メイン コンテンツ ブロック
メニュー
日本語

歷年通信暨兼任研究人員

王叔岷

王叔岷 Shu-min Wang (1914-2008)

研究員 (退休)

学歴

國立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

専門分野

校勘学

專書
  1. 《莊子校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二十六,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
  2. 《列子補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三十一,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景印一版)。
  3. 《呂氏春秋校補》(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三十三,1950;1992年景印一版)。
  4. 《郭象莊子注校記》(中國科學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三十三,上海:商務印書館,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景印一版)。
  5. 《斠讎學》(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三十七,1959;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2)。修訂稿更名為《斠讎學(補訂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
  6. 《劉子集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四十四,1961;1992年景印一版)。
  7. 《顏氏家訓斠注》(香港:香港大學,1964;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
  8. 《諸子斠證》(臺北:世界書局,1964)。
  9. 《陶淵明詩箋證稿》(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
  10. 《世說新語補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
  11. 《文心雕龍綴補》(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
  12. 《莊學管闚》(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
  13. 《古籍虛字新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
  14. 《慕廬演講稿》(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
  15. 《史記斠證》(一百三十卷)(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七十八,1983)。
  16. 《校讎別錄》(臺北:華正書局,1987)。
  17. 《慕廬雜著》(臺北:華正書局,1988)。
  18. 《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1999年景印三版)。
  19. 《古籍虛字廣義》(臺北:華正書局,1990)。
  20. 《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
  21. 《先秦道法思想講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
  22. 《慕廬憶往》(臺北:華正書局,1993)。
  23. 《列仙傳校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5)。
  24. 《左傳考校》(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8)。
  25. 《慕廬雜稿》(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
詩集
  1. 《四餘齋詩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
  2. 《南園雜詠》(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
  3. 《舊莊新詠》(臺北:華正書局,1985)。
  4. 《寄情吟》(臺北:華正書局,1990)。
  5. 《倚紅小詠》(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
  6. 《落落吟》(臺北:華正書局,1993)。
  7. 《論詩別錄》(臺北:華正書局,1993)。
  8. 《慕廬餘詠》(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附)《簡陽王耀卿先生遺稿》(編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
論文
  1. 〈書鶡冠子後〉《中央日報》(南京),1945.2.11,12版,《文史周刊》第三十八期。
  2. 〈書文中子中說後〉,《說文報》,1946.9.2,3版;收入《慕廬雜著》,頁395-401。
  3. 〈呂氏春秋與莊子〉,《大公報》(上海),1947.3.19,9版,《文史周刊》第二十一期。
  4. 〈論郭象本莊子〉《中央日報》(南京),1947.7.14,9版,《文史周刊》第五十期。
  5. 〈老子通論〉《現代學報》(南京),1.6/7(1947);收入《慕廬雜稿》,頁35-57。
  6. 〈列子與莊子〉《中央日報》(南京),1947.8.4,9版,《文史周刊》第五十三期。
  7. 〈淮南子與莊子〉《中央日報》(南京),1947.10.27,9版,《文史周刊》第六十五期。
  8. 〈鍾嶸詩品序疏證〉《中央日報》(南京),1947.12.15,9版,《文史周刊》第七十二期。
  9. 〈莊子向郭注異同考〉,《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4(1947):1-8;收入《莊學管闚》,頁113-130。
  10. 〈茆泮林莊子司馬彪注考逸補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6(1947):111-126;收入《莊學管闚》,頁131-157。
  11. 〈鴟夷子皮不是范蠡〉《申報》(上海),1948.1.17,文史第六期。
  12. 〈莊子通論(上)〉,《學原》1.9(1948):1-8。
  13. 〈莊子通論(下)〉,《學原》1.10(1948):12-20;收入《莊學管闚》,頁179-222。
  14. 〈南宋蜀本南華真經校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上(1948):249-263;收入《宋史研究集‧第一輯》,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頁1-23;收入《諸子斠證》,頁143-157。
  15. 〈章太炎莊子解故正誤〉,《文史雜誌》6.3(1948):36-40。
  16. 〈莊子校釋後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1.1(1948):43-54。
  17. 〈論鍾嶸評陶淵明詩〉,《學原》2.4(1949):68-69。
  18. 〈孟子校補〉,《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1950):137-147。
  19. 〈跋日本高山寺舊鈔卷子本莊子殘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2(1950):161-170;收入《諸子斠證》,頁549-558。
  20. 〈論今本列子〉,《大陸雜誌》1.2(1950):12-14;收入《慕廬雜著》,頁263-272。
  21. 〈鍾嶸詩品疏證〉,《學原》3.3/4(1951):136-143;收入《慕廬雜著》,頁435-461。
