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menu
English

Retired ⁄ Resigned Research Fellows

杜正勝

Cheng-sheng Tu

Corresponding Research Fellow

Education

Study at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ciences

Areas of Research

History of Ancient Society, Culture, and Medicine

Books
  1. 《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2. 《歷史的再生》(臺北:社會大學叢書,1989)。
  3. 《編戶齊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4. 《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2)。
  5. 《古典與現實之間》(臺北:三民書局,1996)。
  6. 《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7. 《臺灣心 臺灣魂》(高雄:河畔出版社,1998)。
  8. 《人間神國》(臺北:太平洋文化基金會,1999)。
  9. 《走過關鍵十年:1990-2000》(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
  10. 《臺灣的誕生──十七世紀的福爾摩沙》(臺北:時藝多媒體,2003)。
  11. 《新史學之路》(臺北:三民書局,2004)。
  12. 《藝術殿堂內外》(臺北:三民書局,2004)。
  13. 《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2005;2024增訂二版,副標題改為「中國生命觀與醫療文化」)。
  14. 《中國是怎麼形成的》(臺北:一卷文化,2023)。
  15. 《再訪古代中國:從表層到內裡》五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中)。
Monographs
  1. 〈魏晉時期中國西部地區的人口流動及流民、土著與邊疆民族的關係〉,《史繹》6 (1968):17-57。
  2. 〈墨子兼愛非無義辨〉,《史原》3 (1972):29-54。
  3. 〈試論先秦時代的成湯傳說〉,《大陸雜誌》47.2 (1973):44-59。
  4. 〈歷史研究的課題與方法──特就宗教史的研究論〉,《食貨月刊》3.5 (1973):30-38。
  5. 〈太虛人間佛教論──近代中國佛教復興運動之一〉,《幼獅月刊》37.1 (1973):1-7。
  6. 〈周代城邦的社會基礎自序──兼評五十年來中國古史研究的兩大潮流〉,《幼獅月刊》40.5 (1974):27-32。
  7. 〈周代的封建殖民與邦國〉,《大陸雜誌》49.6 (1974):5-13。
  8. 〈城邦時代的農莊社會結構與土地經濟形態〉,《大陸雜誌》50.5 (1975):27-40。
  9. 〈城邦時代的貴族世官與采邑世祿〉,《大陸雜誌》51.1 (1975):24-33。
  10. 〈周代城邦之沒落及城邦時代之結束〉,《大陸雜誌》52.3 (1976):11-21。
  11. 〈尚書中的周公──兼從周初史實看周公稱王之辯〉,《大陸雜誌》56.3/4 (1978):1-26。
  12. 〈商頌景員維河試說〉,《東吳大學文史學報》3 (1978):103-115。
  13. 〈西周封建的特質──兼論夏政商政與戎索周索〉,《食貨月刊》9.5/6 (1979):1-23。
  14. 〈中國上古史研究的一些關鍵問題〉,收入氏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頁1-82。
  15. 〈周代封建的建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0.3 (1979):485-550。
  16. 〈周代封建制度的社會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0.3 (1979):551-613。
  17. 〈周秦城市的發展與特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1.4 (1980):615-747。
  18. 〈蓽路藍縷──從村落到國家〉,《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永恆的巨流》(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頁21-73。
  19. 〈編戶齊民──傳統的家族與家庭〉,《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永恆的巨流》(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頁9-36。
  20. 〈傳統家族試論〉(上)、(下),《大陸雜誌》65.2 (1982):7-34;65.3 (1982):25-49。
  21. 〈略論殷遺民的遭遇與地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4 (1982):661-709。
  22. 〈說古代的關〉,《食貨月刊》13.1/2 (1983):31-44。
  23. 〈古代聚落的傳統與變遷〉,《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1983),頁205-256。
  24. 〈編戶齊民的出現及其歷史意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3 (1983):77-111。
  25. 〈蘭嶼民族調查記略〉,《漢學研究通訊》2.3 (1983):152-158。
  26. 〈周代封建解體後的軍政新秩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1 (1984):73-114。
  27. 〈關於齊國建都與齊魯故城的討論〉(上)、(下),《食貨月刊》14.7 (1984):11-20;14.8 (1984):25-33。
  28. 〈從封建制到郡縣制的土地權屬問題〉(上)、(下),《食貨月刊》14.9 (1985):12-44;14.10 (1985):1-33。
  29. 〈古代刑獄雜考〉,《中國史新論》(臺北:學生書局,1985),頁21-46。
  30. 〈從肉刑到徒刑〉,《食貨月刊》15.5/6 (1985):1-35。
  31. 〈從爵制論商鞅變法所形成的社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3 (1985):485-544。
  32. 〈傳統法典始原──兼論李悝法經的問題〉,《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頁425-450。
  33. 〈關於周代國家形態的蠡測──「封建城邦」說芻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3 (1986):465-500。
  34. 〈宮室、禮制與倫理──古代建築基址的社會史解釋〉,《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上)(臺北:食貨出版社,1987),頁1-31。
  35. 〈從考古資料論中原國家的起源及其早期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1 (1987):1-81。
  36. 〈試論山東地區編戶齊民之困厄與殘破──六國敗亡的社會史解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4 (1987):673-718。
  37. 〈戶籍制度起源及其歷史意義〉,《食貨月刊》17.3/4 (1988):6-29。
  38. 〈中國古代的資本家〉,《歷史月刊》創刊號 (1988):113-122。
  39. 〈二千三百年前的通行、免稅證──鄂君啟節〉,《歷史月刊》創刊號 (1988):96, 99。
  40. 〈阡陌的新證據──秦國「為田律」〉,《歷史月刊》2 (1988):62-64。
  41. 〈關於《管子‧輕重》諸篇的年代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9.4 (1988):1063-1086。
  42. 〈野城與山城〉,《百濟研究》19 (1988):77-121(韓文)。
  43. “A Synopsis of Works o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Published in Taiwan, 1982-1987, ” Early China 14 (1989),據〈近五年來臺灣地區中國上古史研究書目簡介〉翻譯,《漢學研究通訊》7.1 (1988):1-7。
  44. 〈古典的慈母──魯季敬姜〉,《歷史月刊》4 (1988):114-121。
  45. 〈周禮身分的象徵〉,《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295-306。
  46. 〈中國傳統社會的重心──家族〉,《歷史月刊》12 (1989):48-58。
  47. 〈「單」是公社還是結社──與俞偉超先生商榷〉,《新史學》創刊號 (1990):107-124。
