈劉師培與清末的無政府運動〉,《大陸雜誌》90.6 (1995):1-9。
  9. 〈讀傅斯年檔案札記〉,《當代》116 (1995):30-53。
  10. “The ‘Daring Fool’ Feng Fang (1500-1570) and His Ink Rubbing of the Stone-Inscribed Great Learning,” Ming Studies 35 (1995): 74-91.
  11. 〈明代後期的造偽與思想爭論——豐坊與《大學》石經〉,《新史學》6.4 (1995.12):1-20。
  12. 〈傅斯年與陳寅恪〉,《中國文化》12 (1995):238-241。
  13. 〈清末民初的社會觀與傅斯年〉,《清華學報》25.4 (1995):325-343。
  14. 〈傅斯年對胡適文史觀點的影響〉,《漢學研究》14.1 (1996):177-193。
  15. 〈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34.3 (1996):1-18。
  16. 〈什麼可以成為歷史證據——近代中國新舊史料觀點的衝突〉,《新史學》8.2 (1997.6):93-132。
  17. 〈明末清初思想中之「宗旨」〉,《大陸雜誌》94.4 (1997):1-4。
  18. 〈清初思想趨向與《劉子節要》——兼論清初蕺山學派的分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2 (1997.6):417-448。
  19. 〈清初的講經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3 (1997.19):503-588。
  20. 〈陳寅恪與近代中國的兩種危機〉,《當代》123 (1997):44-63。
  21. 〈中國近代思想中的傳統因素:兼論思想的本質與思想的功能〉,《學人》12 (1997):1-28。
  22. 〈近代中國私人領域的政治化〉,《當代》125 (1998):110-129。
  23. 〈潘平格與清初思想界〉,《亞洲研究》23 (1997):224-268。 
  24. 〈戊戌前後思想資源的變化:以日本因素為例〉,《二十一世紀》45 (1998):47-54。 
  25. 〈明末清初儒學的宗教化——以許三禮的告天之學為例〉,《新史學》9.2 (1998.6):89-123。
  26. 〈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2 (1998.6):245-294。
  27. 〈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3 (1998.9):557-587。
  28. 〈世變與歷史思考〉,收入蔣宜芳記錄,「世變中的文學世界」系列座談會之一,「世變與文變——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世變中的文學世界專輯I) 8.4 (1998):14-20。
  29. 〈清初的下層經世思想:陳瑚、陸世儀與蔚村〉,《大陸雜誌》98.1 (1999):1-21。
  30. 〈近代知識份子自我形象的轉變〉,《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56 (2002):1-28。
  31.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14.4 (2003.12):177-194。
  32. 〈從經學向史學的過渡:廖平與蒙文通的例子〉,《歷史研究》(北京)2005.2:59-74。
  33. 王汎森著,冰野善寬譯,〈歷史と社會:中國近代史學の回顧〉,《關西大學中國文學會紀要》26 (2005):29-46。
  34. 〈錢穆與民國學風〉,《燕京學報》新21 (2006):1-35。
  35. 〈清代儒者的全神堂——《國史儒林傳》與道光年間顧祠祭的成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9.1 (2008.3):63-93。
  36. 〈從東亞交涉史料看中國〉,《東アジア文化交涉研究》別冊1 (2008.3):93-96。
  37. 〈近代中國的線性歷史觀——以社會進化論為中心的討論〉,《新史學》19.2 (2008.6):1-46。
  38. “The New Academic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Humanities,” 韓國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院 The Journal of Eastern Studies: Dae Dong Mun Hwa Yon Gu 63 (2008.9): 81-100.
  39. 〈五四運動與生活世界的變化〉,《二十一世紀》113 (2009.6):44-54。
  40. 〈時代關懷與歷史解釋〉,《古今論衡》23 (2011.12):3-18。
  41. 〈《明夷待訪錄》〈題辭〉中的十二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4.3 (2013.9):527-555。
  42. 〈近世中國焚書或反印刷言論的若干斷想〉,《古今論衡》25 (2013.11):121-130。
  43. 〈「煩悶」的本質是什麼——「主義」與近代私人領域的政治化〉,《思想史》創刊號 (2013):85-137。
  44. 〈「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關鍵發展〉,《東亞觀念史集刊》4 (2013):3-88。
  45. 〈「儒家文化的不安定層」——對「地方的近代史」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6 (2015.6):123-137。
  46. 〈經學是生活的一種方式——讀《吳志仁先生遺集》〉,《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1-9。
  47. “On the State of the Humanities in Taiwan,” CSSAAME (Duke University Press) 37.1 (2017): 177-180.
  48. 〈從哲學史到思想史——胡適的英文《中國思想史》大綱草稿〉,《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5-13。
  49. 〈反主義的思想言論―後五四政治思維的分裂〉,《東亞觀念史集刊》14 (2018.6):3-31。另收入〈反主義的思想家:後五四思維的分裂〉,《知識分子論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7輯(五四專號)。
  50. 〈明清以來的輿論社會〉,《漢學研究通訊》37.3 (2018.8):1-6。
  51. “Anti-ism thinkers——The post-May Fourth schism in political thought, Chinses Studies in History,”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52.3/4 (2019): 223-238.
  52. Was the Enlightenment a Continuous Process from the Late Qing to the May Fourth Period?,”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13.2 (2019): 189-210.
  53. 〈五四歷史的兩條線索〉,《二十一世紀》172 (2019.4):18-31。
  54. 〈啟蒙是連續的嗎?——從晚清到五四〉,《近代史研究》2019.5 (2019.10):5-20。
  55. 〈陳寅恪的詩史解釋——以《柳如是別傳》及《論再生緣》胡適眉批本為例的討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7.4 (2020.7):62-74。
  56. 〈俞樾〈病中囈語〉詩的一種新解釋〉,《政大中文學報》34 (2020.12):5-18。