  22. 〈論校古書之方法及態度〉,《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1951):37-59;收入吳福助編,《國學導讀》(臺北:牧童出版社,1978),頁55-85;收入吳福助編,《國學方法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頁447-474。
  23. 〈錢穆先生的莊子纂箋〉,《自由中國》7.1(1952):31-34。
  24. 〈校讎通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3下(1952):303-347;收入吳福助編,《國學方法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頁547-616。
  25. 〈倫敦博物館敦煌莊子殘卷斠補〉,《國立臺灣大學傅故校長斯年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52),頁21-27;收入《諸子斠證》,頁159-165。
  26. 〈日本高山寺舊鈔卷子本莊子即成玄英疏本試證〉,《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1952):67-71;收入《諸子斠證》,頁559-563。
  27. 〈淮南子斠證(上)〉,《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5(1953):15-90。
  28. 〈淮南子斠證(下)〉,《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6(1954):1-66;收入《諸子斠證》,頁327-468。
  29. 〈商君書斠補〉,《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刊》1(1954):11-17;收入《諸子斠證》,頁135-141。
  30. 〈跋日本古鈔卷子本淮南鴻烈兵略閒詁第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5(1954):127-133;收入《諸子斠證》,頁565-571。
  31. 〈韓非子斠證〉,《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刊》2.下(1955):225-274;收入《諸子斠證》,頁261-310。
  32. 〈文子斠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7(1956):1-47;收入《諸子斠證》,頁493-539。
  33. 〈淮南子斠證補遺〉,《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7(1956):9-22;收入《諸子斠證》,頁469-482。
  34. 〈晏子春秋斠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8.上(1957):55-105;收入《諸子斠證》,頁51-101。
  35. 〈跋元刻本晏子春秋〉,《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刊》3(1956):199-205;收入《諸子斠證》,頁541-547。
  36. 〈孟子校補補遺〉,《金匱論古綜合刊》(香港:陳仁濤出版)1(1957):16-17。
  37. 〈莊子斠補〉,《金匱論古綜合刊》(香港:陳仁濤出版)1(1957):18-20。
  38. 〈莊子校釋補錄〉,《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8(1958):1-10;收入《諸子斠證》,頁167-176。
  39. 〈淮南子斠證續補〉,《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8(1958):11-20;收入《諸子斠證》,頁483-492。
  40. 〈管子斠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9.下(1958):389-438;收入《諸子斠證》,頁1-50。
  41. 〈墨子斠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上(1959):71-102;收入《諸子斠證》,頁106-134。
  42. 〈經驗與材料(斠讎學問題之一)〉,《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9(1960):1-16;收入《校讎別錄》,頁1-22。
  43. 〈淮南子與莊子〉,《清華學報》新2.1(1960):69-82;收入《諸子斠證》,頁573-585;修訂稿收入《莊學管闚》,頁65-83。
  44. 〈說郛本韓非子斠記〉,《慶祝董作賓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0),頁33-47;收入《諸子斠證》,頁311-325。
  45. 〈論檢驗古注類書與斠定古書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0(1961):15-37;收入吳福助編,《國學方法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頁517-545。
  46. 〈劉子集證自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3(1962):1-18;收入《校讎別錄》,頁83-110。
  47. 〈論語斠理〉,《孔孟學報》3(1962):49-84;收入《論語注疏及補正》(臺北:世界書局,1963);收入《慕廬雜著》,頁43-93。
  48. 〈顏氏家訓斠注補錄〉,《大陸雜誌特刊》2(1962):15-16。
  49. 〈荀子斠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上(1962):115-197;收入《諸子斠證》,頁177-259。
  50. 〈顏氏家訓斠注補遺〉,《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2(1963):39-43;收入《顏氏家訓斠注》,頁105-111。
  51. 〈孟子斠理〉,《南洋大學圖書館學季刊》3~6月號(1964):13-25;收入《慕廬雜著》,頁101-134。
  52. 〈劉子集證補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5(1964):31-40;收入《慕廬雜著》,頁273-289。
  53. 〈顏氏家訓斠注〉,《香港大學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第一冊(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1964),頁65-125;收入《顏氏家訓斠注》。
  54. 〈文心雕龍斠記〉,《新加坡大學中文學會學報》5(1964):7-18。
  55. 〈慕廬絕句〉,《新加坡大學中文學會學報》5(1964):21。(按:計收有〈孤芳〉、〈霜楓〉、〈康橋〉、〈夢裏〉、〈離愁〉五首七言絕句)
  56. 〈古書虛字新義〉,《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上冊(臺北:清華學報社,1965),頁169-187;收入裴學海著,《古書虛字集釋》(臺北:泰順書局),頁1-20;收入裴學海著,《古書虛字集釋》(臺南:世一書局,1974;修訂稿由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印行)。
  57. 〈尚書斠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6.上(1965):123-146;收入《慕廬雜著》,頁1-41。
  58. 〈老子賸義〉,《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5(1966):113-161;收入《慕廬雜著》,頁135-205。
  59. 〈史記名稱探源〉,《中國學報》(漢城:韓國中國學會)5(1966):27-33;《新潮》16(1967):1-10。