  48. 〈鼎的歷史與神話〉,《故宮文物月刊》86 (1990.5):6-19。
  49. 〈戰國的輕重術與輕重商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2 (1990):481-526。
  50. 〈牧誓反映的歷史情境〉,《大陸雜誌》81.3 (1990):22-33。
  51. 〈夏代考古及其國家發展的探索〉,《考古》1991.1:43-56。
  52. 〈中國社會史研究的探索──特從理論、方法與資料、課題論〉,《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歷史系,1991),頁25-76。
  53. 〈中國古代社會史重建的省思〉,《大陸雜誌》82.1 (1991):15-30。
  54. 〈生死之間是連繫還是斷裂──中國人的生死觀〉,《當代》58 (1991):24-41。
  55. 〈城垣發展與國家性質的轉變〉,宋文薰、許倬雲、李亦園、張光直編,《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下)(臺北:正中書局,1991),頁267-303。
  56. 〈關於先周歷史的新認識〉,《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6 (1991):1-45。
  57. 〈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3 (1991):1-65。
  58. 〈考古學與中國古代史研究──一個方法學的探討〉,《考古》1992.4:335-346。
  59. 〈試論傳統經脈體系之形成──兼論馬王堆脈書的歷史地位〉,《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1992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湖南:湖南出版社,1992),頁99-106。
  60. 〈從五服論傳統的族群結構及其倫理〉,《中華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中華書局八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華書局,1992),頁256-275。
  61. 〈什麼是新社會史〉,《新史學》3.4 (1992):95-116。
  62. 〈歐亞草原動物文飾與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2 (1993):231-408。
  63. 〈周秦民族文化「戎狄性」的考察──兼論關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銅器〉,《大陸雜誌》87.5 (1993):1-26。
  64. 〈從醫療史看道家對日本古代文化的影響〉,《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北京)2 (1993):19-25。
  65. 〈道教の日本文化に對する影響─醫療の歷史から見て─〉,《中日兩國二千年來の文化交流と“滇王之印金印”》(長崎:孔子廟中國歷代博物館,1993),頁24-34。
  66. 〈古代研究的現代意義〉,《當代》93 (1994):106-121。
  67. 〈編戶齊民論的剖析〉,《清華學報》新24.2 (1994):163-189。
  68. 〈古史鑽研二十年〉,《中國歷史學會會訊》47 (1994)。
  69. 〈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並介紹「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的成果〉,《新史學》6.1 (1995):113-153。
  70. 〈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2 (1995):383-487。
  71. 〈考古學と中國古代史研究‧前編ある─方法論の探究─〉,《京都府埋藏文化財情報》55 (1995):1-12。
  72. 〈考古學と中國古代史研究‧後編ある─方法論の探究─〉,《京都府埋藏文化財情報》56 (1995):1-10。
  73. 〈流浪者之歌──重新認識孔子〉,《中國時報》,1995.04.27-05.06。
  74. 〈錢賓四與二十世紀中國古代史學〉,《當代》111 (1995):70-81。
  75. 〈臺灣中國史研究的未來〉,《歷史月刊》92 (1995):79-85。
  76. 〈從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學革命及其與胡適、顧頡剛的關係〉,《中國文化》12 (1995):224-237。
  77. 〈內外與八方──中國傳統居室空間的倫理觀和宇宙觀〉,《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頁213-268。
  78. 〈文化新中原的寓意與理想〉,許慶復編,《地球村中的臺灣》(臺北:正中書局,1996),頁451-475。
  79. 〈卜辭所見的城邦形態〉,吳榮曾編,《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頁12-34。
  80. 〈第X類接觸──玄通〉,《自由時報》,1996.04.08-09。
  81. 〈從歷史到歷史劇──電視劇「孔子的故事」的分析〉,《歷史月刊》97 (1996):88-98。
  82. 〈從歷史到歷史劇──電視劇「孔子的故事」的分析〉,張榮芳編,《歷史教學與視聽媒體研討會論文集》(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系出版,1996),頁1-21。
  83. 〈關於考古解釋與歷史重建的一些反省〉,《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頁13-43。
  84. 〈一個新史觀的誕生〉,《當代》120 (1997):20-31。
  85. 〈中國傳統家族特質之現代反省──特從服紀與法律的考察〉,《大陸雜誌》95.4 (1997):1-17。
  86. 〈鄉土史與歷史意識的建立〉,《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3.4 (1997):1-9。
  87. 〈醫療、社會與文化──另類醫療史的思考〉,《新史學》8.4 (1997):143-171。
  88. 〈新史學與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文物季刊》1998.1:33-53。
  89. 〈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1-42。
  90. 〈《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大陸雜誌》96.1 (1998):1-21;96.2 (1998):1-16;96.3 (1998):1-15;96.4 (1998):1-18;96.5 (1998):1-13;96.6 (1998):1-18。
  91. 〈史學的兩個觀點──沈剛伯與傅斯年〉,《當代》133 (1998):48-63(收入《新學術之路》〈史語所的益友沈剛伯〉,頁423-440)。
  92. 〈無中生有的志業──傅斯年的史學革命與史語所的創立〉,《古今論衡》1 (1998):4-29(收入《新學術之路》,頁1-41)。
  93. 〈通才考古家高去尋〉,《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677-707。
  94. 〈從三代墓葬看中原禮制的傳承與創新——兼論與周邊地區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商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頁220-226。
  95. 〈平埔族群風俗圖像資料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2 (1999):309-361。
  96. “The City-State in Ancient China,” Stud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Civilizations—Essays in Honour of Prof. Lin Zhi-chun on his 90th Birthday(《中西古典文明研究——慶祝林志純教授90華誕論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頁425-441。
  97. 〈高師李峪出土銅器及其相關之問題遺稿整理後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4 (1999):1001-1006。
  98. “The ‘Animal Style’ Revisited,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Roderick Whitfield and Wang Tao,” in Exploring China’s Past: New Discoveries and Studies in Archaeology and Art  (London: Saffron, 1999), pp. 137-149.
