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menu
English

Corresponding and Adjunct Research Fellows

黃寬重

Kuan-chung Huang

Adjunct Research Fellow

Education

Ph.D., Dep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reas of Research

History of the Southern Song, Political and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y, Socio-cultural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y, Textual Criticism and Bibliography, Later Imperial China's Relations with Korea

Books
  1. 《晚宋朝臣對國是的爭議──理宗時代的和戰、邊防與流民》,《臺大文史叢刊》之50,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78.02,192頁。
  2. 《南宋史研究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08,640頁。
  3. 《南宋時代抗金的義軍》,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10,274頁。
  4. 《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07,440頁。
  5. 《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10,400頁。
  6. 《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03,384頁;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7,300頁(簡體版)。
  7. 《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09,332頁。
  8. 《宋代的家族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06,302頁;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5,283頁(簡體版)。(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NSC 94-2411-H-001-006、NSC 93-2411-H-001-030)
  9. 《政策.對策:宋代政治史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2.05,288頁。(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 99-2410-H-182-014-MY3)
  10. 《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8.1,362頁。
  11. 《藝文中的政治─南宋士大夫的文化活動與人際關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繁體版),2019。
  12. 《居鄉懷國:南宋鄉居士人劉宰的家國理念與實踐》,臺北:三民書局,2023。
Journal Articles
  1. 〈宋元襄樊之戰〉,《大陸雜誌》43.4(1971.10):42-48。後收入《南宋史研究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頁1-18。
  2. 〈辨「端平入洛敗盟」〉,《史繹》10(1973.10):54-65。後收入《南宋史研究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頁19-30。
  3. 〈孟珙年譜〉,《史原》4(1973.10):79-136。後收入《南宋史研究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頁31-88。
  4. 〈四庫全書洺水集補遺〉,《書目季刊》8.3(1974.09):13-20。
  5. 〈程珌年譜〉,《史原》5(1974.10):115-162。
  6. 〈略論南宋時代的歸正人〉,《食貨月刊復刊》7.3(1977.06):15-24;7.4(1977.07):22-33。後收入《南宋史研究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頁185-231。
  7. 〈南宋高宗孝宗之際的抗金義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1.3(1980.09):547-618
  8. 〈南宋寧宗、理宗時期抗金的義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3(1983.09):93-159。
  9. 〈南宋活字印刷史料及其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1(1984.03):133-138。後收入《南宋史研究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頁233-243。
  10. 〈四庫全書本得失的檢討──以程珌的洺水集為例〉,《漢學研究》2.1(1984.06):223-244。
  11. 〈南宋時代邕州的橫山寨〉,《漢學研究》3.2(1985.12):507-534。後收入《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頁1-50。
  12. 〈高麗與金、宋的關係〉,《亞細亞學報》(韓國江原翰林大學)1(1986.02):157-178。後收入《南宋史研究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頁265-305。
  13. 〈南宋飛虎軍:從地方軍到調駐軍的演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1(1986.03):123-146。
  14. 〈南宋『流求』與『毗舍耶』的新文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3(1986.09):501-510。後收入《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頁309-324。
  15. 〈高麗與金宋關係年表(一)、(二)、(三)、(四)、(五)、(六)〉,《大陸雜誌》74.1(1987.01):11-28、74.2(1987.02):24-37、74.3(1987.03):24-35、74.4(1987.04):33-47、74.5(1987.05):33-46、74.6(1987.06):34-48。後收入《南宋史研究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頁389-624。
  16. 〈宋代活字印刷的發展〉,《中央圖書館館刊》新20.2(1987.12):1-10。
  17. 〈李燾神道碑校異舉隅〉,《大陸雜誌》77.2(1988.08):7。
  18. 〈中國古代城郭結構與材料的演變──以若干唐宋城郭的防禦功能為例〉,《百濟研究》(韓國大田忠南大學校百濟研究所)19(1988.12):123-146。(韓文)