  60.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斠證〉,《孔孟學報》13(1967):71-88。
  61. 〈史記斠證——秦始皇本紀第六〉,《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6(1967):25-96;收入《史記斠證》第二冊,頁191-250。
  62. 〈陶詩的校勘問題〉,《新潮》16(1967):11-17。
  63. 〈史記斠證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8(1968):1-18。
  64. 〈史記斠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8(1968):19-180;收入《史記斠證》第一冊,頁25-189。
  65. 〈論日本古鈔本史記殷本紀〉,《書目季刊》2.3(1968):3-9;收入《史記斠證》第十冊,頁3509-3516。
  66. 〈史記斠證卷六十一伯夷列傳第一〉,《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7(1968):1-29;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1989-2012。
  67. 〈陶淵明飲酒詩第五首箋證〉,《現代學苑》5.10(1968):5-7;收入《陶淵明詩箋證稿》,頁289-294。
  68. 〈劉子集證續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0.上(1968):155-214;收入《慕廬雜著》,頁291-394。
  69. 〈陶淵明擬古詩九首箋證〉,《慶祝蔣慰堂先生七十榮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頁109-127;收入《陶淵明詩箋證稿》,頁393-402。
  70.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箋證〉,《新社學報》(新加坡:新社)2(1968);收入《陶淵明詩箋證稿》,頁402-434。
  71. 〈「產語」的時代〉(黃得時合撰),《國語日報‧書和人》,1968.12.14,99期,頁5-7;收入《書和人》合訂本第五冊,頁總781-總783。
  72. 〈類書薈編序〉,《北堂書鈔》,收入《類書薈編》之一(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卷首,頁1-12;文末附〈類書薈編總目〉,收入《校讎別錄》,頁59-81。
  73. 〈陶淵明飲酒詩十二首并序箋證〉,《斑苔學報》(馬來亞大學)3(1968-1969):2-22;收入《陶淵明詩箋證稿》,頁273-341。
  74. 〈史記斠證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1.1(1969):1-32;收入《史記斠證》第五冊,頁1263-1294。
  75. 〈史記斠證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1.1(1969):33-66;收入《史記斠證》第五冊,頁1295-1328。
  76. 〈史記斠證卷十孝文本紀第十〉,《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8(1969):1-37;收入《史記斠證》第二冊,頁379-409。
  77. 〈史記斠證卷十一孝景本紀第十一〉,《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8(1969):39-54;收入《史記斠證》第二冊,頁411-424。
  78. 〈史記斠證卷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8(1969):215-272;收入《史記斠證》第二冊,頁425-474。
  79. 〈史記斠證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第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1.2(1969):195-229;收入《史記斠證》第五冊,頁1329-1363。
  80. 〈史記斠證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1.3(1969):383-401;收入《史記斠證》第五冊,頁1427-1445。
  81. 〈史記斠證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1.3(1969):403-453;收入《史記斠證》第五冊,頁1447-1497。
  82. 〈史記斠證卷七——項羽本紀第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9.下(1969):27-70;收入《史記斠證》第二冊,頁251-294。
  83. 〈史記斠證卷八、高祖本紀第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0.下(1969):529-587;收入《史記斠證》第二冊,頁295-353。
  84. 〈史記斠證卷九、呂后本紀第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0.下(1969):589-611;收入《史記斠證》第二冊,頁355-377。
  85. 〈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箋證〉,《新社學報》(新加坡:新社)3(1969);收入《陶淵明詩箋證稿》,頁99-120;收入《文學研究叢編》第二輯(臺北:木鐸出版社,不著出版年月),頁198-211。
  86. 〈文心雕龍綴補〉,《斑苔學報》(馬來亞大學)4(1969-1970):2-25;修訂稿收入《文心雕龍綴補》。
  87. 〈陶淵明詠史詩三首箋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9(1970):199-208;收入《陶淵明詩箋證稿》,頁459-475。
  88. 〈史記斠證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9(1970):39-59;收入《史記斠證》第五冊,頁1365-1382。
  89. 〈史記斠證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9(1970):61-80;收入《史記斠證》第五冊,頁1383-1399。
  90. 〈史記斠證卷三十六陳杞世家第六〉,《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9(1970):81-93;收入《史記斠證》第五冊,頁1401-1411。
  91. 〈史記斠證卷三十七衛康叔世家第七〉,《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9(1970):95-109;收入《史記斠證》第五冊,頁1413-1425。
  92. 〈史記斠證卷四十、楚世家第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2.1(1970):35-79;收入《史記斠證》第五冊,頁1499-1543。
  93. 〈史記斠證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2.2(1970):179-200;收入《史記斠證》第五冊,頁1545-1566。
  94. 〈史記斠證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2.2(1970):201-220;收入《史記斠證》第五冊,頁1567-1586。
  95. 〈陶淵明詠貧士詩七首箋證〉,《新社學報》(新加坡:新社)4(1970);收入《陶淵明詩箋證稿》,頁435-458。
  96. 〈史記斠證導論〉(依1965年初稿修訂),《南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部》5(1971):11-22;節錄稿〈史記名稱探源〉收入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2),頁181-197。