  99. 〈中國古代史研究──臺灣觀點〉,哈佛大學第一屆「楊聯陞講座」講詞,《古今論衡》3 (1999):76-90。
  100. 〈中國古代社會多元性與一統化的激盪——特從政治與文化的交涉論〉,《新史學》11.2 (2000):1-39。
  101. 〈中國古代社會における多元性と統一化の激動──政治と文化の交涉から論ず──杜正勝論文ヘのコメソト‧回答〉,《日本秦漢史學會會報》1(東京:日本秦漢史學會,2000),頁4-75。
  102. “Cultural Relics from the Land of Blue Skies and Boundless Earth: A Note on the Exhibition from Inner Mongolia,” National Palace Museum Bulletin 36.1 (2001): 61-76.
  103. 〈巨大的身影——追念張光直先生〉,《古今論衡》6 (2001):111-114。
  104. 〈古代物怪之研究(上)——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大陸雜誌》104.1 (2002):1-14;104.2 (2002):1-15;104.3 (2002):1-10。
  105. 〈古典勇者的畫像〉,《聯合文學》1 (2002):75-80。
  106. 〈藝術、政治與博物館〉,《故宮文物月刊》228 (2002.3):4-29。
  107. 〈臺灣民番界址圖說略〉,《古今論衡》8 (2002):2-9。
  108. 〈關於「乾隆盛世」的另一視野〉,《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2),頁209-216。
  109. 〈新史學之路〉,《新史學》13.3 (2002):21-42。
  110. 〈中國古代の都市國家——「城」與「城邦」〉,《日本:漢學會誌四十二號》3.10 (2003):19-69。
  111. 〈揭開鴻蒙:關於臺灣古代史的一些思考〉,《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專論(臺北:故宮博物院,2003),頁125-144。
  112. 〈博物館與國家社會的發展〉,《故宮文物月刊》246 (2003.9):4-23。
  113. 〈宣物與存形──漢唐圖畫題記小論〉,《故宮文物月刊》252 (2004.3):4-29。
  114. 〈詩史的開始與回歸〉,《詩經的世界‧譯者導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9增訂二版),頁11-42。
  115. 〈台灣主體教育的漫漫長征之路〉,《當代》244/245 (2010):6-25。
  116. 〈醫療社會文化史外一章〉(金仕起《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序),《古今論衡》21 (2010):133-154。
  117. 〈古代世變與儒者的進退〉,《長庚人文社會學報》4.1 (2011):1-54。
  118. 〈台灣歷史圖像的表層和內裏:特就「流求」論〉,《臺灣風物》63.3 (2013.9):13-68。
  119. 〈另類醫療史研究20年:史家與醫家對話的臺灣經驗〉,《古今論衡》25 (2013.10):3-38。轉載於《中醫藥雜誌》24特刊.1 (2013):1-34。另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主編,《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15.6),頁7-60。
  120. 〈「齊民」之不齊──一份兩千多年前司法文書揭示的社會〉,邢義田、劉增貴主編,《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古代庶民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頁1-33。
  121. 〈史學之空間思維的雜想〉,劉翠溶主編,《中國歷史的再思考──許倬雲院士八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頁7-33。
  122. 〈後現代與前近代之間——我的轉折所見臺灣史學的一些面向〉,《古今論衡》29 (2016.12):17-42。
  123. 〈關於孔子之真實與想像的探討〉,筑波大學日本美術史研究室編集,《儀礼空間の表象:釈奠—東アジアの孔子祭典を考える》(東京都:筑波大學日本美術史研究室,2018),頁5-25。
  124. 〈從實證學風談歷史的表裡與內外——史語所九十週年慶賀辭〉,《古今論衡》32(2019.6):37-68。
  125. 〈「日常生活」的背後〉,《新史學》32.4 (2021.12):1-50。同步刊登於《成大歷史學報》61 (2021.12):1-45。
  126. 〈流求與「流求論」〉,《臺灣史研究》29.4 (2022.12):1-69。
  127. 〈中國是怎麼形成的?〉,《古今論衡》39 (2022.12):3-60。
Book Reviews
  1. 〈評橋本循著《隱逸思想的流變》〉,《中華文化復興月刊》2.5 (1969):37-39。
  2. 〈評桑原騭藏著《中國之孝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4.12 (1971):57-63。
  3. 〈H.H. R. Court:《論經濟史的研究》〉,《食貨月刊》7.12 (1978):33-49。
  4. 〈評宮崎市定著《中國史》〉,《史學評論》3 (1981):219-232。
  5. 〈關於中國文明起源多元的新架構──介紹張光直著第四版《中國古代考古學》〉,《歷史月刊》10 (1988):151-154。
  6. 〈評介許倬雲著《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歷史月刊》18 (1989):156。
Conference Papers
  1. “The Feudal City-State in Ancient China: An Analysis of Chou Dynasty State Formations” (Conference paper for the Ancient China and Social Science Generalization, Airlie, Virginia, June 21-27, 1986).