  19. 〈版本對歷史研究的重要性:以若干宋代典籍的比勘為例〉,《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22.2(1989.12):11-22。後收入《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頁325-348。
  20. 〈酈瓊兵變與南宋初期政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0.1(1990.03):93-121。後收入《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頁51-104。
  21. 〈孟珙與四川〉,《思與言》28.2(1990.06):59-74。後收入《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頁163-182。
  22. 〈宋代城郭的防禦設施與材料〉,《大陸雜誌》81.2(1990.08):1-23。後收入《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頁183-224。
  23. 〈馬擴與兩宋之際的政局變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4(1990.12):789-808。後收入《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頁1-40。
  24. 〈南宋兩浙路社會流動的考察〉,《興大歷史學報》創刊號(1991.02):59-74。後收入《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頁73-104。
  25. 〈宋代中韓文物的交流〉,《韓國學報》10(1991.05):205-227。後收入《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頁105-144。
  26. 〈《胡澹菴集》的傳本與補遺〉,《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24.1(1991.06):149-172。後收入《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頁145-192。
  27. 〈宋、麗貿易與文物交流〉,《震檀學報》(韓國漢城(今首爾)震檀學會)71/72(1991.08):336-347。
  28. 〈《四庫採進書目》的補遺問題:以淮商馬裕呈送書目為例〉,《大陸雜誌》83.5(1991.11):25-29。後收入《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頁193-211。
  29. 〈海峽兩岸宋史研究動向〉,《新史學》3.1(1992.03):131-160。後收入《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頁213-254。
  30. 〈山城防禦:以南宋、高麗抗禦蒙古的經驗為例〉,《中國史研究》(北京)1(1993.02.20):102-112。“Mountain Fortress Defense: The Experience of the Southern Song and Korea in Resisting the Mongol Invasions,” in Hans van de Ven edited, Warfare in Chinese History (Leiden: Brill, 2000), pp. 222-251.
  31. 〈典籍增輝──中國大陸學界整理宋代典籍的回顧〉,《漢學研究通訊》12.1(1993.03):1-9。後收入《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頁255-292。
  32. 〈外交關係與社會變遷──百濟對中國文化的受容的初步觀察〉,《百濟研究》(韓國大田:忠南大學百濟研究所)26(1996.2):75-88。
  33. 〈廣東摧鋒軍──南宋地方軍演變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4(1994.12):957-988。
  34. “Trends in Sung Historical Research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n 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 25 (1995): 265-302.
  35. 〈福建左翼軍:南宋地方軍演變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2(1997.06):369-415。(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NSC 85-2411-H-001-015)
  36. 〈《增訂湖山類稿》校異舉隅──以文津閣本四庫全書為例〉,《大陸雜誌》95.5(1997.11):43-45。
  37. 〈政局變動與政治抉擇:以宋元之際東南地區三支地方軍的遭遇為例〉,《台灣大學歷史學報》21(1997.12):175-194。
  38. 〈文津閣本宋代別集的價值及其相關問題──以《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遺》為例的討論〉,《故宮博物院季刊》15.2(1998.01):27-62;後收入《文獻》(中國北京)77(1998.7):181-194。
  39. 〈宋代研究的重要史料──以大陸地區出土宋人墓志資料為例〉,《新史學》9.2(1998.06):143-185。
  40.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錯簡、脫漏示例──以《相山集》與《慈湖遺書》為例〉,《古今論衡》1(1998.10):63-69。後收入《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頁125-138。
  41. 〈宋代四明士族人際網絡與社會文化活動──以樓氏家族為中心的觀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3(1999.09):627-669。
  42. 〈海峽兩岸中韓關係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韓國學報》16(1999.11):1-24。(與張斐怡合著)後收入《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頁249-275。
  43. 〈從地方武力的發展看南宋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演變〉,《中國史學》(日本東京)9(1999.12):1-15。又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2000.12),頁653-676。
  44. 〈人際網絡、社會文化活動與領袖地位的建立──以宋代四明汪氏家族為中心的觀察〉,《臺大歷史學報》24(1999.12):225-256。
  45. 〈兩淮山水寨──南宋中央對地方武力的利用與控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4(2001.12):801-831。
  46. Huang Kuan-chung, translated by Wen-yi Chen, Peter Lorge, and Tracy G. Miller, “Defensive Structures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in Song City Walls,” 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 31 (2001): 27-65.