  97. 〈史記斠證——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0(1971):1-71;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587-1647。
  98. 〈史記斠證——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0(1971):73-102;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649-1674。
  99. 〈史記斠證——卷四十五韓世家第十五〉,《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0(1971):103-120;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675-1689。
  100. 〈史記斠證——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0(1971):121-156;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691-1721。
  101. 〈史記斠證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1(1971):15-88;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723-1796。
  102. 〈史記斠證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1(1971):89-110;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797-1818。
  103. 〈史記斠證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1(1971):111-133;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819-1841。
  104. 〈史記斠證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2(1971):163-170;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843-1850。
  105. 〈史記斠證卷五十一荊燕世家第二十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2(1971):171-179;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851-1859。
  106. 〈史記斠證卷五十二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2(1971):181-193;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861-1873。
  107. 〈史記斠證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4(1971):543-554;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875-1886。
  108. 〈史記斠證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4(1971):555-565;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887-1897。
  109. 〈史記斠證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4(1971):567-594;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899-1926。
  110. 〈史記斠證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4(1971):595-609;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927-1941。
  111. 〈史記斠證卷五十七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4(1971):611-624;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943-1956。
  112. 〈史記斠證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4(1971):625-632;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957-1964。
  113. 〈史記斠證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4(1971):633-642;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965-1974。
  114. 〈史記斠證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4(1971):643-655;收入《史記斠證》第六冊,頁1975-1987。
  115. 〈史記斠證卷六十四、司馬穰苴列傳第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2.4(1971):767-771;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061-2065。
  116. 〈論語「傷人乎不問馬」新解〉,《南洋商報》,1972.1.1,40版;收入《慕廬雜著》,頁95-99。
  117. 〈論鍾嶸評陶淵明詩〉,《南大李光前文物館文物彙刊》創刊號(1972):90-94;修訂稿收入《陶淵明詩箋證稿》,頁527-538。
  118. 〈史記斠證卷六十二管晏列傳第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1(1972):1-13;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013-2025。
  119. 〈史記斠證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第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1(1972):15-47;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027-2059。
  120. 〈史記斠證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1(1972):49-64;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067-2082。
  121. 〈史記斠證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第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1(1972):65-82;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083-2100。
  122. 〈史記斠證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第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2(1972):247-309;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101-2163。
  123. 〈史記斠證卷六十八商君列傳第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3(1972):339-363;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165-2189。