  57. “The Modern Chinese “Utopian Impulse” and the Datongshu (近代中國的「烏托邦衝動」與《大同書》),” Oriens Extremus (Wiesbaden: Kommissionverlag O. Harrasowitz) 58 (2021): 59-93.
  58. 〈跨學科的思想史——以「廢科舉」的討論為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51-60。
  59. 〈宋明理學與近代中國的政治行動〉,《思想史》10 (2021.11):5-46。
  60. 〈嘉道咸思想界的若干觀察〉,《思想史》(清中晚期學術思想專號)11 (2022.8):5-77。
  61. “The unstable layer of Confucian culture” — Several thought on “modern local history”,”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55.3 (2022.11): 177-196.
  62. 〈關於「薊丘之植,植於汶篁」的解釋〉,《中國文化》57 (2023.5):70-74。
專書(論文集)之一章
  1. 〈從傳統到反傳統——兩個思想脈絡的分析〉,收入周陽山主編,《從五四到新五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9),頁242-267。
  2. “Evolving Prescriptions for Social Life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From Qunxue to Society,” in Joshua Fogel and Peter Zarrow, eds., Imagining the Peopl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 1890-1920 (New York: M. E. Sharpe, 1997), pp. 258-278.
  3. 〈明末清初的一種道德嚴格主義〉,收入郝延平、魏秀梅主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頁69-81。
  4. 〈方東樹與晚清學風〉,《慶祝楊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論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頁557-567。
  5. 〈王國維與傅斯年:以《殷周制度論》與《夷夏東西說》為主的討論〉,收入孫敦恒、錢競編,《紀念王國維先生誕辰120周年學術論文集》(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頁10-31;又收入賀照田、趙汀陽主編,《學術思想評論》(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第3輯,頁473-492。
  6. “Gu Jiegang,” in Wang Ke-wen, ed., Modern China: An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Culture, and Nationalism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8), pp. 128-129.
  7. “New Tide Society,” in Wang Ke-wen, ed., Modern China: An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Culture, and Nationalism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8), pp. 242-243.
  8. 〈思潮與社會條件〉,收入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頁103-143。
  9. 〈明代心學家的社會角色——以顏鈞的「急救心火」為例〉,《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頁249-266。
  10. 〈汪悔翁與乙丙日記——兼論清季歷史的潛流〉,《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李永熾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月旦出版社,1999),頁279-318。
  11. 〈晚清的政治概念與新史學〉,《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頁125-146。
  12. 〈民國史學中的新派及其批評者〉,收入羅志田主編,《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頁31-130。
  13. 〈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收入周質平、Willard J. Peterson編,《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頁367-418。
  14.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的一件公案——再論黃宗羲與陳確的思想交涉〉,見新亞學術期刊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百齡紀念會學術論文集》(收入《新亞學術集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003〕,第14期),頁241-260。
  15. “Zhang Binglin (Chang Ping-lin),” in Antonio S. Cua, ed.,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ge Press, 2003), pp. 854-857.
  16. 〈歷史研究的新視野:重讀「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頁161-176。
  17. 〈對《文史通義.言公》篇的新認識〉,收入丘慧芬編,《自由主義與人文傳統:林毓生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5),頁229-256。
  18. 〈重讀傅斯年先生《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旨趣》〉,收入布占祥、馬亮寬主編,《傅斯年與中國文化:「傅斯年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頁31-40。
  19. 〈「主義」與「學問」——一九二〇年代中國思想界的分裂〉,收入劉翠溶主編,《四分溪論學集: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辰》(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6),上冊,頁123-170。
  20. “Preface,” in Tze-ki Hon and Robert Joseph Culp, eds., The Politics of Historical Production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Leiden, Boston: Brill, 2007), pp. vii-xi.
  21. 〈從「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有關「自我」的幾個問題〉,收入氏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頁171-200。
  22. 〈後五四的思想變化——以人生觀問題為例〉,收入國家圖書館參考組編輯,《五四運動論著目錄初稿 (Bibliography of Work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1949-2009)》(《國家圖書館叢刊.專題選目類》第14種;臺北:國家圖書館,2009.3),頁47-59。