  47. 〈賈涉事功述評──以南宋中期淮東防務為中心〉,《漢學研究》20.2(2002.12):165-188。後收入《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頁27-52。
  48. 〈永樂大典中《三朝北盟會編》史料及其相關問題〉,《文獻》(北京)2003.2(2003.04):98-112。後收入《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頁71-86。
  49. 〈墓誌資料的史料價值與限制──以兩件宋代墓誌資料為例〉,《東吳歷史學報》10(2003.12):19-37。
  50. 〈家族興衰與社會網絡──以宋代的四明高氏家族為例〉,本文以韓文發表於《中國史研究》(韓國大邱)(2003.12)27輯「中國宗族史特輯號」,頁1-32;中文版發表於《東吳歷史學報》11(2004.6):215-242。
  51. 〈唐宋基層武力與基層社會的轉變──以弓手為中心的觀察〉,《歷史研究》(北京)2004.1(2004.02):1-17。
  52. 〈台灣海峽の兩岸における宋代史研究の回顧と展望〉,《中國:社會と文化》(東京)19(2004.06):372-390。
  53. 〈從中央與地方關係看宋代基層社會的轉變〉,《歷史研究》(北京)2005.4(2005.08):100-117;另收錄於張希清、田浩、黃寬重、鄧小南主編,《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314-349。
  54. 〈科舉社會下家族的發展與轉變──以宋代為中心的觀察〉,《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1卷,頁337-353。
  55. 〈禮律研社會──陶希聖研究中國社會史的歷程〉,《新史學》18.1(2007.03):169-195。
  56. 〈政治、地域與家族──宋元時期四明士族的衰替〉,《東洋學報》(日本東洋文庫出版社,2008.07)。中文版發表於《新史學》20.2(2009.06):1-40。(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NSC 94-2411-H-001-006、NSC 93-2411-H-001-030)
  57. 〈晚宋軍情蒐集與傳遞──以《可齋雜藁》所見宋、蒙廣西戰役為例〉,《漢學研究》27.2(總號第57號,2009.06)「宋代的訊息傳遞與政令運作」專輯,頁133-166(擔任該期專輯主編)。另收入鄧小南、曹家齊、平田茂樹主編,《文書‧政令‧信息溝通:以唐宋時期為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NSC 96-2411-H-182-006-MY3)
  58. 〈從活的制度史邁向新的政治史──綜論宋代政治史研究趨向〉,《中國史研究》(北京)2009.4(2009.12):5-16。(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NSC 96-2411-H-182-006-MY3)
  59. 〈串建歷史記憶、形塑家族傳承──以樓鑰及其族人的書畫文物蒐藏與書籍刊刻為例〉,《故宮學術季刊》28.3(2011.04):1-22。(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 99-2410-H-182-014-MY3)
  60. 〈以藝會友──樓鑰的藝文涵養養成及書畫同好〉,《長庚人文學報》4.1(2011.04):55-92。(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 99-2410-H-182-014-MY3)
  61. 〈「嘉定現象」的研究議題與資料〉,《中國史研究》(北京)2(2013.05):191-205。(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 99-2410-H-182-014-MY3)
  62. 〈師承與轉易:以孫應時《燭湖集》中的陸門學友為中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5.1(2014.03):1-64。(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 99-2410-H-182-014-MY3)
  63. 〈開拓議題與史料:豐富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內涵〉,《史學月刊》(河南)2014.3[總401](2014.3):5-10。(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101-2420-H-182-002-MY3)
  64. 〈南宋士人的鄉里師友與地方關懷——以孫應時為例〉,《新史學》25.3(2014.9):65-102。(科技部專書寫作計畫成果:NSC102-2410-H-182-005-MY2)
  65. 〈宋史研究與版本問題──以孫應時的《燭湖集》為例〉,《文獻》(北京)2015.5(2015.9):3-13。(科技部專書寫作計畫成果:NSC102-2410-H-182-005-MY2)
  66. 〈論學與議政──從書信看孫應時與其師長的時代關懷〉,《北大史學》(北京)總20(2016.12):224-251。(科技部專書寫作計畫成果:NSC102-2410-H-182-005-MY2)
  67. 〈以藝會友:南宋中期士人對〈蘭亭序〉的品題與人際關係〉為題,《漢學研究》35.3(2016):173-211。
  68. 〈南宋史料與政治史研究──三重視角的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17.8:161-177。
  69. 〈邊區舉業與社會資源積累──以南宋鎮江為例的討論〉,《新史學》33.3(2022.9):151-186。
  70. 〈護國北門:南宋時代鎮江地位的躍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94:2(2023.6):327-367。
Book Chapters
  1. 〈從塢堡到山水寨──地方自衛武力〉,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11)第七冊《社會篇.吾土與吾民》,頁229-280。後收入《南宋史研究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頁343-388。
  2. 〈南宋與高麗的關係〉,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編,《中韓關係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960-1949)》(臺北: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1983.3),頁61-85。後收入《南宋史研究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頁245-264。
  3. 〈南宋初期抗金義軍的組織與性質〉,許倬雲、毛漢光、劉翠溶主編,《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83.7),頁123-152。
  4. 〈南宋茶商武力的發展:內亂與禦侮〉,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楊聯陞、全漢昇、劉廣京主編,《國史釋論》(臺北:食貨出版社,1987-1988)上冊,頁147-165。
  5. 〈從害韓到殺岳:南宋收兵權的變奏〉,國際宋史研討會秘書處主編,《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史學系,1988.6),頁517-534。後收入《南宋軍政與文獻探討》(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頁105-140。