  124. 〈史記斠證卷六十九蘇秦列傳第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3(1972):365-401;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191-2227。
  125. 〈莊學管闚〉,《南洋大學學報‧(一)人文科學》(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大學)6(1972):32-42;收入《莊學管闚》,頁1-31;收入《莊子校詮》(下),頁1415-1450。
  126. 〈史記朝鮮列傳斠證〉,《東洋學》(韓國:檀國大學附設東洋學研究所)2(1972):141-149;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3053-3064。
  127. 〈史記朝鮮列傳考徵〉(韓文),《東洋學學術會議講演鈔:第二回》(韓國:檀國大學附設東洋學研究所,1972),頁45-52。
  128. 〈陶淵明及其詩〉,《中國學報》(漢城:韓國中國學會)13(1972):113-118;收入《陶淵明詩箋證稿》,頁539-548。
  129. 〈陶淵明四言詩箋證〉,《斑苔學報》(馬來亞大學)5(1972-1973):1-20;收入《陶淵明詩箋證稿》,頁1-72。
  130. 〈論校書之難〉,(登載刊物及年月待查);收入《文史論叢》(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4),頁246-256;收入《校讎別錄》,頁49-58。
  131. 〈史記斠證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4(1973):629-663;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229-2263。
  132. 〈史記斠證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4.4(1973):665-686;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265-2286。
  133. 〈史記斠證卷七十二穰侯列傳第十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1(1973):1-12;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287-2298。
  134. 〈史記斠證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1(1973):13-26;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299-2312。
  135. 〈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箋證〉,《新社學報》5(1973):1-13;收入《陶淵明詩箋證稿》,頁475-496。
  136. 〈陶淵明形影神詩三首并序箋證〉,《南洋大學學報‧(一)人文科學》(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大學)7(1973):1-7;收入《陶淵明詩箋證稿》,頁73-92。
  137. 〈史記斠證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2(1974):183-203。
  138. 〈史記斠證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第十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2(1974):205-223;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335-2353。
  139. 〈史記斠證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2(1974):225-239;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355-2369。
  140. 〈史記斠證卷七十七魏公子列傳第十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3(1974):467-475;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371-2379。
  141. 〈史記斠證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第十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3(1974):477-493;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381-2397。
  142. 〈史記斠證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列傳第十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3(1974):495-527;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399-2431。
  143. 〈史記斠證卷八十樂毅列傳第二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4(1974):605-616;收入《史記斠證》第七冊,頁2433-2444。
  144. 〈史記斠證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4(1974):617-638;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445-2466。
  145. 〈史記斠證卷八十二田單列傳第二十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4(1974):639-644;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467-2472。
  146. 〈史記斠證卷八十三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4(1974):645-680;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473-2508。
  147. 〈史記斠證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1(1974):31-86;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509-2564。
  148. 〈史記斠證卷八十五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1(1974):87-98;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565-2576。
  149. 〈陶淵明桃花源詩并記箋證〉,新加坡,《教師雜誌》9.1(1974):1-5;收入《陶淵明詩箋證稿》,頁506-525。
  150. 〈世說新語文學篇補箋〉,《南洋大學學報‧(一)人文科學》(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大學)8/9(1974-1975):12-21。
  151. 〈史記斠證卷八十六刺客列傳第二十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2(1975):307-346;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577-2616。
  152. 〈史記斠證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3(1975):525-556;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617-2648。