  2. 〈周禮身分制之確立及其流變──特從隨葬禮器論〉,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1986年12年29-31日。
  3. 〈中國傳統建築格局溯源〉,發表於「第七次國際中國學大會──先秦時代的學術與文化」,韓國:圓光大學校,1987年8月17-18日。
  4. 〈野城與山城〉,發表於「第四回百濟研究國際學術大會──百濟的國家發展與城郭」,韓國:忠南大學校,1988年11月17-19日。
  5. 〈卜辭中所見的城邦形態〉,發表於「夏商文明」國際研討會,洛陽:殷商學會,1991年9月17-21日。
  6. 〈中國古代晚期的編戶齊民論〉,發表於「第十一回國際東洋史研究」討論會,韓國:木浦市,1992年1月27-29日。
  7. 〈動物文飾與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發表於「北方民族考古與文化」國際研討會,呼和浩特市: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1992年8月11-15日。
  8. 〈中國傳統經脈體系之形成──兼論馬王堆脈書的歷史地位〉,發表於「馬王堆漢墓」國際研討會,長沙:湖南省博物館,1992年8月26-28日。
  9. “The Animal Style and the Chinese Archaeology of the Northern Frontier” (Conference paper for the Symposium of the Chinese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 1992).
  10. 〈考古解釋與歷史重建──再論考古學與中國古代史研究〉,發表於「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整合」國際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1月4-7日。
  11. 〈錢賓四與廿世紀中國的古代史學〉,發表於新亞書局主辦,「錢賓四先生百齡紀念」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1995年5月10-13日。
  12. 〈中國傳統家族特質之現代反省──特從服紀與法律的考察〉,發表於「傳統社會與當代中國」研討會,天津:北戴河,1995年8月12-14日。
  13. 〈古典文化的現代意義〉,發表於中流文教基金會主辦,「海峽兩岸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學術研討會,山東:濟南,1996年7月8-14日。
  14. 〈鄉土史與歷史意識的建立〉,發表於「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年4月25-26日。
  15. 〈新史學與中國考古學的發展〉,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主辦,「中國考古學研討會──跨世紀的回顧與前瞻」,香港:中文大學,1997年5月26日-6月4日。
  16. 〈醫療、社會與文化──另類醫療史的思考〉,發表於「醫療與中國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6月26-28日。
  17. 〈跨世紀的課題──確定臺灣主體性〉,發表於臺灣日報復刊周年慶「確立臺灣主體性,跨越二十一世紀」座談會,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7年9月10日。
  18. 〈歷史教育與國家認同──臺灣歷史教科書風波的分析〉,發表於「琉球大學史學會第卅屆紀念大會」,沖繩:琉球大學,1997年12月6日。
  19. 〈平埔族群風俗圖像資料考〉,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語言學研究所,1998年5月16-17日。
  20. “Professor Hsu Cho-yun’s Ancient China: Searching for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Cho-yun Hsu Retirement Activitie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Nov.13, 1998).
  21. 〈有山頭無學派〉,發表於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會議「問題與觀點」座談會,1999年1月15日。
  22. “The Study of AncientChina: A Taiwanese Point of View” (paper presented in Inaugural Yang Lien-sheng Lecture,HarvardUniversity, April 24, 1999).
  23. 〈中國古代社會多元性與一統化的激盪——特從政治與文化的交涉論〉,發表於「日本秦漢史」研究會,東京:中央大學,1999年11月20日。
  24. 〈新中原與同心圓——一種新文化觀的論述〉,發表於臺灣綜合研究院主辦,「李總統主政十二年與臺灣的成就」研討會,臺北:國家圖書館,2000年5月18日。
  25. 〈藝術、政治與博物館〉,發表於「博物館的專業主義——2001年博物館館長論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年12月3-4日。
  26. “Art, Politics and Art Museums: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in Taiwan” (presented as part of the Chuan Lyu Lectures, Faculty of Orient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May 14-16, 2002).
  27. “The Road to New Historiography, with an Examin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Scholarship inTaiwanover the Past Fifty Years” (presented as part of the Chuan Lyu Lectures , Faculty of Oriental Studies,UniversityofCambridge, May 14-16, 2002).