  6. 〈南宋對地方武力的利用和控制:以鎮撫使為例〉,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6),頁1047-1080。
  7. 〈南宋茶商賴文政之亂〉,劉子健博士頌壽紀念論集刊行會編,《劉子健博士頌壽紀念宋史研究論集》(東京:同朋舍,1989.9),頁133-140。後收入《南宋軍政與文獻探討》(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頁141-161。
  8. 〈宋代「變亂」研究的檢討〉,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組,1992.6),頁1417-1435。
  9. 〈宋代四明袁氏家族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品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世社會文化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6),頁105-131。
  10. 〈南宋史研究與教學的幾個議題〉,趙雅書主編,《宋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發行,1993.4),頁219-233。後收入《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頁293-310。
  11. 〈秦檜與文字獄〉,收入《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頁41-72。另收入岳飛研究會編,《岳飛研究──第四輯.岳飛暨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頁152-172。
  12. 〈從和戰到南北人:南宋時代的政治難題〉,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主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9),頁169-189。後收入《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頁3-26。
  13. 〈割據勢力、經濟利益與政治抉擇──宋、金、蒙政局變動下的李全、李璮父子〉,臺大歷史學系編輯,《世變、群體與個人:第一屆全國歷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1996),頁87-106。
  14. 〈科舉、經濟與家族興替:以宋代德興張氏家族為例〉,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秘書處編,《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1996.3),頁127-146。
  15. 〈宋日僧侶往來與文物交流──由南宋文獻所作的觀察〉,田餘慶主編,《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頁248-258。後收入《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頁53-68。
  16. 〈宋代浮梁程氏家族的興替〉,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品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6),頁195-212。
  17. 〈宋代四明樓氏家族的興衰歷程〉,收入臺灣大學歷史系主編,《史學:傳承與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98.6),頁237-261。(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 86-2411-H-001-017)
  18. 〈宋晞教授在宋史研究上的成就〉,宋旭軒論文集編委會編,《宋旭軒教授八十榮壽論文集》(臺北:宋旭軒論文集編委會,2000.11)第2冊,頁1063-1075。後收入《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頁287-299。
  19. 〈宋史研究的過去與未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品編輯委員會,2000.12),頁67-90。後收入《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頁221-247。
  20. 〈宋代基層社會的武裝警備──弓手〉,宋代官箴研讀會編,《宋代社會與法律:《名公書判清明集》討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4),頁237-249。
  21. 〈地方勢力與國家認同:以兩宋之際洛陽地區的地方勢力為例〉,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蒙文通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文集》(北京:線裝書局,2005.12),頁335-346。
  22. 〈北宋晚期對廣西的經略──以程節、程鄰父子為中心的討論〉,《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柯藍、谷嵐、李國強主編,《法國漢學》(北京:中華書局,2007.12)第十二輯,頁208-225。(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 95-2411-H-001-039)
  23. 〈創置與轉型──五代巡檢初探〉,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編,《鄧廣銘教授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8),頁877-889。(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 92-2411-H-001-017)
  24. 〈兩宋政策與士風變化〉,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政治、外交、軍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等出版,2008.7),第三冊,頁203-226。日文版以〈両宋時代の政策と士風の変化〉為題,由見城光威譯、妹尾達彥監譯,發表於《中国──社会と文化》24號(2009.7東京),頁106-140。
  25. 〈宋代基層社會的權力結構與運作──以縣為主的考察〉,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6),頁273-325。(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 96-2411-H-182-006-MY3)
  26. Lao Nap-yin, Huang Kuan-chung, “Chapter Three: Founding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Sung Dynasty under T'ai-tsu (960-976), T'ai-tsung (976-997), and Chen-tsung (997-1022)”, ed. Twitchett, Denis and Smith, Paul Jakov,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5, part one: The Sung Dynasty and Its Precursors, 907-127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206-260.