  153. 〈黃老考〉,《東方文化(JOURNALOFORIENTALSTUDIES)》(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3.2(1975):146-153;收入《莊學管闚》,頁159-177。
  154. 〈史記斠證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4(1975):731-737;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649-2655。
  155. 〈史記斠證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4(1975):739-754;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657-2672。
  156. 〈史記斠證卷九十八——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4(1975):127-132;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819-2823。
  157. 〈史記斠證卷九十九——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4(1975):133-148;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825-2838。
  158. 〈史記斠證卷一百——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4(1975):149-159;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839-2848。
  159. 〈惠施與莊周〉,南洋大學研究院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論文,1975,頁1-27;收入《莊學管闚》,頁33-48;收入《莊子校詮》(下),頁1451-1468。
  160. 〈培養實事求是的學風〉,1975年11月2日南大學術人員協會演講稿(登載刊物及年月待查);收入《慕廬演講稿》,頁93-98。
  161. 〈史記斠證卷九十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7.1(1975):137-142;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673-2678。
  162. 〈史記斠證卷九十一黥布列傳第三十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7.1(1975):143-154;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679-2690。
  163. 〈司馬遷與莊子〉,《新加坡南洋大學亞洲文化研究所研究報集刊》,1975,頁79-85;收入《莊學管闚》,頁85-103。
  164. 〈史記斠證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7.2(1976):275-320;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691-2736。
  165. 〈說「悠然見南山」〉,《中國語文學報》(新加坡:南洋大學中國語文學會)8(1976):1-4;收入《慕廬演講稿》,頁1-11。
  166. 〈古書中的校勘訓詁問題〉,南洋大學研究院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論文,1976,頁1-7;收入《慕廬演講稿》,頁57-64。
  167.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箋證〉,《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頁565-579;收入《慕廬雜著》,頁403-422。
  168. 〈談「池塘生春草」〉,1976年12月15日南大中文學會演講稿;《北斗文藝》(新加坡:南洋大學中國語文學會)3(1977):1-7;收入《慕廬演講稿》,頁13-28。
  169. 〈莊子「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新解〉,《南洋商報》,1973.1.1,37版;收入《莊學管闚》,頁105-111;收入《莊子校詮》(下),頁1375-1382。
  170. 〈史記斠證卷九十三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1(1977):109-122;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737-2750。
  171. 〈史記斠證卷九十四田儋列傳第三十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1(1977):123-132;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751-2760。
  172. 〈史記斠證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1(1977):133-151;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761-2779。
  173. 〈史記斠證卷一百一袁盎?錯列傳第四十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2(1977):245-256;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849-2860。
  174. 〈史記斠證卷一百二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2(1977):257-268;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861-2872。
  175. 〈史記斠證卷一百三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2(1977):269-279;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873-2883。
  176. 〈史記斠證卷一百四田叔列傳第四十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2(1977):281-287;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885-2891。
  177. 〈韓非子與莊子〉,南洋大學研究院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論文,1977,頁1-15;《董作賓先生逝世十四周年紀念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頁45-51;收入《莊學管闚》,頁49-63。
  178. 〈史記斠證卷一百五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3(1977):415-434;收入《史記斠證》第八冊,頁2893-2912。
  179. 〈史記斠證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3(1977):435-450;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2913-2928。
  180. 〈史記斠證卷一百七魏其武安候列傳第四十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3(1977):451-462;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2929-2940。