  28. 〈目前臺灣高等教育的現況及其政策〉,大阪:關西大學,2005年5月16日。
  29. 〈臺灣早期歷史的民族問題〉,發表於「族群、影像與歷史」研討會,臺南:臺南女子技術學院,2005年5月21日。
  30. 〈如何造就一個現代化的臺灣國民〉,發表於「2005北美洲臺灣人醫師會年會」,美國:紐約臺灣會館,2005年6月25日。
  31. 〈從實證學風談歷史的表裡與內外〉,發表於史語所「慶祝九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8年10月22日。
  32. 〈「日常生活」的背後〉,發表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主辦,「戴圓履方:中國歷史中的生活日常」國際學術研討會,2021年10月29-30日。
Editorial Experience
  1. 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上)、(下)(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
  2. 杜正勝編,《中國社會經濟史參考文獻》(臺北:華世出版社,1984)。
  3. 杜正勝編,《中國文化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
  4. 杜正勝總策劃,《從歷史到歷史劇──孔子的故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
  5. 杜正勝、王汎森編,《傅斯年文物資料選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
  6. 杜正勝、王汎森編,《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7. 杜正勝、朱鴻林、張秀芬編,《傳承與求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8. 杜正勝編,《來自碧落與黃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9. 杜正勝編,《考古、文明與歷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漢學講座1999」》(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10. 高去尋原著,杜正勝整理,〈李峪出土銅器及其相關之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4 (1999):905-1000。
  11. 杜正勝編,《杜老師人文館》(臺北:教育部,2008)。
Translation
  1. 杜正勝譯,內田吟風著,〈亞細亞之民族移動與國家成立之要件〉,《幼獅月刊》29.6 (1969):33-39。
  2. 杜正勝譯,宮崎市定著,〈從部曲到佃戶〉(上)、(下),《食貨月刊》3.9 (1973):33-49;3.10 (1973):29-43。
  3. 杜正勝譯,白川靜著,《詩經研究》(幼獅月刊學術叢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4)。
  4. 杜正勝譯,B. Laufer著,《中國與伊朗》(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中華書局印行,1975)。
  5. 杜正勝譯,加藤繁著,《中國經濟史概說》(臺北:華世出版社,1978)。
  6. 杜正勝譯,西嶋定生著,〈中國古代統一國家的特質──皇帝統治之出現〉,《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頁729-748。
  7. 杜正勝譯,宮崎市定著,〈中國古代賦稅制度論〉,《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頁749-795。
  8. 杜正勝譯,增淵龍夫著,〈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與國家〉,《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頁851-887。
  9. 杜正勝譯,白川靜著,《詩經的世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2009增訂二版)。
Other
  1. 〈近五年來(民國66年至71年)臺灣地區中國上古史研究書目簡介〉,《漢學研究通訊》1.3 (1982):92-96。
  2. 〈學術與現實之間〉,《文星》(復刊)3 (1986):23-26。
  3. 〈通史與通識〉,《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1987),頁132-149。
  4. 〈近五年來(民國71年至75年)臺灣地區中國上古史研究書目簡介〉,《漢學研究通訊》7.1 (1988):1-7。
  5. 〈歷史的再生──歷史月刊代發刊詞〉,《歷史月刊》創刊號 (1988):5-9。
  6. 〈通貫禮與律的社會史學──陶希聖先生學述〉,《歷史月刊》7 (1988):20-23。
  7. 〈秦火與焚書〉,《歷史月刊》8 (1988):6-11。
  8. 〈奠定言論自由基礎的契機(代序)〉,《歷史月刊》10 (1988):4-5。
  9. 〈刑喪小考〉,《大陸雜誌》77.2 (1988):45。
  10. 〈漢法婦女雙重連坐〉,《大陸雜誌》77.5 (1988):38。
  11. 〈陶希聖先生的社會史研究〉,《國史館館刊》(復刊)5 (1988):19-22。
  12. 〈以民意為施政藥石的鄭子產〉,《歷史月刊》11 (1988):29。
  13. 〈履薪焚刑解〉,《大陸雜誌》78.3 (1989):8。
  14. 〈公權力乎?公信力乎?〉,《歷史月刊》14 (1989):8-9。
  15. 〈薄命紅顏的夏姬〉,《歷史月刊》16 (1989):62-64。
  16. 〈從歷史發展檢討民意的管道〉,《歷史月刊》18 (1989):8-12。
  17. 〈孔子是力士嗎?〉,《歷史月刊》20 (1989):154-155。
  18. 〈新時代、新史學〉,《歷史月刊》26 (1990):124-125。
  19. 〈這是什麼時候了?呼籲國民黨馬上停止粗魯的權力鬥爭!〉,《聯合報》,1990.05.02。
  20. 〈用事實來檢驗「郝內閣」〉,《聯合報》,1990.05.04。
  21. 〈四部之學的絕響、傳統精神的句點〉,《聯合報》,1990.08.31。
  22. 〈一代考古名家的潛德幽光〉,《聯合報》,1991.11.26。
  23. 〈考古學家高曉梅先生學述〉,《考古》1992.5:479-480。
  24. 〈鄉土文化與鄉土歷史〉,《北縣文化》35 (1993):3-8。
  25. 〈總統先生、您正在歷史轉捩點上〉,《中時晚報》,1993.02.06。
  26. 〈人情比政治更永恆〉,《中時晚報》,1993.02.22。
  27. 〈新局中的兩岸關係〉,《聯合報》,1993.04.30-05.01。
  28. 〈島國與大陸國〉,《聯合報》,1993.06.18。
  29. 〈介紹臺灣一份歷史刊物《新史學》〉,《中國史研究動態》10 (1994):22-24。
  30. 〈一位研究員對李遠哲的期待〉,《聯合報》,1994.01.10。
  31. 〈兩岸共存共榮的新思維〉,《聯合報》,1994.04.13。後收入聯合報社編,《戈巴契夫的新思維》(臺北:聯合報社,1994),頁305-310。
  32. 〈從周代城邦到編戶齊民〉,《聯合報》,1994.05.04。
  33. 〈本土、中國、世界〉,《中國時報》,1994.05.25。
