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menu
English

Corresponding and Adjunct Research Fellows

盧建榮

Chien-lung Lu

Research Fellow (Retired)

Education

Ph.D.,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Areas of Research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Dissertation
  1. "Hsu-chou's Struggle for Autonomy in Late T'ang China" (PhD dis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93).
Books
  1. 《劉獻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2. 《曹操》(臺北:聯鳴出版社,1980)。
  3. 《魏晉自然思想》(臺北:聯鳴出版社,1981)。
  4. 《一位父親的叮嚀:顏氏家訓》(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1)。
  5. 《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
  6. 《入侵臺灣:烽火家國四百年》(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
  7. 《高職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0)。
  8. 《高中中國文化史》(臺北:建宏出版社,2001)。
  9. 《高中世界文化史》(臺北:建宏出版社,2002)。
  10. 《從根爛起》(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
  11. 《臺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12. 《高中世界文化史》(臺北:建宏出版社,2003)。
  13. 《鐵面急先鋒:締造司法獨立記錄的人》(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
  14. 《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
  15. 《飛燕驚龍記:大唐帝國文化工程師與沒有歷史的人 (763-873)》(臺北:時英出版社,2007)。
  16. 《咆哮彭城:唐代淮上軍民抗爭史 (763-899)》(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8)。
Monographs
  1. 〈歸有光——命定論的改革主義者〉,《食貨月刊》9.1/2 (1979):24-33。
  2. 〈葛洪——山林中的社會批評者〉,《食貨月刊》9.9 (1979):339-364。
  3. 〈魏晉之際的變法派及其敵對者〉,《食貨月刊》10.7 (1980):7-28。
  4. 〈顏之推——文化的理想主義者〉,收入氏著,《一位父親的叮嚀》(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1),頁7-49。
  5. 〈顏之推的治學——佛學在顏氏思想中比重的重要探討〉,收入氏著,《一位父親的叮嚀》(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1),頁228-244。
  6. 〈使民無訟、朴作教刑——帝制中國的德治與法治思想〉,《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頁157-208。
  7. 〈從役物到順化——自然思想的分析〉,《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頁329-372。
  8. 〈宋應星的社會思想〉,《益世雜誌》17 (1982):14-17。
  9. 〈唐代通才型官僚體系之初步考察——太常卿、少卿人物的任官分析〉,《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83),頁89-122。
  10. 〈唐代後期 (756-893) 戶部侍郎人物的任官分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2 (1983):157-181。
  11. 〈唐代財經專家之分析——兼論唐代士大夫的階級意識與理財觀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4 (1983):157-223。
  12. 〈唐代前期非常支出的籌措及其迴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1 (1985):137-213。
  13. 〈唐代前期財政決斷權的轉移及戶尚選拔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2 (1985):329-357。
  14. 〈裴松之歷史評論的思想根源——兼論尊經傳統的回應〉,《中國歷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頁493-517。
  15. 〈唐代彭城劉氏宗族團體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 (1993):571-638。
  16. 〈中晚唐藩鎮文職幕僚職位的探討——以徐州節度區為例〉,《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頁1237-1271。
  17. 〈沈約 (441-513) 的思想——結合歷史評論與社會評論〉,《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2 (1994):15-29。
  18. 〈從造像銘記論五至六世紀北朝鄉民社會意識〉,《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3 (1995):97-131。
  19. 〈臺灣魯凱人反水庫運動的文化政治意涵〉,《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4 (1996):247-261。
  20. 〈臺灣青少年認同文化的形塑——對五所中學學生問卷調查結果之分析〉,《思與言》34.3 (1996):113-146。
  21. 〈從在室女墓誌看唐宋性別意識的演進〉,《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5 (1997):15-42。
