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中文

歷年通信暨兼任研究人員

梅祖麟

梅祖麟 Tsu-lin Mei (1933-2023)

通信研究員

學歷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系博士

研究領域

漢語語法史、漢語音韻史

專書
  1. 《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務館,2000,548頁。
  2. 《漢藏比較暨歷史方言論集》,上海:中西書局,2014,324頁。
論文
  1. 〈康啦迪與高本漢、蔡元培、林語堂的漢學因緣〉,《語言學論叢》52(2015.12):377-391。
  2. 〈《藏緬語形態學綱要》(中譯本) 序〉,《東方語言學》12(2012.12):1-3。
  3. 〈高名凱先生在燕京大學 (1931-1949)〉,《語言學論叢》44(2011.12):329-348。
  4. 〈江東方言的“汝”字及其相關問題〉,《東方語言學》9(2011.6):1-12。
  5. 〈近代漢語“打–V”的形成過程與產生年代〉,《歷史語言學研究》3(2010.9):1- 12。
  6. 〈漢藏比較研究和上古漢語詞彙史〉,《歷史語言學研究》1(2008.3):1-16。
  7. 〈上古漢語動詞濁清别義的來源——再論原始漢藏語*s-前綴的使動化構詞功用〉,《民族語文》2008.3:3-19。
  8. 〈甲骨文裏的幾個複輔音聲母〉,《中國語文》2008.3:195-207。
  9. 梅維恆、梅祖麟著,王繼紅譯,〈近代詩律的梵文來源-上〉,《國際漢學》16(2007.12):171-203。
  10. 梅維恆、梅祖麟著,王繼紅譯,〈近代詩律的梵文來源-下〉,《國際漢學》16(2007.12):204-233。
  11. 〈古文字與上古音札記三則〉,《中國語言學集刊》1.2(2007.12):1-22。
  12. 〈《唐蕃會盟碑》中的地名“將軍谷”〉,《中國語言學集刊》1.1(2007.9):25-34。
  13. 〈從楚簡“□(美)”字來看脂微兩部的分野〉,《語言學論叢》32(2006.1):173-192。
  14. 〈介詞“於”在甲骨文和漢藏語裏的起源〉,《中國語文》2004.4:323-332。
  15. 〈蘇州話的“唔篤”(你們)和漢代的“若屬”〉,《方言》2004.3。
  16. 〈閩南話“給予”的本字及其語法功能的來源〉,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004.
  17. 〈比較方法在中國,1926~1998〉,《語言研究》23.1(2003):16-26。
  18. 〈幾個閩語虛詞在文獻上和方言中出現的年代〉,何大安主編,《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組‧南北是非:漢語方言的差異與變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2。
  19. 〈現代吳語和“支脂魚虞,共為不韻”〉,《中國語文》2001.1:1-15。
  20. 〈中國語言學的傳統和創新〉,《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究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頁475-500。
  21. 〈先秦兩漢的一種完成貌句式—兼論現代漢語完成貌句式的來源〉,《中國語文》1999.4:285-294;亦收入江藍生,侯精一主編,《漢語現狀與歷史的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頁376-396。
  22. 〈漢語語法史中幾個反復出現的演變方式〉,郭錫良主編,《古漢語語法論集:第二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論文選編》,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頁15-30。
  23. 〈漢語七個類型特徵的來源〉,《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四輯‧語言類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頁81-103。
  24. 〈“哥”字的來源補證〉,余靄芹、遠藤光曉編,《橋本萬太郎紀念中國語學論集》,東京:內山書店,1997,頁97-102。
  25. 〈臺灣閩南話幾個常用詞的來源〉,《訓詁論叢》第三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頁21-42。
  26. 〈方言本字研究的兩種方法〉,《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中國東南方言比較研究叢書第一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頁1-12。
  27. 〈幾個閩語語法成份的時間層次〉(與楊秀芳合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1(1995):1-21。
  28. “More on the aspect marker tsi in Wu Dialects,” in Matthew Y. Chen and Ovid Tzeng eds., In Honor of William S-Y. Wa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Change. Taipei: Pyramid Press, 1994, pp. 323-332.
  29. “Notes on the morphology of ideas in Ancient China,” in Willard Peterson et al. eds., The Power of Culture: 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37-46.
  30. 〈唐代、宋代共同語的語法和現代方言的語法〉,《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二輯‧歷史語言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頁61-97。
  31. 〈漢藏語的“歲、越”,“還(旋)、圜”及其相關問題〉,《中國語文》1992.5:325-338。
  32. 〈上古音對談錄〉(與龔煌城合著),《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一輯‧漢語方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頁665-715。
  33. 〈從漢代的“動、殺”、“動、死”來看動補結構的發展〉,《語言學論叢》16(1991):112-136。
  34. “The Sanskrit Origins of Recent Style Prosody,” (with Victor Mair)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1.2(1991): 375-470. Then in Bernard Hung-Kay Luk and Barry D. Steben eds., Contacts between Cultures vol. 3. Lewiston: E. Mellen Press, 1992, pp. 220-225.
  35. 〈唐宋處置式的來源〉,《中國語文》1990.3:191-206。
  36. 〈唐五代卷‧序〉,劉堅、蔣紹愚主編,《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彙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頁1-5。
  37. 〈紀念臺灣話研究的前驅王育德先生〉,《臺灣風物》40.1(1990):139-145。
  38. 〈漢語方言裏虛詞“著”字三種用法的來源〉,《中國語言學報》3(1989):193-216。
  39. “The causative and denominative function of the * s- prefix in Old Chinese 上古漢語 * s- 前綴的構詞功用,” 《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與文字組》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33-52。
  40. 〈北方方言中第一人稱代詞複數包括式和排除式對立的來源〉,《語言學論叢》15(1988):141-145。
  41. 〈內部擬構漢語三例〉,《中國語文》1988.3:169-181。
  42. 〈詞尾「底」、「的」的來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9.1(1988):141-172。
  43. 〈唐、五代“這、那”不單用做主語〉,《中國語文》1987.3:205-207。