  27. 〈兼容並蓄,藝文光影──南宋政治、士人與文化的發展及其特色〉,何傅馨等主編,《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書畫卷》(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10),頁18-30。(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 99-2410-H-182-014-MY3)
  28. 〈近民作縣──基層社會的權力結構與運作〉,收入於《政策·對策:宋代政治史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2),頁87-118。英譯收錄於“County officials close to the people—Power structures and the operation of grassroots society,”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55 (Jul 2022): 1–2, 6–39.
  29. 〈學宦難兼:孫應時曲折多艱的生命歷程〉,柳立言主編,《近世中國之變與不變》(《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頁1-52。(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 99-2410-H-182-014-MY3)
  30. 〈劉宰的人際關係與社會關懷(劉宰の人間関係と社会への関心)〉,宋代史研究会編,《宋代史研究会研究報告(10)中国伝統社会への視角》(日本:汲古書院,2015.7),頁151-189。(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101-2420-H-182-002-MY3)
  31. 〈交游酬唱:宋元士人的蘭亭雅集〉,包偉民、劉后濱主編,《唐宋歷史評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8)第二輯,頁219-242。
  32. 〈世變與應變:孫應時及其學友在慶元黨禁前後的遭遇與應對〉,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6)第三十七卷,頁1-55。
Book Editor
  1. 黃寬重主編,《中韓關係中文論著目錄》(臺北: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1987.6)。
  2. 黃寬重主編,《中韓關係中文論著目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東北亞區域研究,2000.7,增訂本)。
  3. 陶晉生、杜正勝、黃寬重執行編輯,《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87〔上冊〕;1988〔下冊〕)。
  4. 黃寬重、柳立言合編,《中國社會史》(臺北:空中大學出版部,1996.6)。
  5. 黃寬重執行編輯,《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6)。
  6. 黃寬重、陶晉生、劉靜貞合編,《宋史》(臺北:空中大學出版社,2004.12)。
  7. 邢義田、黃寬重、鄧小南總主編,《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4),全13冊。
  8. 劉增貴、黃寬重合編,《家族與社會》(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4)。(任分冊主編暨撰寫導言)
  9. 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等出版,2008.7),全3冊。
  10. 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6)。(任主編暨撰寫導言)
  11. 《漢學研究》27.2(總57,2009.6),「宋代的訊息傳遞與政令運作」專輯。(任該期專輯主編,與鄧小南合撰導言)
  12. 蘇國賢、呂妙芬、章英華、黃寬重等編著,《學術自主與控管之間:臺灣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術專業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12)。(教育部委辦計畫成果)
Other Writings
  1. 〈韓國研究著作目錄〉,《韓國學報》4 (1984.12):193-272。
  2. 〈秦檜設計陷阱整肅韓世忠〉,《歷史月刊》4 (1988.5):23-27。
  3. 〈南宋政治社會上的邊緣——歸正人〉,《歷史月刊》7 (1988.8):56-61。
  4. 〈陶希聖與食貨雜誌〉,《歷史月刊》7 (1988.8):24-25。後收入氏著,《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7),頁441-445。
  5. 〈中國歷史上武人地位的轉變——以宋代為例〉,《歷史月刊》8 (1988.9):64-69。後收入氏著,《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7),頁387-399。
  6. 〈活字印刷的發明與早期發展〉,《歷史月刊》11 (1988.12):130-135。後收入氏著,《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7),頁401-416。
  7. 〈陶希聖先生傳略〉,《國史館館刊》5 (1988.12):219-223。後收入氏著,《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7),頁431-439。
  8. 〈蘇東坡貶謫黃州的生活與心境〉,《故宮文物月刊》85 (1990.4):44-49。後收入氏著,《南宋軍政與文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7),頁417-425。
  9. 〈維護國家利益的外交家——富弼〉,《歷史月刊》59 (1992.12):65-66。後收入氏著,《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10),頁381-384。
  10. 〈宋代宮廷的新年活動〉,《歷史月刊》60 (1993.1):33-38。後收入氏著,《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10),頁355-364。
  11. 〈時代與臉譜:漫談歷史人物的評論〉,《北縣文化》35 (1993.3.31):8-9。後收入氏著,《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10),頁365-368。
  12. 〈扭曲的臉譜——從臺奸、漢奸問題看歷史人物評論〉,《北縣文化》37 (1993.6.20):1-2。後收入氏著,《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10),頁369-374。
  13. 〈從科舉取士到榜下擇婿〉,《聯合報》,1993.7.3,〈民意論壇版〉。後收入氏著,《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10),頁375-380。
  14. 〈韓國「事大主義」下的外交政策〉,《歷史月刊》68 (1993.9):30-31。後收入氏著,《宋史叢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10),頁385-389。
