メイン コンテンツ ブロック
メニュー
日本語

定年・退職した研究員

李匡悌

李匡悌 Kuang-ti Li

研究員

学歴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類學博士

専門分野

セトルメントアーケオロジー、生態考古学

李匡悌,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人類學博士。目前同時是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合聘教授;主要以生態學取徑,探討史前人類與環境之間互動交流所產生的依存關係;並對考古學理論與實驗分析技術在考古學研究上的應用等興趣濃厚。近幾年,利用考古出土的貝類遺存,藉由碳氧同位素分析,探討了福建、山東、香港和臺灣等地區史前採集貝類的策略與古環境意涵。自2002 年起,主要工作包括參與英國Keith Dobney 教授主持的全新世人類擴散和交易網絡研究,從臺灣野豬和家豬起源問題,探討南島語族的遷移與擴散,以及利用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考古遺址群出土材料,討論臺灣史前文化的傳承與斷裂問題。他與臧振華先生共同主持之「南科考古計畫」,榮獲2015 上海世界考古論壇的「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並於2017 年獲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講座。

學位論文
  1. "Change and Stability in the Dietary System of a Prehistoric Coastal Population in Southern Taiwan" (Ph.D.Dissertati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empe 1997).
專書
  1. Prehistoric Settlement Pattern in the Payson Area, Arizona (Taipei: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Inc., 1988).
  2. 《恒春半島的人文史蹟》(墾丁國家解說教育叢書之十二;恒春: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
  3. 《靈魂與歷史的脈動:論國立清華大學仙宮校區的墓葬形制和出土重要文物》(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04)。
  4. 《靈魂與歷史的脈動:論國立清華大學仙宮校區的墓葬形制和出土重要文物》(修訂二版;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05)。
  5. 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先民履跡——南科考古發現專輯》(台南縣政府文化局,2006年9月)。
  6. 黃翠梅、李匡悌、盧泰康,《十三窯傳奇:歸仁窯考古與研究成果集》(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2008)。(ISBN:9789860148992;GPN:1009701873)
  7. 盧泰康、李匡悌,《發現臺南市水交社前清墓葬群》,(台南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09)。(ISBN: 978-986-02-1006-4)
  8. 臧振華、李匡悌,《南科的古文明》,南科考古發現系列叢書,(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3)。(ISBN978-986-03-8638-7)
  9. 臧振華、李匡悌,《Archaeological Heritage in the Tainan Science Park》,南科考古發現系列叢書,(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5)。(ISBN978-986-04-7413-8)
  10. 盧泰康、李匡悌、王竹平《臺南社內遺址出土金屬器研究》(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5)。(ISBN978-986-04-7862-4)
  11. 臧振華、李匡悌合著,《南科出土文物選粹》,南科考古發現系列叢書,(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7)。
期刊論文
  1. 〈談台灣地區新考古學研究發展所見的問題〉,《大陸雜誌》78.6(1989):272-276。
  2. 〈史前聚落型態的研究——舉北美西南地區的案例〉,《輔仁大學歷史學報》1(1989):1-20。
  3. 〈淺談臺灣地區農作栽培的考古學研究〉,《田野考古》3.1(1992):7-20。
  4. 〈談工程建設與文化資產的維護——以中央研究院學人社區基地文化資產調查評估計畫為例〉,《田野考古》3.2(1993):23-31。
  5. "Change and Stability in the Dietary System of a Prehistoric Coastal Population in Southern Taiwan: A Reasarch Design," Journal of Taiwan Museum 46.1 (1993): 47-67.
  6. "Prehistoric Coastal Adaptations in Southern Taiwan: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Bulletin of the Dept. of Anthropology 50 (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94).
  7. 〈龜山遺址出土食用貝類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田野考古》5.1(1994):45-86。
  8. 〈論龜山遺址出土穿孔人齒的意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3(2001):699-722。
  9. "Change and stability in the dietary system of prehistoric O-luan-pi inhabitants in southern Taiwan," 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20.4 (2000): 159-164.
  10. 〈X-射線照相技術在考古學研究上的應用〉,《古今論衡》4(2000):115-119。(與蘇春華合著)
  11. 〈對臺灣歷史教科書中「史前史」部份的疑義〉,《新史學》12.2(2001):173-193。
  12. "Prehistoric marine fishing adaptation in southern Taiwan," JEAA (Journal of East Asian Archaeology) 3.1/2 (2002): 47-74.
  13. "Ceramic Remains from Kueishan and Discussions Relat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Formosan Aborigines in Southern Taiwan,"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16 (2003):79-90。
  14. 〈從考古遺留論臺灣史前人的飲食習慣〉,《中國飲食文化》1.1(2005):49-98。
  15. 〈台南出土の肥前磁器〉,《金大考古》48(2005):6-10。(與野上建紀、盧泰康、洪曉純合著)
  16. 〈論墾丁史前聚落遺址的貝類採集及其古代水體環境的意義〉,《南島學報》1.2(2005):47-63。
  17. "Phylogeny and ancient DNA of Su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neolithic expansion in Island Southeast Asia and Oceania," 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04.12 (2007): 4834-4839;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March 14 2007(與Keith Dobney等30位合作發表)
  18. “The Exotic Connection: Imported Porcelain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y Taiwan,” 《田野考古》13(2010):169-186。(與盧泰康、臧振華、朱正宜合寫)
  19. 〈牡蠣:臺灣西南海岸最古老的傳統美食〉,《中華飲食文化》8.1(2012):25-47。
  20. Identification of Pomadasys species (Pisces, haemulidae) from an archaeological midden site in Nankuanli east (Taiwan), based on otolith morphology, The 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 61.1(2013):275-284, (Chien-Hsiang Lin, Kuang-Ti Li, (Corresponding author) , Chih-Wei Chang (Corresponding author).