  44. “In memoriam: Professor Wang Li,”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4.2(1986): 333-336.
  45. 〈關於近代漢語指代詞——讀呂著(近代漢語指代詞)〉,《中國語文》1986.6:401-412。
  46. 〈從語言史看幾本元雜劇賓白的協作時期〉,《語言學論叢》13(1984):111-153。
  47. “The seco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2.1(1984): 199-207.
  48. 〈敦煌變文裏的“熠沒”和“[ju](舉)”字〉,《中國語文》1983.1:44-50。
  49. 〈跟見系諧聲的照三系字〉,《中國語言學報》1(1983):114-126。
  50. 〈說“屙”和“惡”〉(與張惠英合著),《中國語文》1983.3:219-220。
  51. 〈說上聲〉,《清華學報》14.1/2(1982):233-241。
  52. 〈從詩律和語法來看〈焦仲卿妻〉的寫作年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2(1982):227-249。
  53. 〈古代楚方言中“夕([xi])”字的詞義和語源〉,《方言》1981.2:15-218。
  54. 〈明代寧波話的“來”字和現代漢語的“了”字〉,《方言》1981.1:66。
  55. 〈高本漢和漢語的因緣〉,《傳記文學》39.2(1981):102。
  56. 〈現代漢語完成貌句式和詞尾的來源〉,《語言研究》1(1981):65-77。
  57. “A common etymon for chih 之 and ch’i 其 and related problems in Old Chinese phonology”,《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文字組》,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頁185-212。
  58. 〈《三朝北盟會編》裏的白話資料〉,《中國書目季刊》14.2(1980):27-52。
  59. 〈四聲別義中的時間層次〉,《中國語文》1980.1:427-433。
  60. “Sino-Tibetan ‘year’, ‘month’, ‘foot’, and ‘vulva’,” Tsing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12(1979): 117-133.
  61. “The etymology of the Aspect Marker tsi in the Wu Dialect,”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7(1979): 1-14.
  62. “Meaning, Metaphor and Allusion in T’ang Poetry,” (with Yu-kung Ka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8(1978): 281-355.
  63. 〈現代漢語選擇問句法的來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9.1(1978):15-36。
  64. “Tones and Tone Sandhi in 16th Century Mandar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5(1977): 237-260.
  65. “Ending lines in Wang Shih-chen’s ‘ch’i–chueh’”, (with Yu-kung Kao) in Christian Murck ed., Artists and Traditions: Uses of the Past in Chinese Cul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131-144.
  66. “Austroasiatics in Ancient South China: some Lexical Evidence,” (with Jerry Morman) Monumenta Serica 32(1976): 274-301.
  67. 〈試論幾個閩北方言中的來母 s- 聲字〉(與羅傑瑞(Jerry Norman)合著),《清華學報》9(1971):96-105。
  68. “Syntax, Diction, and Imagery in T’ang Poetry,” (with Yu-kung Ka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1(1971): 51-136.
  69. “The Numeral “Six” in Old Chinese,” (with Jerry Norman) in Roman Jakobson and Shigeo Kawamoto eds., Studies in General and Oriental Linguistics: Presented to Shiro Hattori on the Occasion of his Sixtieth Birthday. Tokyo: TEC, 1970, pp. 451-458.
  70. “Tones and Prosody in Middle Chinese and Origin of the Rising Ton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0(1970): 86-100.
  71. “Tu Fu’s ‘Autumn Meditations’: An Exercise in Linguistic Criticism,” (with Yu-kung Kao)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28(19968): 44-80.
  72. 〈文法與詩中的模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9上(1969):83-124。
  73. “The Logic of Depth Grammar,”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24(1963): 98-109.
  74. “Chinese Grammar and the Linguistic Movement in Philosophy,” Review of Metaphysic 14(1961): 463-492.
  75. “Subject and Predicate: A Grammatical Preliminary,” Philosophical Review 52(1961): 153-175.

 

其他
  1. 〈梅祖麟教授訪談錄〉,《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4:1-9。
  2. 劉躍進,〈在語言與古代文學之間倘徉——訪美國康奈爾大學東亞系梅祖麟教授〉,《文學遺產》1997.3:118-124。
  3. 石峰、孫朝奮,〈訪梅祖麟教授〉,石峰編,《漢語研究在海外》,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5,頁143-162。
  4. 羅傑瑞著、梅祖麟譯,《閩語詞匯的時間層次》,《大陸雜誌》88.2(1994):1-4。

學歷: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系博士(1962)
美國哈佛大學數學系碩士(1956)
美國Oberlin學院數學系學士(1954)

經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員(2012.8-2023.10)
美國康乃爾大學東亞研究學系名譽教授(2000- )
美國康乃爾大學東亞研究學系助教授(1964-1969)、副教授(1969-1971)、教授(1971-2000)、系主任(1972-197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1992.4-2012.7);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1997.11-2023.10)
美國康乃爾大學亞洲研究學系教授(1972-1994)
美國哈佛大學助教授(1964-1969)、副教授(1969-1971)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Chinese Linguistics Projects, Research Fellow (1967-1968)

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

⟸返回上頁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