  15. 〈海峽兩岸整理宋代典籍的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4-2411-H-007-001),1995。
  16. 〈公共建設與社區參與——一個社區義工參與四分溪改善計劃的觀感〉,發表於時報文教基金會主辦,「河川與社區」研討會,臺北:時報文教基金會,1997年3月8日。
  17. 黃寬重、劉增貴,〈中央研究院人文計算的回顧與前瞻〉,《漢學研究通訊》17.2 (總66,1998):145-168。後收入氏著,《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9),頁139-203。
  18. 〈緬懷鄧廣銘先生〉,《歷史月刊》129 (1998.10):108-111。後收入氏著,《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9),頁301-306。
  19. 〈寫史正壯年——傅樂煥在史語所的日子〉,收入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1998),上冊,頁441-453。後收入氏著,《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9),頁 277-386。
  20. 〈劉子健與史語所〉,收入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下冊,頁1035-1037。
  21. 〈數位典藏與人文研究——中央研究院文獻資料數位化工作的回顧與展望〉,《漢學研究通訊》78 (2001):68-74。後收入氏著,《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9),頁205-218。
  22. 〈一個無中生有的學術事業——敬悼漆俠教授〉,收入氏著,《史事、文獻與人物——宋史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9),頁307-310。
  23. 〈我的學史之旅〉,《傑出學者給年輕學子的67封信》(臺北:天下遠見,2003),頁290-293。
  24. 黃寬重口述,刁培俊整理,〈學科整合、國際化趨勢與數位化時代的史學研究與教學——著名學者黃寬重先生訪談錄〉,《歷史教學》(天津)2006.4 (總509):11-18;2006.5 (總510):9-17。
  25. 黃寬重、李貞德、呂妙芬、胡雲薇,〈「歷史學國際暨大陸期刊評比之研究」成果報告〉,《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8.4 (2007.8):86-94。(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計畫編號:NSC 97-2410-H-001-004)
  26. 黃寬重著,小早川定幸譯,〈企画と執行——台湾における共同研究活動の經驗から〉,《中國:社會と文化》(日本:東京)21 (2006.6):106-140。中文版另收入:〈規劃與執行——推動學術活動的經驗談〉,《古今論衡》17 (2007.12):148-153。
  27. 黃寬重、曾美芳,〈國科會補助人文學科研究圖書計畫主題規劃案計劃簡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9.1 (2007.12):3-9。(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計畫編號:NSC 96-2420-H-001-006)
  28. 〈臺灣人文學的困境和突破〉,北京大學歷史系講座(2007)。
  29. 〈臺灣需要一個推動漢學研究的獨立單位〉,《國文天地》26.5 (總305,2010.10):7-10。
  30. 黃寬重、曾美芳,〈學術傳承與議題開展:談「年輕學者論文精進計畫」〉,《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1 (2010.12):82-88。(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計畫編號:NSC 96-2420-H-182-001)
  31. 〈從服務出發,營造漢學研究優質環境——漢學研究中心三十年有成〉,《漢學研究通訊》30.3 (總119,2011.8):7-10。
  32. 〈數位時代漢學研究的衝擊與蛻變〉,《漢學研究通訊》31.1 (總121,2012.2):1-6。
  33. 黃寬重、曾美芳,〈歷史課程通識化──「中國政治與社會發展史」的教學實踐〉,《通識在線》45(2013.3):51-53。
  34. 〈溫馨的回憶—我在國圖的日子〉,《國家圖書館館訊》總136期(80週年慶特刊/2013.05):10-12。
  35. 〈從論文到專書撰寫經驗談〉,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6.2(2015.3):141-144。
  36. 〈不虛此行—從幾個側面看劉浦江的脫俗人生〉,收入鄧小南主編,《大節落落、高文炳炳—劉浦江教授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6),頁56-61。
  37. 〈楊國樞院士與數位典藏計畫〉,《數位文化誌》(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Academia Sinica, Center for Digital Cultures, ASCDC),2018.9。
  38. 〈議政與施政──劉黻對家社會的讜論與實踐〉,《樂清歷史學會會刊》(浙江:樂清)5(2018.10):14-23。
  39. 〈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學養」通識課「統一與分裂:歷史現象的分析」的課程設計與實踐〉,《長庚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3:1(2020):29-60。
  40. 〈我認識數位典藏高祖──謝清俊〉,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https://ascdc.sinica.edu.tw/report/4926,發佈日期:2021.07.27;檢視日期:2021.11.5。
Book Reviews
  1. 〈梅原郁教授編《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人名索引》評介〉,《漢學研究》1.2 (1983.12):721-732。
  2. 〈金編《高麗史中中韓關係史料彙編》評介〉,《韓國學報》3 (1983.12):211-214。
  3. 〈宋晞教授編《宋史研究論文與書籍目錄》評介〉,《食貨月刊》13.9/10 (1984.1):87-91。
  4. 黃寬重、柳立言,〈戴著《宋代中國的宮廷與家族》評介〉,《漢學研究》5.1 (1987.6):295-303。
  5. 〈劉子健著《兩宋史研究彙編》評介〉,《歷史月刊》2 (1988.3):154-156。
  6. 〈《宋元官箴總合索引》評介〉,《漢學研究通訊》8.1 (1989.3):64-65。
  7. 〈評介鄧廣銘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遼宋西夏金史卷〉,《新史學》創刊號 (1990.3):137-143。
  8. 〈評介張邦煒《婚姻與社會‧宋代》〉,《新史學》2.1 (1991.3):147-156。
  9. 〈評介龔延明《宋史職官志補正》〉,《新史學》3.3 (1992.9):181-188。
  10. 〈評介胡昭曦主編《宋蒙(元)關係史》〉,《新史學》4.2 (1993.6):145-157。
