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menu
English

Retired ⁄ Resigned Research Fellows

李 濟

Chi Li (1896-1979)

Research Fellow

Education

Ph.D., Harvard University

Areas of Research

Chinese Archaeology

Books
  1. 《西陰村史前的遺存》(清華研究院叢書, 1928)。
  2.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8).
  3. 《城子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1,1934 。(與傅斯年、董作賓、梁思永、吳金鼎、郭寶鈞、劉嶼霞合輯)
  4. 《小屯第三本‧殷虛器物甲編:陶器上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2,1956)。
  5. The Beginning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ree Lectures Illustrated with Finds at Anyang (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1957).
  6. 《殷虛出土青銅觚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專刊第一本, 1964)。(與萬家保合著)
  7. 《殷虛出土青銅爵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專刊第二本, 1966) 。(與萬家保合著)
  8. 《殷虛出土青銅斝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專刊第三本, 1968)。(與萬家保合著)
  9. 《殷虛出土青銅鼎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專刊第四本, 1970)。(與萬家保合著)
  10. 《殷虛出土五十三件青銅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專刊第五本, 1972)。(與萬家保合著)
Monographs
  1. 〈幽蘭〉,《清華學報》2.2,1925。
  2. The Bones of Sincheng,《中國科學社論文專刊》31,1926。
  3. 〈安陽發掘報告發刊語〉,《安陽發掘報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1929,頁1-2。
  4. 〈小屯地面下情形分析初步〉,《安陽發掘報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1929,頁37-48。
  5. 〈殷商陶器初論〉,《安陽發掘報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1929頁49-58。
  6. 〈民國十八年秋季發掘殷虛之經過及其重要發現〉,《安陽發掘報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1930,頁219-252。
  7. 〈小屯與仰韶〉,《安陽發掘報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1930,頁337-348。
  8. 〈現代考古學與殷虛發掘〉,附載於《安陽發掘報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1930,頁405-410。
  9. 〈俯身葬〉,《安陽發掘報告》第三期,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1931,頁447-480。
  10. 〈發掘龍山城子崖的理由及成績〉,《山東省立圖書館季刊》1.1,1931。
  11. “Archaeology,” In: Symposium On Chinese Culture , ed., by Sophia H. Chen Zen, Shanghai: China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31, pp. 515-526.
  12. 〈安陽最近發掘報告及六次工作之總估計〉,《安陽發掘報告》第四期,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1933,頁559-578。
  13. 〈安陽發掘報告編後語〉,《安陽發掘報告》第四期,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1944,頁729-733。
  14. 〈殷虛銅器五種及其相關之問題〉,《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一種,1933,頁73-104。
  15. 〈城子崖報告序〉,《城子崖》,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1,1934,頁11-17。
  16. “Summary of Recent Archaeological Work in China ,”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 Vol. IV, Canada , 1934, pp. 2815-2824.
  17. 〈中國考古之學過去與將來〉,《東方雜誌》31.7,1934。
  18. 〈田野考古報告編輯大旨〉,《中國考古學報》第一冊,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3,1936,頁1-2。
  19. 〈民族學發展之前途與比較法應用之限制〉,《雲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1941。
  20. 〈古物〉,《中央日報》全國美展特約論文,1943。
  21. 〈遠古石器淺說〉,《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第一次專題展覽會》,1943。
  22. 〈小屯地面下的先殷文化層〉,中央研究院《學術?刊》1.2(1944):1-14。
  23. 〈研究中國古玉問題的新資料〉,《六同別錄》中冊,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1945,頁1-3;又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3(1948):179-182。
  24. 〈中國考古學報前言〉,《中國考古學報》第二冊,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3,1947,頁1-2。
  25. 〈記小屯出土之青銅器〉,《中國考古學報》第三冊,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3,1948,頁1-100。
  26. 〈記小屯出土之青銅器——中篇——鋒刃器〉,《中國考古學報》第四冊,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3,1948,頁1-70(稿存上海);又刊於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1952。
  27. 〈跋彥堂自序〉,《小屯第二本‧殷虛文字甲編》,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報集之2,1948,頁14-16。
  28. 〈豫北出土青銅句兵分類圖解〉,《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2(1950):1-17。
  29. 〈瑞岩民族學調查初步報告——體質〉,《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文獻專刊》2,1950。
  30. 〈中國古器物學的新基礎〉,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1950。
  31. 〈中國民族之始〉,《大陸雜誌》1.1(1950):2-5。
  32. 〈博物館與科學教育〉(中央廣播電臺講演辭1944),索子明著故宮文物淺說代序,1950。
  33. 〈值得青年效法的傅孟真先生〉,《自由中國》4.1,1951。
  34. 〈中國史前文化〉,《大陸雜誌》2.11(1951):1-5。