  21. Michael Pietrusewsky, Adam Lauer, Chenghwa Tsang and Kuangti Li, “Dental Indicators of Health in Early Neolithic and Iron Age Skeletons from Taiwan,” Journal of Austronesian Studies 4.2. (2013)
  22. 李匡悌、李冠逸、朱有田、臧振華,〈史前時代臺灣南部地區的野豬與家豬——兼論家豬作為南島語族遷徙與擴散的驗證標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6.3(2015):607-678。
  23. Kuan-Yi Li, Kuang-Ti Li, Chun-Chun Cheng, Chia-Hsuan Chen, Chien-Yi Hung, and Yu-Ten Ju, “A Genetic Analysis of Taoyuan Pig and Its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to Eurasian Pig Breeds” Asian-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8.4(April 2015): 457-466.
  24. “Patterns of health in early Neolithic and Iron Age Taiwan.” Anthropological Science. Vol. 124(2016) :117-133. Pietrusewsky M, Lauer A, Douglas MT, Tsang C-h, Li K-t.
  25. 〈從左鎮人遺留的新檢測再看臺灣史前文化的傳承與斷裂〉,《臺灣博物季刊》(2016)132,35卷.第4期,頁12-17。
  26. K. Y. Li, Kuang-Ti Li, C. H. Yang, M. H. Hwang, S. W. Chang, S. M. Lin, H. J. Wu, E. B. Basilio Jr.,* R. S. A. Vega, R. P. Laude, and Y. T. Ju, “Insular East Asia pig dispersal and vicariance inferred from Asian wild boar genetic evidenc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pr 2017, 95(4) :1451-1466. Doi:10.2527/jas2016.1117.
  27. Cheng-Hwa Tsang, Kuang-Ti Li, Tze-Fu Hsu, Yuan-Ching Tsai, Po-Hsuan Fang, Yue-ie Hsing, “Broomcorn and foxtail millet were cultivated in Taiwan about five thousand years ago”. Botanical Studies, 2017 Dec ; 58(1):3. Doi:10.1186/s40529-016-0158-2.
  28. 劉致慧、林玉雲、李匡悌〈出土簡牘的保存與維護──以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簡牘與日本奈良文化財研究所藏木簡維護為例〉,《古今論衡》31(2018.10):55-79。
  29. 〈南科考古遺跡之鏡─臺灣5千年前的古代環境與生活投影〉,《科技報導》2018.9月號441期,頁4-7。
  30. 李志文、李匡悌,〈台灣新石器時代晚期陶器工藝技術所反映的文化內容與意義:以北三社遺址為例〉,《邊疆考古研究》第24輯,2018.12,頁203-218,科學出版社。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
  31. 李志文、李匡悌、臧振華,〈利用三維技術對台灣南科遺址出土人古顏面的復原〉,《江漢考古》2019/2,頁103-106。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
  32. Iju Chen, Kuang‑ti Li and Cheng‑hwa Tsang, “Silicifed bulliform cells of Poacea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at distinguish subfamilies,” Botanical Studies: (2020) 61:5. (https://doi.org/10.1186/s40529-020-0282-x)
  33. Wang, K.-W., K.-T. Li, Y. Iizuka, Y.-K. Hsieh and C. Jackson.“Glass beads from Guishan in Iron Age Taiwan: inter-regional bead exchange between Taiwan, Southeast Asia and beyond.”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35: 102737. 