  11. 黃寬重、鄒康達,〈評介吳松弟著《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新史學》5.2 (1994.6):181-190。
  12. 〈曲盡幽微,闡發新義: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評述〉,《中國史研究》(北京)2012.3:198-208。(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 99-2410-H-182-014-MY3)
For a General Audience
  1. 王曾瑜,〈評黃寬重《南宋史研究集》〉,《中國史研究》(北京)1986.2 (1986.4):147-149。
  2. 陳智超,〈黃寬重〉,《中國史研究動態》(北京)1994.2 (1994.2):20。
  3. 寺地遵,〈黃寬重氏の最近業に寄せて〉,《史學研究》(日本廣島)24.1 (2003.7):97-106。
  4. 陳峰,〈《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讀後〉,收入張國剛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第3輯,頁558-560。
  5. 寺地遵著,黃秀敏譯,〈黃寬重南宋史研究述詳A Review of Huang Kuan-chung's Historial Studies of the Southern Song〉,《漢學研究通訊》23.1 (總89,2004.2):13-18。
  6. 何玉紅,〈南宋軍事史研究的力作——讀黃寬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博覽群書》(北京)2006.11:114-117。
  7. 張邦煒,〈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讀後〉,《歷史研究》(北京)2007.2:170-179。
  8. 王曾瑜,〈一部細緻、深入的史學力作——《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讀後感〉,收入氏著,《絲毫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6),頁552-555。
  9. 高柯立,《宋代的家族與社會》,《中國學術》(北京)總31(2012.12):473-481。
  10. 何玉紅,〈政策與對策視域下的政治史研究──黃寬重《政策•對策:宋代政治史探索》評介〉,《史學理論研究》(北京)2014.4:148-152。
  11. 許浩然,〈黃寬重《孫應時的學宦生涯》〉,《唐宋歷史評論》(中國:北京,2019.1)第五輯,頁232-242。
  12. 虞雲國,〈書評─黃寬重《孫應時的學宦生涯──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漢學研究》37.1(2019.3):339-345。

Degrees:
B.A. (1972), Dept. of History,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M.A. (1975), Dep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h.D. (1980), Dep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urrent Positions:
Adjunct Research Fellow (2010.1- ),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Advisory Committee (2006.7- ) and Committee Chair (2016-2014, 2016-2022),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President (2021.3- ), New History

Appointments: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1979.9-1981.7),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1981.8-1987.7),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Director of Fu Ssu-nien Library (1987.6-1989.2), IHP, Academia Sinica
Research Fellow (1987.8-2009.10),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Head of the History Section (1992.11-1993.9),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Professor and Director (1993.9-1995.7), Institute of History,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Vice Director (1995.8-2000.10),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Acting Director (2000.5-2000.10),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Director (2000.10-2003.9),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Director General (2007.9-2008.5),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Director (2007.9-2008.5),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Lin Wan-nien Professor of Humanities (2008.8-2009.7),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Vice President (2008.8-2009.7),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Director (2008.8-2009.7), Research Center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Adjunct Chair Professor (2009.8-2011.7),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Chair Professor (2009.11-2019.7), Dept. of Medical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chool of Medicine, Chang Gung University
Adjunct Research Fellow (2010.1 to present),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Academic Services:
Editor (1975.9-1988.7), Shih-Huo Monthly
Vice Director (1982.5-1985.5), Korean Studies Association, R.O.C.