  34. 〈身為臺灣人的尊嚴與悲哀〉,《聯合報》,1994.05.25。
  35. 〈開創人文社會科學的新局面──在人類文明發展架構中的古史學者張光直〉,《中時周刊》130 (1994):62-63。
  36. 〈學術生根與「院士本土化」〉,《聯合報》,1994.07.02。
  37. 〈行萬里路〉,《自立晚報》,1994.08.11。
  38. 〈臺灣的路該怎麼走〉,《聯合報》,1994.11.25。
  39. 〈歷史教育要如何鬆綁〉,《聯合報》,1995.01.23。
  40. 〈歷史教學的解放〉,《清華歷史教學》4 (1995):1-2。
  41. 〈古典的活水泉源〉,《中央日報》,1995.02.18。後收入章益新主編,《願景》(臺北:中央日報,1995),頁21-32。
  42. 〈歷史悲劇的代價〉,《聯合報》,1995.02.28。
  43. 〈「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緣起與意義〉,《性與命》2 (1995):58-63。
  44. 〈新中原之我見〉,《全球工商雜誌》4 (1995):28-30。
  45. 〈平心論李登輝先生〉,《中央日報》,1995.05.20。
  46. 〈主編者序〉,《中國文化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
  47. 〈導言〉,《中國文化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
  48. 〈結語──中國文化的未來〉,《中國文化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
  49. 〈找回健康的臺灣魂──為文化臺灣催生的奉白〉,《聯合報》,1995.10.25。
  50. 〈臺灣的存在是檢驗候選人的底線〉,《聯合報》,1996.03.07。
  51. 〈我願用生命維護自由民主的生活〉(原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聯合報》,1996.03.19。
  52. 〈我們要一個高貴而神聖的選舉〉,《中國時報》,1996.03.22。
  53. 〈臺灣主體意識形成〉,《明報》,1996.03.24。
  54. 〈君子矣,先知乎?〉,《自由時報》,1996.03.24。
  55. 〈舊邦維新──迎接臺灣的新局面〉,《自由時報》,1996.03.28。
  56. 〈重新出發的兩岸關係〉,《聯合報》,1996.04.22。
  57. 〈締造第三次臺灣經驗──文化奇蹟〉(原名:掌舵者的綱領),《中國時報》,1996.05.18。
  58. 〈文化的自我認識〉,《活水》,1996.05.20。
  59. 〈國家脫胎換骨此其時矣〉,《聯合報》,1996.05.20。
  60. 〈臺灣民主化是所有中國人的榮耀〉,《明報》,1996.05.22。
  61. 〈為一個明確的文化政策催生〉,《中央月刊》6 (1996)。
  62. 〈鄉土的根〉,《自由時報》,1996.07.22。
  63. 〈佮阿爸講上久的一遍話〉,《文學臺灣》19 (1996):59-62。
  64. 〈臺語是咱的普通話〉,《自由時報》,1996.08.05。
  65. 〈唸冊歌、識臺灣〉,《自由時報》,1996.08.19。
  66. 〈為福爾摩沙招魂〉,《自由時報》,1996.09.02。
  67. 〈假如你是金門人〉,《自由時報》,1996.09.16。
  68. 〈番薯的象徵〉,《自由時報》,1996.09.30。
  69. 〈鯨的精神〉,《自由時報》,1996.10.14。
  70. 〈臺灣觀點的文選〉,《自由時報》,1996.10.28。
  71. 〈臺灣詩論家王松〉,《自由時報》,1996.11.11。
  72. 〈沈痛的見證〉,《自由時報》,1996.11.25。
  73. 〈觀光與人格〉,《自由時報》,1996.12.09。
  74. 〈我們是一個國家〉(原名:退此一步,無死所矣),《聯合報》,1996.12.19。
  75. 〈治療文化症候群〉,《自由時報》,1996.12.23。
  76. 〈相忍為國,化異求同〉,《中央日報》,1996.12.29。
  77. 〈歷史教育的想像與實踐〉(原名:歷史教育新猷),《自由時報》,1997.01.06。
  78. 〈從傳統尋找新義〉,《自由時報》,1997.01.20。
  79. 〈從中華民族的發展來看臺灣所走的路〉,《明報》,1997.01.22。
  80. 〈個人、文化與社會重整〉,《中央日報》,1997.01.24-26。
  81. 〈媽祖信仰之政治與民俗〉,《自由時報》,1997.02.03。
  82. 〈從鄧小平之死,看江澤民的出路〉,《自由時報》,1997.02.21。
  83. 〈臺灣之美的失落〉,《自由時報》,1997.02.24。
  84. 〈客觀、體諒、反省──談「二二八」的歷史教育〉,《聯合報》,1997.02.28。
  85. 〈歷史教訓與悲情昇華〉,《自由時報》,1997.03.01。
  86. 〈歷史求真宜存平常心〉,《自由時報》,1997.03.10。
  87. 〈缺乏文化氣息的社會〉,《自由時報》,1997.03.24。
  88. 〈人文與科學之間〉,《中央日報》,1997.03.25。
  89. 〈我們要教給孩子什麼樣的歷史〉,《聯合報》,1997.03.28。
  90. 〈大家終於重視歷史教育了〉,《自由時報》,1997.04.05。
  91. 〈也談高中國文教育〉,《自由時報》,1997.04.07。
  92. 〈灰面鳩的悲唳〉,《自由時報》,1997.04.21。
  93. 〈鄉土史與歷史意識的建立〉,《中央日報》,1997.05.01-02。
  94. 〈連戰院長責無旁貸〉,《自由時報》,1997.05.02。
  95. 〈憨猴總動員〉,《自由時報》,1997.05.05。
  96. 〈媽媽救臺灣〉,《自由時報》,1997.05.19。
  97. 〈認識臺灣真的這麼為難嗎?〉,《自由時報》,1997.06.02。
  98. 〈古典與現代〉,《中央日報》,1997.06.12-14。
  99. 〈此地是原鄉〉,《自由時報》,1997.06.16。
  100. 〈音樂臺灣魂〉,《自由時報》,1997.06.30。
  101. 〈關於高中歷史教育的新構想〉,《高中歷史教學通訊》8 (1997):2-11。
  102. 〈從根札起 認同這塊土地〉,《自由時報》,1997.07.06。
  103. 〈臺灣文芻議〉,《自由時報》,1997.07.14。
  104. 〈成為什麼樣的臺灣人〉,《自由時報》,1997.07.28。
  105. 〈平埔先民的遺產〉,《自由時報》,1997.08.11。
  106. 〈宦臺的「悲歌」〉,《自由時報》,1997.08.25。
  107. 〈過去與未來的對話〉,《自由時報》,1997.09.08。
  108. 〈跨世紀的課題,確定臺灣主體性〉,《臺灣日報》,1997.09.11。
  109. 〈憶往的聯想〉,《自由時報》,1997.09.22。
  110. 〈六十七的臺灣觀〉,《自由時報》,1997.10.06。
  111. 〈語言是一種實踐〉,《自由時報》,1997.10.20。
  112. 〈永續臺灣〉,《自由時報》,1997.11.03。
  113. 〈弱勢族群的聲音〉,《自由時報》1,997.11.17。
  114. 〈姑息就是養奸〉,《自由時報》,1997.12.01。
  115. 〈臺灣歷史圖說〉,《自由時報》,1997.12.15。
  116. 〈深掘胸中之泉〉,《自由時報》,1997.12.29。
  117. 〈寂寞的南島語〉,《自由時報》,1998.01.12。
  118. 〈想像的歷史〉,《自由時報》,1998.02.02。
  119. 〈掃山徑的老伯〉,《自由時報》,1998.02.16。
  120. 〈咱要唱什麼歌〉,《自由時報》,1998.03.02。