    (https://doi.org/10.1016/j.jasrep.2020.102737)
  34. Chien-Hsiang Lin, Yen-Chun Wang, Lauriane Ribas-Deulofeu, Chih-Wei Chang, Kuang-Ti Li , “Changes in marine resource consumption over the past 5000 years in southwestern Taiwan revealed by fish otolith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42 (2022) 103400. (https://doi.org/10.1016/j.jasrep.2022.103400)
專書(論文集)之一章
  1. 〈再看三千年前臺灣南端的漁撈和採貝〉,《藍色運動:尋回臺灣的海洋生物》(第三屆臺灣海洋環境大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2000),頁162-174。
  2. 〈考古學與科際合作:理論與實際〉,《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所慶研討會論文集,2000),頁267-277。
  3. 〈臺灣生態考古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國考古學跨世紀的回顧與前瞻》(1999年西陵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頁92-102。
  4. 〈臺灣南部鵝鑾鼻地域における先史漁撈〉,松井章編,《考古科學的研究法から見た木の文化.骨の文化》(奈良:獨立行政法人文化財研究所奈良文化財研究所,2003),頁71-87。
  5. 〈來自遠古海洋牧場的遺留:澎湖地區出土的史前貝類〉,《第四屆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
  6. 〈藝術風格的考古分類:以龜山遺址出土人形文飾陶片為例〉,《2003年海峽兩岸藝術史學與考古學方法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出版,2005),頁57-78。
  7. 〈從碳氧同位素分析論古代臺灣貝類採集與古環境的含意〉,《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頁107-162。
  8. 〈第三章 考古〉,招子明、陳剛主編《西方人文社科研究前沿述評》人類學分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頁47-61。
  9. 〈臺灣考古陶器製造及其藝術風格:從南關里遺址的陶器遺留談起〉,《陶瓷鑑賞與保存修護論文集》,(台中: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10.12),頁92-115。
  10. 〈台灣史前時期考古出土陶瓷之特徵與分期:以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考古為例〉,《陶瓷鑑賞與保存修護論文集》,台中: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10.12,頁60-79。
  11. 李匡悌、臧振華、朱正宜,〈研發與創新:論南科園區出土大坌坑文化的陶器叢集〉,收入李坤修、黃郁倫、夏麗芳主編,《土理土器:臺灣史前陶容器特展標本圖錄》,(臺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3.3),頁28-62。
  12. 〈二十一世紀台灣海峽考古學研究的契機〉,《張光直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東亞考古學的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頁37-82。
  13. “ Rethinking Tapenkeng Culture in the Early Neolithic Taiwan and the Issue Relating to Austronesian Homeland “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東亞考古的新發現》,(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頁239-277。
  14. Kuang-Ti Li、Steven James,“Changes Induced by Human Exploitation in Prehistoric Shellfish Population: A Case Study from the OLP II Site Excavation in Taiwan,” in Scarlttt Chiu and Cheng-hwa Tsang eds., Archaeology and Sustainability, Taipei: Center for Archaeological Studies, Research Center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ia Sinica, 2013, pp.341-373.〔中文譯稿:〈人類採集影響史前貝類族群的改變:以臺灣南端鵝鑾鼻第二遺址發掘為例〉,邱斯嘉、臧振華主編,《考古學與永續發展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頁329-339。
  15.  “First Farmers and their Coastal Adaptation in Prehistoric Taiwan,” in A Companion to Chinese Archaeology, Chapter 30, Edited by Anne P. Underhill, published by Wiley-Blackwell Press 2013, pp. 612-633.
  16. 〈生態學取向的臺灣史前史研究:一個臺南科學園區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案例〉,收入林淑蓉、陳中民、陳瑪玲主編,《重讀台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14),頁49-90。
  17. 〈論鵝鑾鼻史前聚落的鯊魚獵捕〉,《臺灣史前史專論》,(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12),頁113-143。
  18. 〈成本與抉擇:臺灣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的經濟學觀察〉,收入洪麗完編輯,《考古、歷史與原住民:臺灣族群關係研究新視野》,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二十週年紀念叢書,(臺北市: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16.06),頁139-163。
  19. “A biodistance analysis mandibles from Taiwan, Asia, and the Pacific: a search for Polynesian origins.” In: Pilloud MA, Hefner JT, editors. Biological Distance Analysis: Forensic and Bio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Elsevier, Chap. 24, pp.447-462, 2016. Coauthors: Pietrusewsky M, Lauer A, Tsang C-h, Li K-t, Douglas MT.
  20. 臧振華、李匡悌、陳文山、曾宇宣、陳文連,〈第一篇 八仙洞考古遺址〉,陳光祖主編,《臺灣考古發掘報告精選(2006-2016)》,台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8.4。
主編之專書(論文集)
  1. 李匡悌編撰,《島嶼群相─臺灣考古》,歷史文物陳列館叢書 9,(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8.10)。
  2. 李匡悌、邱鴻霖編撰,《劉茂源博士臺灣考古學與民俗學紀念文集:跨世紀與跨國境的學術傳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2)
編輯整理
  1. 石璋如 遺稿,李匡悌、馮忠美 輯補,《安陽發掘簡史》,中研院史語所史料叢刊之六,(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9)。
學術會議論文
  1. 〈臺彎地區生態考古學研究的發展〉,「臺灣考古百年紀念研討會」(1996)。
  2. "Impacts of Prehistoric Agricultrual Societies on the Environment: Effects on Animal Populations in Habitat Islands"(與James, Steven R.合著),「美國考古學會第63屆年會」(1998)。
  3. "Prehistoric marine fishing adaptation in the O-luan-pi area, souther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Focusing on Bones and Woods, Nara, Japan, February 9.