  35. 〈從人類學看文化〉(聯合國中國同志會第三十五次座談會講辭),《大陸雜誌》3.11(1951):356-363。
  36. 〈傅孟真先生領導的歷史語言研究所(幾個基本觀念及幾件重要工作的回顧)〉,《傅所長紀念特刊》,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1951,頁11-19。
  37. 〈殷虛有刃石器圖說〉,《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3下(1952):523-619。
  38. 〈小屯陶器質料之化學分析〉,《臺灣大學傅故校長斯年先生紀念論文集》,1952。
  39. 〈關於臺大考古人類學系之創設〉,《臺大文摘》1.4,1952。
  40. 〈北京人的發現與研究之經過〉,《大陸雜誌》5.7(1952):219-225。
  41. 〈北京人的體質與生活,《大陸雜誌》5.10(1952):321-329。
  42. 〈跪坐蹲居與箕踞〉,《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4(1953):283-301。
  43. 〈考古人類學刊發刊詞〉,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1953。
  44. 〈關於在中國如何推進科學思想的幾個問題〉,《自由中國》9.9;又《三民主義半月刊》19,1953。
  45. 〈太平洋科學會議的性質與成就〉,《中國一週》191,1953。
  46. 〈中國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問題〉,《民主評論》5.4,1954。
  47. 〈太平洋科學會議〉(聯合國中國同志會第八十八次座談會講辭),《大陸雜誌》8.4(1954):304-306。
  48. 〈從中國遠古史的幾個問題談起〉,《中央日報地圖周刊》八週年400期紀念,1954.4.23。
  49. 〈臺灣大學現行招生辦法之商榷〉,《自由中國》10.9,1954。
  50. 〈如何辦科學館〉,《中國一週》211,1954。
  51. “Notes on Some Metrical Characters of Calvaria of the Shang Dynasty Excavated from Houchiachung, Anyang,” 《中央研究院院刊》1(1954): 549-558 。
  52. “Importance of the Anyang Discoveries in Prefacing Known Chinese History with a New Chapter,”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2 上 (1955): 91-102 。
  53. “Studies of Hsiao-t'un Pottery : Yin and Pre-Yin,” 《中央研究院院刊》 2 上( 1955 ): 103-117 。
  54. “Diverse Backgrounds of the Decorative Arts of the Yin Dynasty,”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2 上( 1955 ): 119-129 。
  55. 〈對於丁文江所提倡的科學研究幾段回憶〉,《中央研究院院刊》3(1956):155-160。
  56. 〈論追求真理應該從認識自己身體作起〉,《中央日報》,1956.8.5。
  57. 〈試論中國文化的原始〉,《中央日報學人》1,1956.10.2。
  58. 〈殷虛陶器研究報告序〉,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8,1956。
  59. 〈人之初〉,《中央日報學人》12,1956.12.18。
  60. 〈論道森氏曉人案件及原始資料之鑒定與處理〉,《現代學術季刊》1.2,1957。
  61. “Pattery and Bronze of the Yin-Shang Period,”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9/10 , 1957 。
  62. “Hunting Records Faunistic Remains and Decorative Patterns from the Archaeologial Site of Anyang,”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9/10 , 1957 。
  63. 〈殷虛白陶發展之程序〉,《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8下(1957):853-882。
  64. 〈由?形演變所看見的小屯遺址與侯家莊墓葬之時代關係〉,《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9下(1958):809-816。
  65. 〈?形八類及其文飾之演變〉,《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上(1959):1-69。
  66. 〈殷虛建築遺存序〉,《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乙編:殷墟建築遺存》,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2,1959,頁1-4。
  67. “Examples of Pattern Dissolution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Specimens of Anyang ,” Artibus Asiae 22.1/2(1959): 138-142. Institute of Fine Arts New York .
  68. 〈文化沙漠,《自由中國》21.10,1959。
  69. 〈東亞學術研究計劃委員會國際會議開會辭〉,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5/16,1960。
  70. 〈我與中國考古工作〉(口述,由李青來筆記),《新時代》創刊號,1961。
  71.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Collier's Encyclopedia , New York, 1961.
  72. 〈故院長 胡適 先生紀念論文集序〉,《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上(1962):1-3 。
  73. “Some Anthropological Prodlems of China : Reconsidere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istorians of Asia,” Second Bienni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1962.
  74. 〈我在美國的大學生活〉,《傳記文學》1.5/6,1962。
  75. "Chinese People,"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9/20,1962。
  76. 〈我的記憶中的梅月涵先生〉,《清華校友通訊》2,1962。
  77. 〈再談中國上古史的重建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3(1962):351-370。
  78. 〈侯家莊1001號大墓序〉,《侯家莊第二本‧1001號大墓》,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3,1962,頁1-3。
  79. 〈殷商時代裝飾藝術研究之一——比較觚形器的花紋所引起的幾個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下(1963):699-739。
  80. “Foreword in Kuang-Chih Chang's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3.
  81. 〈黑陶文化在中國上古史中所佔的地位〉,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1/22,1963。
  82. 〈古器物研究專刊發刊辭〉,《殷虛出土青銅觚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專刊第一本,1964,頁3。