  121. 〈連橫的臺灣意識〉,《自由時報》,1998.03.16。
  122. 〈沈光文的歷史鑑鏡〉,《自由時報》,1998.03.30。
  123. 〈臺灣的文化斷裂〉,《自由時報》,1998.04.13。
  124. 〈臺灣心‧臺灣魂〉,《自由時報》,1998.04.27。
  125. 〈《古今論衡》代發刊詞〉,《古今論衡》1 (1998):2-3。
  126. 〈《傳承與求新》序〉,《傳承與求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127. 〈《來自碧落與黃泉》序〉,《來自碧落與黃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精選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128. 〈《七十周年大事記》序〉,《七十周年大事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129. 〈《新學術之路》序〉,《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130. 〈《臺文、漢字、英文科根》序〉,1998。
  131. 〈踐踏人性何至於此〉,《中時晚報》,1998.12.06。
  132. 〈到「臺灣」之路〉,《自由時報》,1999.01.10。
  133. 〈一個可以理性討論的起點〉,《聯合報》,1999.05.20。
  134. 〈宏觀歷史的思維〉,《Our Times 20世紀史》序(CNN集團/貓頭鷹出版社聯合出版,1999)。
  135. 〈古典比傳統更貼近現代〉,「人文經典隨身讀」序(誠品書店,1999)。
  136. 〈「兩國論」築你我的夢〉,《自由時報》,1999.07.28。
  137. 〈總統大選要講格調〉,《自立晚報》,1999.09.07。
  138. 〈本土的文學,人性的文學——談葉石濤的文學觀〉,《自由時報》,2000.03.12。
  139. 〈國家走向的抉擇〉,《聯合報》,2000.03.14。
  140. 〈乾乾惕厲,多難興邦〉,《聯合報》,2000.03.24。
  141. 〈掌握臺灣主體意識的歷史潮流〉,《自由時報》,2000.03.25。
  142. 〈該留下來的,誰也抹不掉——李登輝總統任滿卸職有感〉,《自立晚報》,2000.05.01。
  143. 〈故宮願景〉,《故宮文物月刊》209 (2000.8):4-17。
  144. 〈徘徊於素書樓門牆之外〉,《錢穆先生紀念館刊》(臺北市立圖書館)8 (2000):120-127。
  145. 〈世紀五願〉,《國立故宮博物院通訊》33.1 (2001):1。
  146. 〈沒有邊界的創發——迎接超現實主義宗師達利大展〉,《魔幻‧達利》序(臺北:時報多媒體公司,2001),頁4-5;又發表於《中國時報》,2001.01.13,〈7版〉。
  147.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族譜簡目》序〉,《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族譜簡目》(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1-2。
  148. 〈《故宮西周金文錄》序〉,《故宮西周金文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4。
  149. 〈《千古金言話西周》序〉,《千古金言話西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2。
  150. 〈《從普桑到塞尚法國繪畫三百年》序〉,《從普桑到塞尚法國繪畫三百年》(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生報,2001),頁16-17。
  151. 〈尋找自己的天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童年天地》序(臺北:三采文化事業出版公司,2001),頁2。
  152. 〈一個被遺忘的傳統〉,《國立故宮博物院通訊》33.2 (2001):1。
  153. 〈展覽的常規〉,《國立故宮博物院通訊》33.3 (2001):1。
  154. 〈故宮之友〉,《國立故宮博物院通訊》33.4 (2001):1。
  155. 〈觸摸臺灣的脈搏——李梅樹〉,《李梅樹百年紀念特展圖錄》序(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李梅樹文教基金會,2001),頁4。
  156. 〈《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序〉,《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2-3。
  157. 〈畫壇長青吳梅嶺〉,《吳梅嶺一○六回顧展專輯》序(臺北:國父紀念館出版,2001),頁2。
  158. 〈藝術文物典藏不應自限故宮〉,《中國時報》,2001.12.07,〈時論廣場〉。
  159. 〈《第一屆國家工藝獎作品集》序〉,翁徐得總編輯,《第一屆國家工藝獎作品集》(南投:臺灣工藝研究所,2001)。
  160. 〈史語所與中央研究院〉,《來自碧落與黃泉》(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2),頁6-7。
  161. 〈《國立故宮博物院巡禮》序〉,《國立故宮博物院巡禮》(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2),頁2-3。
  162. 〈《與自然對話——池田大作攝影集》序〉,《與自然對話——池田大作攝影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頁8。
  163. 〈持氣履恒,獨闢門徑的江兆申〉,嶽鎮川靈江兆申書畫藝術展覽及國際研討會籌備委員編,《嶽鎮川靈江兆申書法特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頁6-7。
  164. 〈天可汗涵容文化新世紀主流價值〉,《中國時報》,2002.04.21,〈13版〉。
  165. 〈《天可汗的世界》序〉,《天可汗的世界——唐代文物大展》(臺北:時藝多媒體傳播公司,2002),頁6-7。
  166. 〈默默奠基‧對歷史負責〉,《國立故宮博物院中華民國九十年報》序(臺北:故宮博物院,2002)。
  167. 〈《國立故宮博物院導覽手冊》序〉,《國立故宮博物院導覽手冊》(臺北:雅凱語音,2002.4),頁3。
  168. 〈《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序〉,《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2),頁2。
  169. 〈在璀璨瑰麗之下-關於「乾隆盛世」的另一視野〉,《故宮文物月刊》235 (2002.10):4-24。
  170. 〈《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序〉,《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臺北:故宮博物院,2003),頁2。
  171. 〈博物館自主之道〉,《中國時報》,2003.01.14,〈14版〉。
  172. 〈《Out of China》序:「建構十七世紀的臺灣歷史」〉,《臺灣日報》,2003.03.01,〈9版〉。
  173. 〈這條蕃薯的主根在臺南〉,《中國時報》,2003.06.21,〈A14〉。
  174. 〈「天子之寶」特展序〉,《故宮文物月刊》245 (2003.8):4-5。