  4. 〈臺灣史前的討海人〉,臺灣海洋文化與海岸變遷,千禧年海洋研習營會議論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2000。
  5. 〈論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的蠑螺遺留〉,「珠江三角洲與臺灣地區考古——近年來的新發現和新評估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
  6. "A Recent Study of Ceramic Remains from kuei-shan and Problems Relating to the Dispersal of Formosan Aborigines in Southern Taiwan," 「臺灣南島文化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2001.12.11。
  7. "The Significance of Prehistoric Shark Remains in Taiwan,"「2002國際鯊魚研討會:鯊魚資源之永續利用及保育」,2002.5.13-16。
  8. "Current Taiwanese Archaeological Studies that Adopt an Ecological Approach," 發表於「第17屆IPPA會議」,2002.9.9-15。
  9. "Rece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Tainan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in Southern Taiwan," 與臧振華、朱正宜合撰,發表於「第17屆IPPA會議」,2002.9.9-15。
  10. 〈從現生貝類調查談澎湖地區的史前貝類遺留〉,與鍾柏生、臧振華合撰,發表於「2002年臺灣的考古學研究學術研討會」,2002.12.9-10。
  11. 〈論臺灣南端史前海岸環境及生物資源利用的變遷〉,發表於「國科會87至90年度人類學門專題補助研究成果發表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9.26-27。
  12. 〈論墾丁史前聚落遺址的貝類採集及其古代水體環境的含意〉,「慶祝宋文薰教授八秩華誕學術研討會——臺灣史前史與民族學研究的新趨勢」祝壽論文集,2003.10.17。
  13. 〈藝術風格的考古分類:以龜山遺址出土人面紋飾陶片為例〉,「海峽兩岸藝術史與考古學方法研討會」論文,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學院,2003.10.25-26。
  14. "The Development of prehistoric fishing technology that linked with social change in Southern Taiwan." 3.31-4.4,2004,Montreal, Canada. 第69屆美洲考古學會會議論文。
  15. 〈來自遠古海洋牧場的遺留:論澎湖地區出土的史前貝類〉,第四屆「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04.9.9-10。(鍾柏生、臧振華為共同作者)
  16. 〈恒春半島石板屋聚落遺址的空間關係研究〉,「2004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4.12.4-5。
  17. 〈碳氧同位素分析在考古學研究上的應用:以墾丁遺址出土貝類遺留為例〉,第七屆中國科技考古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長春:吉林大學,2004.10.10-15。
  18. 〈南科考古發掘對臺灣史前史的新挹注〉,「當達悟遇上南瀛——第三屆蘭嶼研究群年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2005.12.11。
  19. 〈試論臺南地區出土的十七世紀日本肥前青花瓷〉,「2005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06.3.4-5。(李匡悌、盧泰康、朱正宜、臧振華共同發表)
  20. 〈淺談考古學上植物遺留的研究方法〉,「2005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06.3.4-5。(徐子富、屈慧麗、何傳坤、朱正宜、李匡悌、臧振華、謝兆樞、邢禹依共同發表)
  21. 〈臺灣出土古稻的初步研究〉,「2005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06.3.4-5。(王映皓、朱正宜、李匡悌、臧振華、屈慧麗、何傳坤、邢禹依、謝兆樞共同發表)
  22. 〈論臺南地區史前採貝經濟策略與古環境意涵:碳氧同位素分析的考古學應用〉,「2005年臺彎考古工作會報」,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06.3.4-5。(李匡悌、米泓生、施峰熙、臧振華、朱正宜共同發表)
  23. "Shellfish, Subsistence and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Isotopic study of shell remains lately unearthed from Tainan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Taiwan,"「第18屆印度太平洋史前史學會會議」,菲律賓馬尼拉,2006.3.20-26。
  24. "Shellfish, Subsistence and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A Comparative Study," 發表於Lost Maritime Culture: China and the Pacific 學術討論會論文(2007.3.16-17)。
  25. "Rethinking the Beginning of Agriculture in Prehistoric Taiwan," 發表於第72屆美洲考古學會年會論文(2007.4.25-29)。
  26. "The Exotic Connection:Impoted Porcelain i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y Taiwan,"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主辦,「海域物質文化交流:十六至十八世紀歐洲與東亞、東南亞的文化互 動」國際研討會,2007.11.2。(Corresponding author and Coauthor with Tai-kang Lu,Cheng-hwa Tsang and Cheng-yi Chu)
  27. 〈再論臺灣地區的農業起源〉,「環臺灣地區考古學國際研討會暨2007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2008.5.11。
  28. 〈恆春半島考古遺址出土硨磲貝類殼體碳氧同位素的環境紀錄〉,「環臺灣地區考古學國際研討會暨2007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2008.5.11。(與林怡美、米泓生合寫)
  29.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nferred from the Stabl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of Live and Archaeological Turban Snails from Hengchun Peninsula, Southern Taiwan," 美國地質學年會會議論文,10.5-8, 2008, Houston, Texas。(與米泓生等合著)
  30. “Re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Based on Stable Oxygen Isotope Records of Tridacna Maxima Shells” 美國地質學年會會議論文,10.5-8, 2008, Houston, Texas。(與林怡美、米泓生等合著)
  31. 〈從蘭嶼豬與考古遺址出土臺灣野豬粒腺體DNA的研究對原住民文化及臺灣原生豬種保育政策的省思〉,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08年年會:「考古學與古環境研究」,2008.5.11。(與朱有田等合寫)
  32. 〈全新世西南海岸平原古海岸線變遷與南科園區遺址古環境解析〉,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08年年會:「考古學與古環境研究」,2008.10.5。(與陳文山、臧振華合寫)
  33. 〈考古出土貝類碳氧同位素分析論古代水體環境意涵與採貝生業模式〉,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08年年會:「考古學與古環境研究」,2008.10.5。(與林怡美、米泓生合寫)
  34. 〈從南關里遺址出土陶器再看大坌坑文化的陶器叢集〉,「2008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09.3.28-29。(李匡悌、臧振華、朱正宜合著)
  35. 〈由岩象學分析論南科園區出土陶器的陶土來源〉,「2008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09.3.28-29。(陳文山、李匡悌、臧振華、朱正宜合著)
  36. “Taiwan as an Austronesian Homeland: New evidence and an interpretation from shell midden remains,” PNC (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2009 Annual Conference,太平洋鄰里協會主辦,2009.10.6-8。
  37. 〈從考古出土貝類碳氧同位素分析:論古代水體環境意涵與採貝生業模式〉,2009年聚落與環境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9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hanges in Ancient China),會議論文,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舉辦,山東濟南,2009.10.16-19。
  38. “Prehistoric maritime adaptation strateg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New evidence from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of marine shells,” 19th Congress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越南社會科學院考古所舉辦,越南河內,2009.11.29-12.5。
  39. 〈台南市水交社清代墓葬出土人骨的病理觀察〉,「2009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主辦,2010.3.19-20。(與邱鴻霖、盧泰康共同發表)
  40. 〈五千年來臺灣海峽兩岸史前聚落的貝類資源利用與海岸環境〉,「第一屆閩商國際研討會」,福州大學閩商文化研究院主辦,2010.5.17-18。(與臧振華、米泓生等共同發表)
  41.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study Taiwan Strait archae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Paper presented at “China and the Pacific: Early Maritime Cultures” symposium, Xiamen University, 2010.5.20.