  181. 〈史記斠證卷一百八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3(1977):463-470;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2941-2948。
  182. 〈史記斠證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3(1977):471-480;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2949-2958。
  183. 〈史記斠證卷一百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第五十八〉,《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6(1977):127-158;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3199-3226。
  184. 〈史記斠證卷一百十九——循吏列傳第五十九〉,《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6(1977):159-167;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3227-3233。
  185. 〈史記斠證卷一百二十——汲鄭列傳第六十〉,《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6(1977):169-182;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3235-3247。
  186. 〈史記斠證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傳第六十一〉,《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6(1977):183-209;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3249-3271。
  187. 〈史記斠證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6(1977):211-249;收入《史記斠證》第十冊,頁3273-3305。
  188. 〈校書的甘苦〉,《學術論文集》(吉隆坡:馬來亞大學中文系)1(1977):1-9;收入《慕廬演講稿》,頁45-55;收入《校讎別錄》,頁23-34。
  189. 〈史記斠證卷一百十匈奴列傳第五十〉,《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第二輯‧人文社會科學》,1978,頁387-417;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2959-2989。
  190. 〈史記斠證卷一百十一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9.2(1978):201-230;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2991-3020。
  191. 〈史記斠證卷一百十二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9.2(1978):231-246;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3021-3036。
  192. 〈史記斠證卷一百十三南越列傳第五十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9.2(1978):247-255;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3037-3045。
  193. 〈史記斠證卷一百十四東越列傳第五十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9.2(1978):257-262;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3047-3052。
  194. 〈史記斠證卷一百十六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9.3(1978):439-444;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3065-3070。
  195. 〈史記游俠列傳考校〉,南洋大學研究院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論文,1978,頁1-22。
  196. 〈史記斠證卷一百二十四游俠列傳第六十四〉,《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頁9-23;收入《史記斠證》第十冊,頁3333-3350。
  197. 〈論「好讀書不求甚解」〉,《新社學術論文集》(新加坡:新社)1(1978):1-9;題目更改為〈談「好讀書不求甚解」〉,收入《慕廬演講稿》,頁75-91。
  198. 〈論「荒塗橫古今」〉,1978年10月27日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演講講稿(登載刊物及年月待查);收入《慕廬演講稿》,頁29-44。
  199. 〈中國文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東方文化(JOURNALOFORIENTALSTUDIES)》(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6.1/2(1978):179-183;收入《慕廬演講稿》頁65-74。
  200. 〈史記斠證卷一百十七、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0.1(1979):47-174;收入《史記斠證》第九冊,頁3071-3198。
  201. 〈史記斠證卷一百廿八龜策列傳第六十八〉,《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8(1979):1-27;收入《史記斠證》第十冊,頁3401-3423。
  202. 〈史記斠證卷一百廿九貨殖列傳第六十九〉,《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8(1979):29-71;收入《史記斠證》第十冊,頁3425-3460。
  203. 〈史記斠證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傳第六十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1.1(1980):149-174;收入《史記斠證》第十冊,頁3307-3332。
  204. 〈史記斠證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9(1980):1-46;收入《史記斠證》第十冊,頁3461-3499。
  205. 〈史記斠證?錄史記佚文〉,《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9(1980):47-55;收入《史記斠證》第十冊,頁3501-3508。
  206. 〈史記斠證卷一百二十五佞幸列傳第六十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1(1981):153-161;收入《史記斠證》第十冊,頁3351-3359。
  207. 〈史記斠證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第六十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1(1981):163-191;收入《史記斠證》第十冊,頁3361-3389。
  208. 〈史記斠證卷一百二十七日者列傳第六十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1(1981):193-201;收入《史記斠證》第十冊,頁3391-3399。