Editorial Committee (1988.2-1990.1), Historical Monthly
President (1990.3-2012.6), New History
Adjunct Consultant, Ministry of Education (1995.7-2000.12, 2002.1-2002.12, 2005.8-2009.7, 2012.8-2013.7, 2018.2-2020.12)
Convener (1996.10-1999.12), Coordination Committee of Scripta Sinica, Academia Sinica
Academia Sinica Member Representative (1998.6-2004.6), 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Convener (1998.6-2004.6), Chinese Materials Digitization Committee
Vice Editor-in-Chief (1999.8-2014.7), Studies in Chinese History [Publisher: Hoyu Bookstore, Kyoto Japan]
Chairman of the Editorial Board (2000.5-2003.10),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Chief Investigator (2001.1-2001.12),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ject, Academia Sinica
Committee Member (2001.3-2009.2), Divis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Committee, Academia Sinica
Advisory Committee (2001.9.14-2002.9.13), Asia-Pacific Studies Projects, Academia Sinica
Southern Branch Establishment Committee (2002), National Palace Museum
Committee Member (2002.1-2006.12) and Convener (2004.1-2004.12, 2005.7-2006.12), Committee of Digital Content Development,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he Executive Yuan
Committee Member and Convener (2002.9-2004.8), Institutional Projects Review Board,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he Executive Yuan
Convener (2003.3-2009.2), Divis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Committee, Academia Sinica
University President Selection Committee (2004-2006),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tional Hualien Teachers College (2004),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2004),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2004),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2005), National Chiny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6), National Ilan University (2006).
Adjunct Vice Director (2005.9-2007.7), Advisory Offi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dvisory Committee (2006.7 to present) and Committee Chair (2006-2014, 2016-2020),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Evaluation Committee of Taiwan'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2006.10-2007.9), History Section Planning Committee (2006.2-2007.12) & Committee Convener (2008.1-2013.12),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Taiwan
Advisory Committee on University Affairs (2007-2008, 2011-2012, 2013-2015),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Steering Committee (2008.1-2012.12), Taiwan e-Learning and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he Executive Yuan
Editorial Board (2009.8-2019.7), Chang Gung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Director of Advanced Projects (2009.11-2014.7),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Chang Gung University
Advisory Committee (2011.1-2011.12),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he Executive Yuan
Executive Committee (2012.1-2014.12),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he Executive Yuan
Convener (2015.1-2017.12), History Section,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isory Committee (2015.1-2017.12),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irman of the Editorial Board (2017.8-2019.7), Chang Gung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dvisory Committee Chair (2016-2014, 2016-2020),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Visiting Scholar Grant Recipient (1984.9-1984.10), Hallym Uinversity, South Korea
Fulbright Postdoctoral Visiting Scholars Program Recipient (1985.9-1986.7), Dept. of East Asian Stud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USA
Research Excellent Grant (1990),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he Executive Yuan
Visiting Scholar Grant Recipient (1991.4-1991.6),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outh Korea
Visiting Scholars Program Recipient (1991.7-1992.7),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USA
Research Excellent Grant (1992),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he Executive Yuan
Visiting Scholar Grant Recipient (1992.2-1992.3),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Germany
Research Excellent Grant (1993),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he Executive Yuan
Research Excellent Grant (1994),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he Executive Yuan
Chair Professor (1996-1998), China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Outstanding Scholar Award (2000.2-2005.1),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Outstanding Scholarship
Outstanding Alumni Award (2002),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Historical Scholars Exchange Award (2003.10-2003.12), Japan-Taiwan Exchan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er (2005.4-2010.3), Evaluation and Accreditation Committee of the project “Oceanic Communication in East Asi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pan
Honorary Research Fellow (since 2006), Toyo Bunko, Tokyo Japan
Outstanding Research Award (2006),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he Executive Yuan
Honor for Principal Investigator of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Phase 1] (2007.1.24): Content Development Division [2002.1.1-2005.6.30],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he Executive Yuan
Tertiary Professional Award for Education and Culture (2008), Ministry of Education
Visiting Fellow Grant Recipient (2008.6-2008.7) of the cooperation project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History in East Asia,” Chuo University and Toyo Bunko, Japan

 

⟸ Back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