  42. “Great Era and Significant Change: Archaeological study and practice in the 21st Century(新時代、大轉變:二十一世紀考古學的研究與實踐—臺灣台南科學園區搶救考古的案例)”,「考古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中國與世界」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辦,北京,2010.7.28-30。
  43. 〈傳承與斷裂:再看恆春半島史前石板屋遺址的聚落、家屋與人〉,「人類學門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會議論文,國科會人文處人類學門與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合辦,2010.10.2-3。
  44. 〈傳承與斷裂:論南科園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工藝與技術〉,「2010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會議論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11.5.28-30。(李匡悌、臧振華、朱正宜共同發表)
  45. 〈遇見黑潮:恆春半島史前聚落的生態適應〉,史語所100年度講論會論文,2011.6.27。
  46. 〈二十一世紀台灣海峽考古學研究的新思考〉,發表於「雲南撫仙湖與世界文明學術研討會」,2011.8.5-7。
  47. 〈論臺灣史前的樹皮布文化:從南科園區南關里遺址的一件出土遺留談起〉,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舉辦,「東亞樹皮布文化研究工作坊」,2011.11.9。
  48. 〈重讀臺灣:生態學取徑的考古學研究〉,發表於「重讀臺灣:百年人類學的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臺灣大學共同主辦,2011.11.18-19。
  49. 〈大坌坑文化人的貝類採集:臺灣西南部南關里和南關里東兩遺址的觀察〉,發表於「第一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2012.4.26-28。
  50. The Significance of Taiwan Approach in Southeast Asia Archaeological Study relating the issue of Austronesian Origins and Dispersals: a case study of Formosan wild boar via morphometric and isotopic analysis, 論文發表在第14屆歐洲東南亞考古學會年會(EurASEAA 14), Dublin, Sept. 18-21, 2012.
  51. 李匡悌、林千翔、張至維,〈論南關里東遺址發掘出土的星雞魚(Pomadasys (Haemulidae, Pisces)耳石及其相關問題〉,「2012年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考古學研究的新進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2.10.6。
  52. 邱鴻霖、臧振華、李匡悌,〈台灣新石器時代古人口學初探:以台南大湖文化的烏山頭期的兩個遺址為例〉,「2012年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考古學研究的新進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2.10.6。
  53. 李作婷、臧振華、李匡悌,〈植矽石分析所見台灣西南地區史前稻作農業研究的新進展〉,「2012年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考古學研究的新進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2.10.6。
  54. 盧泰康、李匡悌、王竹平,〈社內遺址出土鐵質文物研究〉,「2012年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考古學研究的新進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2.10.6。
  55. 黃耀慶、臧振華、李匡悌,〈由右先方遺址陶容器形制再思台灣西南部繩紋紅陶文化的時空架構〉,「2012年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考古學研究的新進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2.10.6。
  56. 〈「不想」、「跳不動」:臺灣考古博物館展示教育的困境〉,「想的與跳的:博物館中的教與學及其超越」學術研討會∕第五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博物館主辦、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協辦,2012.10.25-26。
  57. 李匡悌、李冠逸、朱有田,〈恆春半島史前時代臺灣野豬家養的形態學觀察和同位素標記驗證〉,「2011-12年台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暨南大學聯合主辦,2012.12.1 -2。
  58. 臧振華、陳文山、李匡悌〈 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簡報〉,「八仙洞國定遺址保護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臺東縣政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3.3.29-30。
  59. 〈夜市人生:從善化夜市的「蚵男」看南科園區出土的牡犡〉,「2013年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田野就在你身邊:考古田野、資料與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竹北六家校區)舉辦,2013.10.12。
  60. 〈史前時代臺灣的野豬與家豬——兼論家豬作為南島語族遷徙與擴散的驗證標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講論會,2014.01.06。
  61.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ehistoric Fishing Technology in Neolithic Southern Taiwan ”, in The 20th IPPA CONGRESS, ANGKOR, CAMBODIA. (2014.1.12-18)
  62. Michael Pietrusewsky, Adam Lauer, Cheng-hwa Tsang, Kuang-ti Li, Michele Toomay Douglas “Tooth Ablation in Early Neolithic Skeletons from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83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nthropologists, Calgary, Alberta CANAD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nthropologists, April 8-12, 2014. 
  63. 〈成本與抉擇:臺灣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的考古學觀察〉,「2014年臺灣原住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原住民族委員會、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主辦,2014.9.15-17。
  64. 李匡悌、李作婷、陳昱琪、米泓生、臧振華,〈藉由植物矽酸體和貝類殼體穩定同位素分析論臺灣西南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農作栽培與牡蠣季節性消費〉,「2014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5.5.1-2。
  65. “Some notes on the origins of Austronesian speakers peopling in prehistoric Taiwan: a case study of early Neolithic shell midden remai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Archaeologists, Paris, 2015.7.6-7.10.