  209. 〈班固論司馬遷是非頗繆於聖人辯〉,《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下冊》,1981,頁587-602;收入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2),頁65-94;收入《史記斠證》第十冊,頁3517-3534。
  210. 〈論陶潛的閑情賦及林逋的惜別詞〉,1981年11月25日應臺大中文學會邀請所擬之講稿(登載刊物及年月待查);收入《慕廬雜著》,頁423-434。
  211. 〈司馬遷與黃老(紀念沈故教授剛伯先生八十六誕辰演講稿)〉,《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0(1981):1-8。
  212. 〈斠證史記十七年(代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1(1982):79-88;收入《史記斠證》第一冊,頁1-10;收入《校讎別錄》,頁111-125。
  213. 〈古書的校釋問題(紀念傅故孟真先生八秩進七冥誕演講稿)〉,《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1(1982):1-10;收入《校讎別錄》,頁35-47。
  214. 〈論司馬遷述慎到、申不害及韓非之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1(1983):75-99;收入《慕廬雜著》,頁223-262。
  215. 〈書治要節本慎子義證〉,《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2(1983):1-11;收入《慕廬雜著》,頁207-221。
  216. 〈莊子佚文〉,《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3(1984):1-23;收入《莊子校詮》(下),頁1383-1414。
  217. 〈莊子校詮——內篇逍遙遊第一〉,《臺大中文學報》創刊號(1985):23-49;收入《莊子校詮》(上),頁3-38。
  218. 〈莊子校詮序論〉,《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4(1985):1-16;收入《校讎別錄》,頁127-146;收入《莊子校詮》(上),頁一至二三。
  219. 〈論莊子所了解之孔子〉,《先秦道法與儒家的關係》(TheRelationshipbetweenTaoism,Legalism,andConfucianisminthePre-Ch'inPeriod),收入IEAPPublicLectureSeriesNo.6,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哲學研究所(TheInstituteofEastAsianPhilosophies),1987,頁1-18;收入《慕廬雜稿》,頁1-25。
  220. 〈論戰國法家三派兼論三派與儒家之關係〉,《先秦道法與儒家的關係》(TheRelationshipbetweenTaoism,Legalism,andConfucianisminthePre-Ch'inPeriod),收入IEAPPublicLectureSeriesNo.6,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哲學研究所(TheInstituteofEastAsianPhilosophies),1987,頁19-41。
  221. 〈論「今本莊子乃魏晉間人觀念所定」(紀念傅故孟真先生九秩進三冥誕演講稿)〉,《臺大中文學報》2(1988):1-8。
  222. 〈論校詩之難(紀念屈翼鵬先生逝世十週年演講稿)〉,《臺大中文學報》3(1989):1-5。
  223. 〈古書中的避諱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7(1989):1-24。
  224. 〈談校書〉,《國文天地》5.12(1990):99-102;收入《慕廬雜稿》,頁215-224。
  225. 〈現代的孔子——蔡元培〉(原題:〈蔡元培先生的遺範〉),《中央日報》,1990.10.30,17版。
  226. 〈鍾嶸《詩品》概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創刊號(1991):11-24。
  227. 〈陶淵明感士不遇賦并序箋證〉,《臺大中文學報》4(1991):27-36;收入《慕廬雜稿》,頁131-157。
  228. 〈傷逝、憶舊二首〉,林文月編,《臺靜農先生紀念文集》(臺北:洪範書店,1991),頁65-66。
  229. 〈論詩的發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4(1991):1-9。
  230. 〈鍾嶸詩品箋證稿小序〉,《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4(1991):146-147。
  231. 〈八斗才〉,《國文天地》7.10(1992):43-45。
  232. 〈論莊子之齊物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1992):1-12;收入《慕廬雜稿》,頁59-74。
  233. 〈《故國行》絕句廿二首〉,《國文天地》8.5(1992):69-71。
  234.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箋證〉(附:〈湖柳初綠懷五柳先生詩〉一首),《國際漢學研討會論文集》(吉隆坡:馬來亞大學中文系,1993),頁60-63;收入《慕廬雜稿》,頁117-128。
  235. 〈陶淵明〈扇上畫贊〉箋證〉,《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1994):27-36;收入《慕廬雜稿》,頁201-213。
  236. 〈陶淵明〈與子儼等疏〉箋證〉,《臺大中文學報》6(1994):1-12;收入《慕廬雜稿》,頁159-175。
  237. 〈陶淵明〈讀史述九章〉箋證(據宋李公煥《箋註》本為底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1995):367-381;收入《慕廬雜稿》,頁177-200。
  238. 〈傅斯年先生百歲誕辰紀念恭述所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6.4(1996):31-33;收入《慕廬雜稿》,頁225-229。
  239. 〈漫談文學通才〉,《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頁1-8。
  240. 〈讀莊論叢〉,《道家文化研究》第10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頁226-249。
  241. 〈呂氏春秋引用莊子舉正〉,《道家文化研究》第10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頁250-266。
  242. 〈傅斯年先生景仰的蔡元培先生和胡適之先生〉,《回憶胡適之先生文集》第2集(紐約:天外出版社,1997),頁1-5。
  243. 〈論司馬遷所了解之老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1(1999):303-308;收入《慕廬雜稿》,頁27-34。
  244. 〈《申子‧大體篇》義證〉,《慕廬雜稿》(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頁75-86。

經歷:
本所助理研究員 (1944.1-1949.1),副研究員 (1949.8-1956.7),研究員 (1956.8-1962.7;1981.6-1984.4),兼任研究員 (1984.9-2008.8)
國立臺灣大學副教授 (1949.2-1952.7),教授 (1952.8-1961.9;1962.8-1963.7;1965.8-1967.7)
新加坡大學教授 (1963.8-1965.7)
馬來西亞大學教授 (1967.8-1981.5)

⟸前のページ
このページの先頭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