  23. 〈程廷祚與程雲莊——清代中期思想史的一個研究〉,收入田浩編,《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12),頁245-271。
  24. 〈「主義」與「學問」:1920年代中國思想界的分裂〉,收入許紀霖主編,《啟蒙的遺產與反思》(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12)頁221-255。
  25. 〈時間感、歷史觀、思想與社會:進化思想在近代中國〉,收入陳永發主編,《明清帝國及其近現代轉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11.9),頁369-394。
  26. 〈胡適與傅斯年〉,收入馬亮寬、王志剛主編,《「傅斯年學術思想的傳統與現代」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6)。
  27. 〈對思想史研究的若干考察〉,收入邵東方、夏中義編,《王元化先生九十誕辰紀念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頁34-40。
  28. 〈《中華民國發展史.學術發展》總論〉,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主編,《中華民國發展史.學術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上冊,頁1-24。
  29. “The Impact of the Linear Model of History on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n Brian Moloughney and Peter Zarrow, eds., Transforming History: The Making of a Modern Academic Disciplin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 135-168.
  30. 〈清初「禮治社會」思想的形成〉,收入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9),頁353-392。
  31. 〈道、咸以降思想界的新現象——禁書復出及其意義〉,收入同前書,頁415-450。
  32. “Foreword,” in Sheldon Pollock, Benjamin A. Elman and Ku-ming Kevin Chang, eds., World philolog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London, England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pp. vii-x.
  33. 〈中國近代思想中的「未來」〉,收入方維規主編,《思想與方法:近代中國的文化政治與知識建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頁5-22。
  34. 〈晚清以來的複合性思維〉,收入同前書,頁46-51。
  35. “Political Pressure and the Cultural Sphere in the Ch'ing Dynasty,” in Willard J. Peterson,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9: The Ch'ing Dynasty to 1800, Part 2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pp. 606-648.
  36.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導論〉,收入錢穆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灣商務印書館,2019.4)。
  37. 〈晚明文人文化的若干面相〉,收入中華文物學會編輯,《明代生活美學論壇文集.中華文物學會四十週年紀念》(臺北:中華文物學會,2019.5),頁10-17。
  38. 〈反主義的思想家〉,《知識分子論叢》,第17輯五四專號(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39. 〈近世中國的自我形象〉,收入黎志剛、潘光哲編輯,《經世與實業:劉廣京院士百歲紀念論文集》(臺北:秀威資訊,2022.9),頁8-21。
  40. “Chinese “Self-Image” in Recent History,” in Torbjörn Lodén ed., What is China: Observations and Perspectives (KVHAA, 2023), pp.143-165.
  41. 〈《四庫全書》與清代官方意識型態〉,收入陳正國主編,《1723,世界史的11扇窗:接觸、匯聚與開創,從全球史中的人物,看見現代世界的格局與變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23.12)。
編輯整理
  1. 杜正勝、王汎森主編,《傅斯年文物資料選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
  2. 〈傅斯年往來書信選:陳寅恪部份〉,連載《聯合報》,1995.12。
  3. 〈史語所藏胡適與傅斯年來往函札〉,《大陸雜誌》93.3 (1996):1-23。
  4. 〈陳寅恪的未刊往來書信〉,《當代》123 (1997):64-68;124 (1997):52-61。
  5. 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6. 王汎森、潘光哲整理,〈張蔭麟、吳晗致傅斯年的幾封信〉,《中國學術思想論叢——何佑森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9.3),頁365-378。
  7. 王汎森、潘光哲、吳政上主編,《傅斯年遺札》(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1),全3冊。
  8. 王汎森、邱仲麟主編,《傅斯年眉批題跋輯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0.12)。
他類論文
  1. 〈我的老師余英時先生〉,《明報月刊》(2021.9),頁49-52。
  2. 〈「新亞之寶」余英時〉,《余英時教授追思集》(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021.10),頁50-52。
  3. 〈自由主義的傳統基礎——余英時先生的若干治學理路〉,《漢學研究通訊》40.4 (2021.11): 1-4。
  4. 〈建立「海外文化王國」——余英時先生1960年代的一個構想〉,《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1.4 (2021.12): 61-66。
  5. 〈「商量舊學 · 涵養新知」——余英時先生的讀書與著述生活〉,《古今論衡》37 (2021.12):5-10。
  6. 〈流水四十年間——紀念張灝院士〉,《漢學研究通訊》41.4 (2022.11):1-4。
  7. 〈「邁出五四以光大五四」——憶念林毓生先生〉,《二十一世紀》194 (2022.12):134-138。
學術書評
  1. 〈評Peter Burke, 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新史學》3.2 (1992.6):169-180。
  2. 〈評Carlo Ginzberg, Clues, Myths, and the Historical Method〉,《新史學》6.3 (1995.9):217-228。
  3. 〈歷史方法與歷史想像:余英時的《朱熹的歷史世界》〉,《中國學術》(北京)總18 (2004):219-237。(原應為2004出版,該刊脫期,實際出版時間為2005)
翻譯