  66. 〈論臺灣有形文化資產保存的理念、覺知與行動〉,「察色望形‧聞聲辨音—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研究與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主辦,2016.5.14。
  67.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 bead in Kueishan site, southern Taiwan (the late 1st millennium AD),paper presented at 4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aeometry (ISA2016), Greece:  Kalamata, 2016.5.15-21. (共同作者: co-author: Kuan-Wen Wang, Kuang-ti Li, Yoshiyuki Iizuka and Caroline Jackson)
  68. 〈從考古證據看南島文化的起源與變遷〉,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論壇講座,2016.5.27。
  69. 李匡悌、黃映璇、米泓生、臧振華,〈五千年前至五百年前台灣西南海岸史前聚落的貝類採集:南科園區考古遺址群的觀察〉,「2015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16.6.4-6。
  70. “Prehistoric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A Case Study from Southwester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in the Eighth World Archaeological Congress, Kyoto, Japan: WAC-8 Kyoto Local Organizing Committee, Science Council of Japan, Kyoto City Government, 2016.08.28-2016.9.2.
  71. 李匡悌、王冠文、Caroline Jackson、飯塚義之,〈鐵器時代台灣南端聚落與東海岸的文化交流〉,「台灣東半部一千年前後的文化樣相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辦,2016.11.15。
  72. 〈適應與策略:臺灣新石器時代早期西南部海岸聚落的生態學觀察〉,本所105年度第7次學術講論會,2016.11.28。
  73. 李匡悌、黃映琁、米泓生,〈史前臺灣西南部海岸食用貝類的生產、消費與文化變遷〉,「第二屆臺灣產業發展與社會變遷:近代臺灣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2017.9.28。
  74. “Archaeological and Climatic data from elemental ratios using rapid analysis of shell carbonate with LIBS” Paper presented in「第十屆科技儀器分析國際研討會(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trumental Methods of Analysis: Modern Trends and Applications", IMA- 2017)」, 2017.09.17-22. (Coauthor with N. Hausmann, Kuang-Ti Li and D. Anglos)
  75. 黃映琁、米泓生、李匡悌〈藉由同位素分析觀察四千年前臺灣南部與越南北部水環境之異同〉,「2016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2017.7.7-8。
  76. 李匡悌、邱鴻霖、鄭雅勻〈從殷墟頭骨的口腔病理看社群的飲食與健康(2016年度工作報告),「2016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2017.7.7-8。
  77. 莊家銘、李匡悌、臧振華〈南科遺址群中的犬隻體型初探–台灣考古文化中狗骨遺留的研究展望〉,「2016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2017.7.7-8。
  78. 邢禹依、臧振華、李匡悌、徐子富、蔡元卿、方佰軒〈南科出土五千年前的小米研究〉,「2016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2017.7.7-8。
  79. 邊鈺皓、邱鴻霖、李匡悌(新竹雞卵面義塚人骨遺留的法醫人類學觀察,「2016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2017.7.7-8。
  80. Horng-Sheng Mii, Manh Ling Nguyen, Kuang-Ti Li, “Paleoenvironment of Southwestern Taiwan Inferred from Stable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 Records of Archaeological Crassostrea Oyster Shells”, 中華民國地球物理學會與中華民國地質學會1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2018.5.2-5.3。
  81.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People Interacting with the World in the Early Neolithic Taiwan,” paper presented in The 3rd World Congress of Taiwan Studies (WCTS), Taiwan in the Globalized World: The Relevance of Taiwan Studies to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中央研究院與教育部共同主辦,2018.9.6-9.8。
  82. 〈近年來史語所進行的安陽發掘研究工作簡報〉,「殷墟發掘90周年紀念大會暨考古與文化遺產高峰論壇」,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主辦,2018.10.12-10.15。
  83. 〈二十一世紀當考古與藝術和科技相遇〉,「2018文物・藝術・科技-古代藝術與現代科技學術論壇」會議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舉辦,2018.11.30-12.1
  84. 〈論史前時代臺灣境內臺灣野豬與家豬形態學和種系發展史的標記驗證〉,本所107年度第20次學術講論會,2018.12.10。
  85. 〈史前臺灣與中國大陸文化類緣關係新理解:從考古出土材料的再觀察〉,“臺灣史研究新視界”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厦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舉辦,2020.11.13-15。
  86. 李匡悌、李冠逸、李志琦、朱有田,〈論史前時代臺灣境內臺灣野豬與家豬形態學和種系發展史的標記〉,「2020科技部人類學及族群研究學門成果發表會議」,科技部人文司人類學及族群研究學門與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主辦,2020.10.31-12.01。
  87. 〈史語所安陽殷墟頭骨再研究〉,本所109年度第4次學術講論會。2021.2.22。
研究/計畫報告