  22. 〈一次沒有宣言的改革——唐玄宗朝的政治與文化〉,《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6 (1997):73-108。
  23. 〈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摸〉,《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6 (1998):1-42。
  24. 〈欠缺對話的學術社群文化——二十世紀石刻史料與中國中古史的建構,1935-1997〉,《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8),頁335-408。
  25. 〈地方軍事化對唐代後期淮北地區政治與社會的衝擊〉,《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7 (1999):17-54。
  26. 〈墓誌史料與日常生活史〉,《古今論衡》3 (1999):19-32。
  27. 〈法官與政治威權:中古三法司聯合審案制下的實際權力運作 (514-755)〉,《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8 (2000):1-67。
  28. 〈唐後期河北特區化過程中的抗爭文化邏輯——兼論唐廷與河北為扈從主義關係說〉,《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2000),頁397-458。
  29. 〈六至八世紀中國法律知識的建構及其相關的文化和權力問題〉,《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9 (2001):1-71。
  30. 〈臺灣史學界的後現代狀況〉,《漢學研究通訊》21.1 (2002.2)。
  31. 〈小村落見證日本殖民臺灣:解析張文環《滾地郎》〉,收入胡健國主編,《20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2)。
  32. 〈臺灣史學界的後現代狀況〉,《漢學研究通訊》21.1 (2002):6-10。
  33. 〈七世紀中國皇權體制下的司法抗爭文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報》30 (2002):1-38。
  34. 〈極權體制下五四之子的生命出路:回應賴(誠斌)、丁(興祥)兩位大作〉,《輔大應用心理研究》16 (2002):41-45。
  35. 〈以筆代劍:後殖民的國族認同困境——解析張深切晚年自傳〉,收入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著,《20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出版;臺北:吳氏圖書總經銷,2003)。
  36. 〈征服情海:試掘一口情慾的老井〉,收入熊秉貞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公義篇」導論(一)。
  37. 〈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構和逾越〉,收入熊秉貞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
  38. 〈景物寄情:唐宋庭園的文化與政治〉,收入熊秉貞主編,《睹物思人》(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39. 〈黎東方的敘述史學〉,《史學彙刊》21 (2008.6):125-140。
Book Reviews
  1. 〈評雷家驥的《李靖》〉,《幼獅月刊》53.10 (1981):33-35。
  2. 〈評韋政通主編《中國哲學辭典大全》〉,《漢學研究》1.2 (1983):713-720。
  3. 〈評Mona Ozouf《節慶與法國大革命》〉,《新史學》5.1 (1994):163-167。
  4. 〈評Kurt Vonnegut Jr.《冠軍的早餐》——真實與虛幻之間〉,《馮內果作品集》8(臺北:麥田出版社,1994),頁13-18。
  5. 〈評Ronald J. Grele《聲音的層層封套:口述歷史的藝術》〉,《新史學》6.3 (1995):207-215。
  6. 〈評A. J. P. Taylor《革命與革命者》——攻佔電視論壇的歷史學〉,收入泰勒(A. J. P. Taylor) 著,李宛蓉譯,《革命與革命者》(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頁3-21。
  7. 〈評E. J. Hobsbawm《極端的年代,1914-1991》——跨越國界、擁抱俗眾的大歷史敘述〉,收入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 著,鄭明萱譯,《極端的年代:1914-1991》(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頁ix-xvii。
  8. 〈評Keith Jenkins《歷史的再思考》——後現代歷史學指南〉,收入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 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頁7-36。
  9. 〈評Charles Tilly《法國人民抗爭史》——歷史學家應該汗顏〉,收入查爾斯‧提利(Charles Tilly) 著,劉絮愷譯,《法國人民抗爭史:四個世紀/五個地區》(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頁ix-xvii。
  10. 〈評Charles de Gaulle《劍鋒》(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明日報》,2000.4.10,〈首頁閱讀攔〉。
  11. 〈評Volker R. Berghahn《舊歐洲的沒落》(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明日報》,2000.8.10,〈首頁閱讀欄〉。
  12. 〈這一次歷史,總算有了女人和小孩——評Lawrence Stone《英國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家庭‧性與婚姻》〉,收入勞倫斯‧史東(Lawrence Stone) 著,刁筱華譯,《英國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家庭‧性與婚姻》(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頁xi-xviii。
