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menu
English

Retired ⁄ Resigned Research Fellows

陳玉美

Yu-mei Chen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Education

Ph.D. in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reas of Research

Ethnoarchaeology, Taiwan Archaeology, Archaeological Theories

Dissertation

"From Thatched Roof to Concrete House: An Ethno-archaeological Study of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a Yami Community, Orchid Island, Taiwan"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1992)

Books

《臺東縣史:雅美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2)。

Journal Articles
  1. 〈研究者與其研究對象的關係──以考古學為例〉,《田野考古》1.1(1990):9-23。
  2. 〈從兩件器物到兩個問題:田野拾零〉,《田野考古》1.2(1990):81-90。
  3. 〈論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從當地人的一組概念Nisoswan(水渠水源)與Ikauipong do soso(喝同母奶)談起〉,《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4(1994):133-166。
  4. 〈文化接觸與物質文化的變遷:以蘭嶼雅美族為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1(1995):133-166。
  5. 〈文化資產、委託計畫與臺灣考古學:一個個人的觀點〉,《田野考古》6(1998):1-11。
  6. 〈考古學中人與環境關係的研究:以site catchment為例〉,《考古人類學刊》60:97-114,2003。
  7. 〈臺灣的歷史考古學的研究〉,《田野考古》15.1(2012):1-18。
Book Chapters
  1. 〈客觀的資料?客觀的分析?客觀的解釋?——以美國的新考古學為例〉,宋文薰、李亦園、許倬雲、張光直編,《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臺北:正中書局,1991),頁311-325。
  2. 〈夫妻、家屋與聚落:蘭嶼雅美族的空間觀念〉,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5),頁133-166。
  3. "People and House: An Ethnoarchaeological Example from the Yami, Orchid Island, Taiwan," in P. J-K. Li, et al., eds., Austronesian Studies Relating to Taiwan, Symposium Series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no.3, (1995), pp. 379-397.
  4. 〈時間、工作與兩性意象:蘭嶼Tao的時間觀〉,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頁127-156。
  5. 〈兩性、工作、時間與空間:從蘭嶼民族考古學資料重新思考「考古遺址」〉,收於林美容等編輯,《劉斌雄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8),頁445-482。
  6. “Comparison of a Genealogical Survey with the Maternal and Paternal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Yami in Orchid Island.” Jun-Hun Loo1 (陸中衡), Yu-mei Chen.2 (陳玉美), Jean Trejaut1, Marie Lin1 (林媽利),《第二屆體質人類學暨分子人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出版中)(負責民族誌、考古資料,以及相關討論等部分)
  7. 〈島嶼、人群、遷徒與適應〉,《台灣史前史專論》,(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15),頁347-389。
Conference Papers
  1. Miyaven do vahay:蘭嶼雅美族「夫妻」與「家屋」的象徵性關係〉,「空間、家與社會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主辦,1994。
  2. Kasakawan kano Kasaraw:從歲時祭儀到每日行事〉,「時間、記憶與歷史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1998。
  3. 〈人與食物與空間:蘭嶼tao社會、文化中有關“潔淨”的觀念〉,「潔淨」的歷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1998。
  4. 〈從茅草屋頂到水泥房:蘭嶼Tao家屋的持續與變遷〉,「被殖民都市與建築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2000。
  5. "House as microcosm: Tao’s concepts of spac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ustronesian Cultures: Issues Relating to Taiwan, December 8-11, 2001,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Taipei, Academia Sinica, 2001).
  6. 〈兩性、物與力〉,「物與物質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2002.6。
  7. 〈考古學中人與環境關係的研究:以site catchment為例〉,發表於「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2003.10.22-24。
  8. 〈考古學中之歷史考古學研究〉,「臺灣考古學的研究趨勢學術討論會」,中央研究院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主辦,2003.11。
  9. 陸中衡、陳玉美等,"2008 Maternal and paternal genetic structure of Tao/Yami",「第二屆體質人類學暨分子人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and Molecular Anthropology),慈濟大學人類發展研究所,2008.3.12。
  10. 〈國家公園與考古遺址〉,「2010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2011.5.28-30。
  11. 〈台灣考古資料中的女性身影?〉,「性別與人類學知識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所主辦,2011.11.18-19。
  12. 〈(考古學者)閱讀歷史文獻:以17世紀臺灣北部西班牙文獻為例〉,「地下與地上的對話-歷史考古學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1.12.17-18。
  13. 〈台灣歷史考古學研究:範圍與議題〉,「第一屆台灣研究世界大會」,中央研究院主辦,2012.4.27。
  14. 〈南島語族的擴散:蘭嶼觀點〉,「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中央研究院主辦,2012.6.20-22。
  15. 〈消逝的考古遺址〉,「2011-2012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暨南國際大學主辦,2012.12.1-3。
  16. 〈考古(學)文化的生命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講論會文稿,2013.6.3。
  17. 〈大湖(考古)文化:一個歷史與概念的探討〉,「宋文薰教授九秩華誕慶祝活動暨2013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主辦,2014.3.21-23。
  18. 〈What kind of people is the Basay?〉,「歷史考古學工作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4.9.12。
  19. 〈考古遺址 ∕ 考古文化資產、社區與在地居民〉,「2014年度台灣考古工作會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15.5.1-2。

Other
  1. 〈蘭嶼雅美族的社會與文化〉,《1999年臺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合輯》(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2. 〈器物、文化與人:以南島語族的討論為例〉,《歷史月刊》2004.8(2004):34-40。
  3. "Relocating Ponso no Tao in a wider spatial and temporal context," 國科會「文化與族群的形成與再創造:臺灣南島民族的研究」計畫工作坊報告,2006.1.19-20。
  4. 〈從口傳資料看蘭嶼人群組成〉,國科會「文化與族群的形成與再創造:臺灣南島民族的研究」計畫工作坊報告,2007.3.31。
  5. 〈17世紀至20世紀初葉蘭嶼社會之變遷〉,國科會「文化與族群的形成與再創造:臺灣南島民族的研究」計畫工作坊報告 ,2007.9.29-30。
  6. 〈區域互動與人群之形成〉,國科會「文化與族群的形成與再創造:臺灣南島民族的研究」計畫工作坊報告,2008.4.14-15。
  7. 〈大湖遺址與大湖文化〉,「湖漾巴圖—大湖文化特展系列講座」,臺南市文化局,2014.5.1-2。
  8. 〈紅頭嶼的地理學景觀〉,《台灣學通訊》83(2014): 26-27。

Education:
Ph.D. in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vious Positions :
1987.11-1994.12, Assistant Researcher,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1994.12-2016.7,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1996-1997, Visiting Scholar,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Harvard University
2003-2006.11, Head of Archaeology of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Research Center,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 Back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