  83. 〈古器物研究專刊序〉,《殷虛出土青銅觚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語言研究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4‧古器物研究專刊第一本,1964,頁5-10。
  84. 〈殷商時代青銅技術的第四種風格〉,《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5(1964):343-351。
  85. 〈南陽董作賓先生與近代考古學〉,《傳記文學》4.3,1964。
  86. 〈想像的歷史與真實的歷史之比較〉(歷史博物館專題講辭),歷史博物館《歷史文化叢刊》2.3,1965。
  87. 〈「北京人」的發現與研究及其所引起之問題〉,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4,1965。
  88. 〈回憶中的蔣廷黻先生〉,《傳記文學》8.1,1966。
  89. 〈如何研究青銅器〉,《故宮季刊》1.1,1966。
  90. 〈關於中美人文社會科學合作的一般問題和建議〉,靈輝譯,《新時代》6.7,1966。
  91. 〈二十五年來之中央研究院〉,《星島日報創刊號廿五週年論文集》,1966。
  92. 〈大龜四版的故事〉,《董作賓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集》,台北,1966。
  93. 〈紅色土時代的周口店文化〉,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16,1967。
  94. 〈我的初學時代〉,《傳記文學》11.3,1967。
  95. 〈自由的初意〉,《自由談》19.4,1968。
  96. 〈考古瑣談(一)——古物保存法頌布後所引起的第一個問題(一)〉,《自由談》19.5,1968。
  97. 〈考古瑣談(二)——敦煌學的今昔〉,《自由談》19.6,1968。
  98. 〈考古瑣談(三)——古生物得到了中國法律的庇護〉,《自由談》19.8,1968。
  99. 〈考古瑣談(四)——牙的故事二則——中西學術界治學態度的一幅對照〉,《自由談》19.10,1968。
  100. 〈華北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類別、分佈與編〉年,《大陸雜誌》36.4,1968。
  101. 〈斝的形制及其原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9上(1968):335-350。
  102. 〈安陽發掘與中國古史問題〉,附載於《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0下(1968):913-944。
Translation
  1. 〈甘肅史前人種說略〉 (Davidson Black: Notes on the Physical Characters of the Prehistoric Kansu Race, Memoirs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Series A, No. 5), 1925.
  2. 〈奉天沙鍋屯及河南仰韶村之古代人骨與近代華北人骨之比較 (Davidson Black: The Human Skeletal Remaines from the Sha Kuo T'un Cave Deposit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from Yang Shao Ts'un and with Recent North China Skeletal Remains, Palaeontologia Sinica , Series D. Vol. 1), 1925.
  3. 〈周口店儲積中一荷謨形的下臼齒〉(Davidson Black: The Lower Molar Hominid Tooth from the Chou Kou Tien Deposit, Palaeontologia Sinica , Series D. Vol. VII.), 1927.
  4. Manchuria in History: A Summary (節譯傅斯年:東北史綱),歷史語言研究所, 1932 。
  5. 〈人類學〉(A. L. Kroeber: Anthropology, Scientific American 183.3 [1950]),中央文物供應社五十年來科學的進展,1951。
Book Reviews
  1. 〈歷史圈外(介紹一本有關先史學的小人書)〉,(Beyond the Bounds of History, by Henry Breuil, English Translation by Mary E. Boyle; P. R. Gawthorn Ltd., London, 1949),《大陸雜誌》1.8(1950):4-6。
  2. 〈獵熊(介紹一本有關先史學的小人書〉(Beyond the Bounds of History, by Henry Breuil, English Translation by Mary E. Boyle; P. R. Gawthern Ltd., London, 1949),《大陸雜誌》1.11,1953。
  3. “Asia and North America Transpacific Contacts,” Assembled by Martin W. Smith, American Antiquity, Vol. XVIII. No. 3, Part 2, Jan. 1953, The 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1953。
  4. "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 (中國思想史之研究)," ed., by Arthur F. Wright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ultures and Civilizations, No. 1.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Vol. 55, No. 5, Part 2, Memoir No. 75, Dec. 1953, pp. XIV+317;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1954。
  5.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中國科學技術史)," by Joseph Needham F. R. S. With Research Assistance of Wang Ling, Vol. 1. Introductory Orientations, pp. XXXVIII+318.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54;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1955 。
  6. 〈中國銅器時代古兵:北京故宮博物院楊寧史舊藏三代青銅兵器圖錄〉,Chinese Bronze Age Weapons: The Werner Jonnings' Collection in the Chines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by Max Loehr,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6, pp. I-XIII; 1-233.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7,1956 。

Education:
Ph.D., Harvard University

Previous Positions:
Research Fellow (1929.6-1979.8.1), Head of Archaeology Division (1929.6-1967.6), Director (1955.8-1972.12),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Acting President (1958), Academia Sinica
Deputy Director (1933-1934),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1948  Elected Academician, Academia Sinica

⟸ Back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