  13. 〈評Natulie Z. Davis《馬丹‧蓋赫返鄉記》〉,《明日報》,2000.11.21,〈首頁閱讀欄〉。
  14. 〈評Louise Levathes《當中國稱霸海上》——只見訓詁名物、不見人物神采〉,《中央日報》,2001.1.15,〈閱讀與出版〉。
  15. 〈評Emmanuel Le Roy Ladurie《蒙大猶》——法國史學旋風登陸臺灣〉,《中央日報》,2001.7.16,〈副刊〉。
  16. 〈評Emmanuel Le Roy Ladurie《蒙大猶》——滴水測海:樹立由口供治史的新典範〉,收入埃曼紐‧勒華拉杜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 著,許明龍譯,《蒙大猶》(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頁ix-xix。
  17. 〈評Natalie Zemon Davis《檔案裡的虛構》——一位左翼、猶太族裔女歷史學家的奮鬥〉,收入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 著,楊逸鴻譯,《檔案中的虛構:十六世紀法國司法檔案中的赦罪故事及故事的敘述者》(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頁x-xix。
  18. 〈評Lynn Hunt《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克萊歐女神救活了歷史學〉,收入林.亨特(Lynn Hunt) 著,鄭明宣、陳瑛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頁11-20。
  19. 〈評Lynn Hunt主編《新文化史》——與文學共枕的歷史學:歷史不是社會科學的婢女卻是文學的朋友〉,收入林.亨特(Lynn Hunt) 著,江政寬譯,《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頁9-15。
  20. 〈評Peter Burke, 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梁啟超,你安息吧!〉,收入彼得.柏克(Peter Burke) 著,江政寬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頁7-16。
  21. 〈評Carl E. Schorske, Fin-De-Siecle Viena: Politics and Culture:一頁民主崩盤的痛史〉,收入卡爾.休斯克(Carl E. Schorske) 著,黃煜文譯,《世紀末的維也納》(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頁9-19。
  22. 〈評Eric Wolf, 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臺灣命運與資本主義〉,收入艾立克.沃爾夫(Eric R. Wolf) 著,賈士蘅譯,《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頁7-14。
  23. 〈評Peter Burke, 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from Gutenberg to Diderot——臺灣知識產能低落的原因〉,收入彼得.柏克(Peter Burke) 著,賈士蘅譯,《知識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狄德羅》(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頁7-14。
  24. 〈評Raymond Jonas, France and the Cult of the Sacred Heart:歷史教你如何參觀一所教堂〉,收入雷蒙.瓊納斯(Raymond Jonas) 著,賈士蘅譯,《法蘭西與聖心崇拜》(臺北:麥田出板社,2003),頁9-16。
  25. 〈獲窺法國史學殿堂的一扇窗〉,收入尚‧勒狄克 (Jean Leduc) 著,林錚譯,《史家與時間》(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頁iii-viii。
Conference Papers
  1. 〈戰後臺灣的中國傳統發明——以武俠小說中醫療知識的建構為列〉,發表於「疾病的歷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6月16-18日。
  2. 〈慾望之河——唐代情、義邊界的建構和逾越〉,發表於漢學研究中心主辦,「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1年8月20-22日。
  3. 〈唐宋時代菁英人士景物寄情文化之樣態〉,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會主辦,「景物與人事」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2002年1月9-10日。
  4. 〈邊緣學門的奮戰:象牙塔外與妖風小廟內〉,發表於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清華大學社會所主辦,「人文社會學術的《文化轉向》」會議,新竹:清華大學,2002年1月11-12日。
Book Editor
  1. 《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
  2. 《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
Other Writings
  1. 〈李樹桐先生的唐史研究〉,《中國唐代學會會刊》2 (1991):1-9。
  2. 〈臺、日歷史教科書爭議——國家論的迷惘〉,《日本文摘》8 (1997):128-132。
  3. 〈兩岸三地新世代的新歷史觀——重畫文化政治的權力版圖〉,《中央日報》,1999.5.19,〈第19版〉。

Education: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revious Positions:
Research Assistant (1981.8-1993.5),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1993.5-2002.09), Research Fellow (2002.9-2004.7), Adjunct Research Fellow (2004.9-2011.7),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 Back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