  1. 〈南港山豬窟垃圾掩埋場預定基地文化遺址調查評估計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2. 〈中央研究院學人社區基地文化資產調查評估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3.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基址龜山史前遺址調查評估報告〉,高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1993。
  4. 《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快官草屯路段文化遺址試掘補充調查報告》,交通部臺灣國道新建工程局,1996。
  5. 《核能四廠出水管線預定地砲臺腳遺址發掘評估報告》,臺電公司委託執行,1998。
  6. 《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文化遺址試掘補充調查報告》,交通部臺灣國道新建工程局,1999。
  7.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五期年度報告-桃園、新竹、苗栗地區》,內政部委託,2000。
  8. 《探討臺灣南端史前聚落的動物資源利用與經營策略》,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2010。(NSC89-2412-H-001-013 )。
  9. 《墾丁國家公園史前文化遺址現況調查及地理資訊系統檔案建立計劃報告》,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2000。
  10. 《再論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的鯊魚遺留:種及生命期的判定》,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2001。(NSC89-2412-H-001-017)
  11.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二期擴建區史前文化遺址調查評估報告》,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公司委託,2001。(與莊守正合著)
  12.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特定區史前文化遺址調查報告》,龍邑顧問工程公司委託,2001。
  13.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第四期擴建用地銅鑼基地出水坑口Ⅱ文化遺址調查研究計畫期末報告》,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委託,2002。
  14. 《國立清華大學校區雞卵面公墓清理及遷移歷史考古學監控及搶救計劃報告》,國立清華大學委託,2001。
  15. 《國立聯合大學八甲校區開發基地文化遺址調查研究計畫期末報告》,國立聯合技術學院委託,2003。
  16. 《三舍暨社內遺址受相關水利工程影響範圍考古搶救發掘工作計畫期末報告》,臺南縣政府委託,2004。
  17. 《恒春半島石板屋聚落遺址的空間關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2年度人類學門專題補助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3。
  18. 《國立聯合大學八甲校區新增田徑運動場範圍文化遺址調查工作計畫期末報告》,國立聯合大學委託,2005。
  19. 《論臺灣史前採貝經濟策略與古環境意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3年度人類學門專題補助研究計畫期中報告,2005。
  20. 《論臺灣史前採貝經濟策略與古環境意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4年度人類學門專題補助研究計畫期末報告,2006。
  21. 《論臺灣南端新石器時代的動物屠宰、骨骼碎裂和骨器工業的傳承與變遷》,國科會補助計劃期末論文成果報告,2008。
  22. 《南科館展示內容研究計劃期末報告》,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委託,2008。
  23. 《南關里遺址考古發掘報告》,國科會補助「臺南科學園區搶救考古出土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一年期末成果報告,2008。(計畫編號:NSC 95-2420-H-001-010)(與臧振華合撰)。
  24. 《右先方遺址考古發掘報告》,國科會補助「臺南科學園區搶救考古出土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一年期末成果報告,2008。(計畫編號:NSC95-2420-H-001-010)(與臧振華合撰)
  25. 《北三舍遺址考古發掘報告》,國科會補助「臺南科學園區搶救考古出土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一年期末成果報告,2008。(計畫編號:NSC95-2420-H- 001-010)(與臧振華合撰)
  26.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史前文化住民歷史暨生活方式復原與變遷展示內容研究計畫期末報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委託,2009。
  27. 《98年度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一階段第三年期末報告》(右先方南貳遺址發掘報告、道爺遺址發掘報告、灣港遺址發掘報告),國科會補助,2010。(與臧振華合撰)
  28. 《從台灣出發?經由家豬形制測量學和遺傳標誌驗證南島語族原鄉論與傳播路徑計畫期末報告》,蔣基會補助,2010。(與臧振華共同主持)
  29. 《北方三島文史資源調查研究計畫期末報告》,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2010。
  30. 《六千年來台灣海峽兩岸及其鄰近地區海岸環境變遷及貝類資源的利用策略》,國科會補助計畫期末成果報告,2010。NSC 97-2410-H-001-052-MY2(與米泓生合撰)
  31. 《99年度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二階段第一年期末報告》(右先方南壹遺址發掘報告、牛尿港遺址發掘報告、三舍遺址發掘報告),國科會補助,2011。(與臧振華合撰)
  32. 《100年度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二階段第二年期末報告》(三抱竹遺址發掘報告、牛尿港北遺址發掘報告、道爺南三遺址發掘報告),國科會補助,2012。(與臧振華合撰)
  33. 《恆春半島史前野豬家養的形態學觀察和同位素標記驗證》,國科會補助計畫期末成果報告,2013。99-2410-H-001-007-MY2(與朱有田合撰)。
  34. 《101年度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二階段第三年期末報告》(五間厝北遺址發掘報告、右先方二遺址發掘報告、石頭埔遺址發掘報告),國科會補助,2013。(與臧振華合撰)
  35. 《102年度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三階段第一年期末報告》(五間厝南遺址發掘報告、三寶埤遺址發掘報告、三寶埤南遺址發掘報告),國科會補助,2014。(與臧振華合撰)
  36. 《藉由植物矽酸體和貝類殼體穩定同位素分析論臺灣西南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農作栽培與牡蠣季節性消費計畫成果報告》國科會補助,2014。(101-2410-H-001-040-MY2)
  37. 《103年度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三階段第二年期末報告》(三寶埤遺址II, III發掘報告),科技部委託研究,2015。(與臧振華合撰)