王汎森譯,黃宗羲著,《何以三代以下有亂無治?:《明夷待訪錄》》(臺北:網路與書出版公司,2011.1)。

學歷:
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 (1980)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1983)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1992)

現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05.9- )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教授 (1998.10-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1998.10- )
臺灣綜合大學系統校長 (2022.1-2025.12)

主要經歷: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2010.1-2016.8),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 (2016.5-2016.6)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85.8-1993.5),副研究員 (1993.5-1998.10),研究員 (1998.10-2005.9)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 (1994.6-1995.7),所長 (2003.10-2009.10)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代理所長 (2011.10-2012.1)
中央研究院蔡元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2003.1-2004.6)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 (2010-2012)
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主席 (2011-2016)
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處副處長 (2000.1-6),處長 (2000.7-2002.12)
國家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門諮議委員 (2003-2005)

相關經歷:
香港大學冼為堅傑出訪問教授席 (人文學科) (Sin Wai-Kin Distinguished Visiting Professor in the Humanities, 2020-2023)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駐院訪問教授 (2019.10.6-11.7)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客座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 2017.2-6)
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 (1999)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1993-1998)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 (1994-1998)
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 (2013.11- )
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 (2008-2014)
國立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 (2006-2008)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 (2004- )
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 (2003-2014)
國家科學委員會顧問 (2003.1-2003.12)

第12屆金鼎獎  (1987)
中央研究院院士 (2004.7)
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 (2005.7)
韓國坡州出版獎 (Paju Book Award) 最佳企劃獎 (《中國史新論》, 2012)
《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獲選為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2020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
德國洪堡基金會 (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 2023年「洪堡研究獎 (Humboldt Research Award)」(2023.11)

講座:
1998-2003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
2005 東海大學「劉崇鋐講座」
2005 香港浸會大學「當代史學名家講座」
2006 中興大學「惠蓀講座」
2009 香港中文大學「丘鎮英講座」
2010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牟復禮紀念講座」(F. W. Mote Memorial Lecture)
2011 復旦大學「光華傑出人文學者」講座
2011 香港城市大學「傑出學者講座」
2011 新加坡國立大學「吳德耀文化講座」
2012 香港中文大學「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
2012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Yip So Man Wat Memorial Lecture」
2013 四川大學「徐中舒紀念講座」
2016 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座 (Peking University Global Fellowship)
2016 中山大學「院士講座」
2016 成功大學「成大研發論壇」系列講座
2016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校中國文化大講堂
2016 政治大學博雅講座
2018 浙大馬一浮講座
2018 東吳大學「劉光義教授紀念專題講座」
2018 政治大學潘黃雅仙人文講座
2018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系中國歷史專題講座
2018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四十周年誌慶講座」(Ruby Lectures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2019 中央大學「余紀忠紀念講座」
202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生講座
2021 國立臺灣大學潘寶霞人文講座
2021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講座
2021 國立成功大學人文講座
2021 國立政治大學「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系列講座
2022 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大師講座
2022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經典通識教育講座
2022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講座
2023 Visiting fellowship, IKGF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y, Germany)
2023 Richard Wilhelm Lectures (Frankfurt university, Germany)
2023 國立中山大學大學之道通識教育講座
202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陳六使講座」

⟸前のページ
このページの先頭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