  175. 〈異國風情──亞洲文物展〉,《故宮文物月刊》251 (2004.2):4-7。
  176. 〈博物館自主之道〉,《故宮文物月刊》253 (2004.4) :4-17。
  177. 〈增訂版說明〉,《詩經的世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9增訂二版),頁1-3。
  178. 〈作為國家歷史的台灣史之書寫〉,卓春英、周少豪主編,《與當代名人對話》(臺南:長榮大學學生事務處,2013.11),頁64-70。
  179. 〈進出紅樓〉,《南師畢業五十週年抒情園地》(臺南大學校友服務中心,2013)。
  180. 〈主體教育、意識形態與文化思維〉,《民主視野》12(2015冬季刊):51-60。
  181. 〈建構臺灣學 推動臺灣主體意識〉(原名:我為何要設立臺灣學研究中心?),《臺灣學通訊》96 (2016.11.17):4-7。
  182. 〈臺灣,妳這個名字怎麼來的?〉(之一到之五),《新一代兒童週刊》2017.7-9。
  183. 〈濤聲、樹聲、鑼鼓聲的世界〉,《高雄茄萣國小校刊專輯》2(2017.11.25)。
  184. 〈國立故宮博物院談往臆來〉,《故宮文物月刊》416 (2017.11):96-107。
  185. 〈南師雜憶〉,《南師畢業五十五週年五二級通訊錄暨抒情園地》(臺南大學校友服務中心,2018.11.11),頁56-84。
  186. 〈台灣主體的文化思維〉,鄭南榕基金會主編,《這裡不是一條船——新國家運動三十週年紀念專書》(桃園:逗點文創結社,2018.12),頁217-232。
  187. 〈俠義知音的長者〉,周玉山主編,《劉振強先生與三民書局》(臺北:三民書局,2020.12),頁102-105。
  188. 〈中國物怪世界的探索〉,陳奇中主編,《通識領袖學思集•二》(金門:金門大學,2023.5),頁191-221。
  189. 〈《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推薦序〉,林富士著,《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臺北:三民書局,2023.10),頁1-5。
  190. 〈台南學與台灣史〉,國立臺南大學《人文研究學報》57 (2023.10):69-95。
  191. 〈詠懷——述史言志〉,收入國立臺南大學,《緣聚紅樓百年情:南師五二級畢業一甲子紀念集》(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校友服務中心,2023),頁13-17。
  192. 〈濤聲、樹聲、鑼鼓聲的世界〉,收入國立臺南大學,《緣聚紅樓百年情:南師五二級畢業一甲子紀念集》(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校友服務中心,2023),頁18-28。
  193. 〈破解巨龍的神話!杜正勝院士談「中國是怎麼形成的」〉,「中研院研之有物」2024.3.27,https://research.sinica.edu.tw/cheng-sheng-tu/
  194. 〈《臺南府城佛影的歷史構造》推薦序一〉,江燦騰、邱敏捷、王見川合著,《臺南府城佛影的歷史構造》(臺北: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2024.4),頁i-vi。
  195. 〈人物》永遠與現實對話:杜正勝從人生歷程談向歷史及《中國是怎麼形成的》〉 ,「OPENBOOK閱讀誌」2024.5.13,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9168
  196. 〈《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推薦序〉,林富士著,《從正統到異端:祝由科的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24.7),頁1-4。

Education:
M.A.,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74)
Study at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ciences (1974-1976)

Current Positions:
Correspondence Research Fellow  (2012.8- ),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Previous Positions: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1980.9-1984.7),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Research Fellow (1984.8-2004.5),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Chairman of the Anthropology Department (1987.9-1993.6),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Director (1995.4-2000.5),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Adjunct Research Fellow (2004.6-2012.7),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Director (1986-1987), Graduate School of History,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Director (2000.5-2004.5), National Palace Museum
Minister (2004.5-2008.5),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air Professor (2009.9-2018.7), Chang Jung Christian University
Project Professor (2018.8-2019.7), Chang Jung Christian University 

Academician, Academia Sinica (1992)
Grant Fellow,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1997-2000)
Golden Tripod Award,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1993)
Academic Award, Ministry of Education (1992)
Research Chair, China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1992-1993)
Outstanding Research Award,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1985, 1987, 1993, 1995)
Honorary Foreigen Member, Orinetal Department of the Russian Archaeological Society (2000)

⟸ Back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