  38. 《鵝鑾鼻公園停車場及賣店區改建工程基地文化遺址調查工作期末報告》,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2015。
  39. 《南科園區史前聚落的貝類採集與利用》,科技部人文司專書寫作MOST 103 -2410 - H - 001–054成果報告。
  40. 《從殷墟頭骨的口腔病理看社群的飲食與健康》,2016年度考古田野計畫成果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1. 《從殷墟頭骨的口腔病理看社群的飲食與健康》2017年度考古田野計畫成果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2. 《從殷墟頭骨的口腔病理看社群的飲食與健康》2018年度考古田野計畫成果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3. 《臺灣新石器時代中期環境變遷與居民的生業經濟:以臺南科學園區的右先方遺址為例》,2018年度考古計畫成果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4. 《劉茂源先生國母山遺址及平林遺址等考古調查發掘報告整理》,2019年度考古計畫成果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5. 李匡悌、王冠文,《鐵器時代台南地區玻璃工藝品的來源和交換:第二階段》,2019年度考古計畫成果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46. 《道爺南遺址墓葬遺留發掘報告》,科技部《105年度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四階段第一年期末報告》,2020.3.1,(與臧振華合撰)。
  47. 《旗竿地東遺址發掘報告》,科技部《105年度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四階段第一年期末報告》,2020.3.1,(與臧振華合撰)。
  48. 《旗竿地遺址發掘報告》,科技部《105年度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四階段第二年期末報告》,2020.3.1,(與臧振華合撰)。
  49. 《王甲南遺址發掘報告》,科技部《105年度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四階段第二年期末報告》,2020.3.1,(與臧振華合撰)。
  50. 《瘦砂遺址發掘報告》,科技部《105年度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四階段第三年期末報告》,2020.3.1,(與臧振華合撰)。
書評
  1. 〈評劉撰「臺灣中部地區史前晚期文化的檢討」〉,《臺灣博物館民族誌論壇社,通訊季刊》4.1(2001):35-49。
  2. 〈《過去的未來:人類迫在眉睫的天誅》導讀〉,黃中憲譯;布萊恩費根著,《歷史上的大暖化》(臺北: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8.5),頁4-7。
  3. "書評 The Archaeology of Food and Identity," edited by Katheryn C. Twiss, Center for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 Occasional Paper No. 34, 《中國飲食文化》5.1(2009):181-190。
他類著作
  1. 〈如何在博物館尋寶〉,《精湛季刊》8(1989):24-25。
  2. 〈考古學研究與社會〉,《人類與文化》25(1989):41-45。
  3. 〈鵝鑾鼻公園地區史前漁撈活動研究〉(屏東: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1989)。
  4. 〈走過鵝鑾鼻公園的從前〉,《墾丁國家公園簡訊》18(1993):14-16。
  5. 〈龜山:跨越歷史的門檻〉,《墾丁國家公園簡訊》20(1993):24-27。
  6. 〈考古學研究與考古資料的處理與分析:以龜山遺址為例〉(臺灣地區地方考古人才培訓班課程講義,1994),頁84-102。
  7. 〈探討臺灣南端史前聚落的海洋適應:以龜山史前遺為例〉(高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1994)。
  8. 〈恒春半島史前海岸聚落的比較研究:以龜山史前遺址和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為例〉(高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1995)。
  9. 〈從鵝鑾鼻考古遺址談古環境之衝擊〉,《地球科學園地》16(2000):14-23。
  10. 〈鹽水溪上游新近發現考古遺址的貝殼遺留〉,《南瀛文獻》改版第1輯(2002.1):52-60。
  11. 〈論二十世紀末臺灣考古學研究的取徑:從「新竹市上沙崙遺址研究計畫」談起〉,《臺灣博物館民族誌論壇社通訊季刊》4.2:52-61。
  12. 〈貝殼的故事〉,《文化視窗》57(2003):36-38。
  13. 〈不折不扣的科際整合環境考古學〉,《文化視窗》57(2003):38-39。
  14. 〈靈魂與歷史的脈動:論新竹雞卵面義塚的墓葬形制〉,《竹塹文獻雜誌》31(2004):132-151。
  15. 〈南灣地區現生及墾丁遺址出土之長硨磲(Tridacna maxima)殼體穩定碳氧同位素的環境意義〉,「民國95年地質學會年會壁報展示」。(林怡美、米泓生、李匡悌共同發表)
  16. 〈二十一世紀臺灣聚落考古學的研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3(2011.6):67-75。
  17. 〈過去的未來:人類迫在眉睫的天誅〉,導讀《歷史上的大暖化》,布萊恩.費根著,(臺北: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8。
  18. 〈人類學視野的考古學研究:二十一世紀考古學研究的取徑〉,《人類學視界》11(2012.12):8-11。
  19. 〈凡發生過的必留下痕跡—同位素分析的考古應用〉,《科學發展》489(2013):6-11。
  20. 〈南科考古新發現·臺灣史前文化新視野〉,《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9.3(2018.6):59-63。

學歷: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類學博士

經歷:
本所約聘助理研究員 (1988.10-1989.7),研究助理 (1992.9-1998.4),助研究員 (1998.4-2005),副研究員 (2005.3-2015.3),研究員 (2015.3-2022.12)
本所考古學門召集人 (2015.10-2019.2)
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系兼任講師 (1988.9-1989.1)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1998-2004)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合聘副教授 (2005-2015),合聘教授(2016- )
國立臺南藝術學院藝術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2003-2004)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兼任副教授 (2007-2015),兼任教授 (2015-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兼任副教授 (2007-2015),兼任教授 (2015- )

106年度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研究講座」

⟸前のページ
このページの先頭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