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中文

退休離職研究人員

大頭照

石璋如 Chang-ju Shih (1902-2004)

研究員

學歷

河南大學文學士

研究領域

殷商考古、中國上古史

專書
  1. 《晉綏紀行》(重慶:獨立出版社,1943)。
  2. 《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文獻專刊2,1950)。(衣食住部分與陳奇祿合作)
  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年表》(楊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35,1952)。
  4. 《中國的遠古文化》(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3)。
  5. 《中國歷史地理(史前編)》(臺北:中華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
  6. 《殷虛建築遺存‧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
  7. 《北組墓葬(上、下)‧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一殷虛墓葬之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
  8. 《中組墓葬‧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二殷虛墓葬之二》(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
  9. 《南組墓葬‧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三殷虛墓葬之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3)。
  10. 《乙區基址上下的墓葬‧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四殷虛墓葬之四》(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6)。
  11. 《丙區墓葬(上、下)‧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五殷虛墓葬之五》(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0)。
  12. 《甲骨坑層之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丁編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
  13. 《甲骨坑層之一附圖‧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丁編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6)。
  14. 《大馬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89,1987)。(與劉益昌合著)
  15. 《甲骨坑層之二(上、下)‧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丁編二》(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16. 《編輯校補侯家莊第九本‧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6)。
  17. 《莫高窟形》(一、二、三冊),田野工作報告之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6)。
  18. 《侯家莊第十本小墓分述之一.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
  19. 《中國考古報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丙編‧附錄一:隋唐墓葬(上、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
  20. 《龍頭一年——抗戰時期昆明北郊的農村》(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石璋如調查,石磊編輯)
論文
  1. 〈第七次殷虛發掘:E區工作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安陽發掘報告》4(1933):709-728。
  2. 〈兩擔石跳神子〉,《說文月刊》3.12(1944):47-55。
  3. 〈小屯後五次發掘的重要發現〉,《六同別錄》上(李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三種,1945),頁1-36。
  4. 〈小屯的文化層〉,《六同別錄》上(李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5),頁1-42。
  5. 〈安陽後岡的殷墓〉,《六同別錄》上(李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5),頁1-26;《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3(1948):21-28。
  6. 〈殷虛最近之重要發現附論小屯地層〉,《中國考古學報》2(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7),頁1-81。
  7. 〈鋤頭下的蒼洱與中原〉,《新中華》1.2(1947)。
  8. 〈殷虛最近之重要發現附論小屯地層後記〉,《中國考古學報》4(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8),頁291-302。
  9. 〈傳說中周都的實地考察〉,《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下)(1948):91-122。
  10. 〈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附殷代的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2(1950):19-84。
  11. 〈鶯歌的陶瓷業〉,《臺灣文化》6.3/4(1950):39-46。
  12. 〈從籩豆看臺灣與大陸〉,《大陸雜誌》1.4(1950):7-10。
  13. 〈考古工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所長紀念特刊》(1951):33-37。
  14. 〈中國彩陶文化的解剖〉,《大陸雜誌》2.6-7(1951):4-6;18-22。
  15. 〈小屯C區的墓葬群〉,《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3下(1952):447-487。
  16. 〈新石器時代的中原〉,《大陸雜誌》4.3(1952):65-73。
  17. 〈記綏遠的糧窖〉,《大陸雜誌》5.12(1952):401-404。
  18. 〈周都遺跡與彩陶遺存〉,《大陸雜誌特刊》1下(1952):357-385。
  19. 〈陝西耀縣的碑林與石窟〉,《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4(1953):145-172。
  20. 〈陝西長武縣出土造像記〉,《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4(1953):173-175。
  21. 〈.漢唐的國都陵墓與疆域〉,《大陸雜誌》6.8(1953):243-250。
  22. 〈河南安陽小屯殷墓中的動物遺骸〉,《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5(1953):1-14。
  23. 〈臺灣大馬璘遺址發掘簡報〉,《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1953):13-15。
  24. 〈臺灣紅毛港等十一遺址初步調查簡報〉,《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1953):10-16。〈與宋文薰合著)
  25. 〈河南濬縣劉莊的漢墓〉,《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5(1954):253-268。
  26. 〈殷代地上建築復原之一例〉,《中央研究院院刊》1(1954):267-280。
  27. 〈商周彝器銘文部位例略〉,《大陸雜誌》8.5-7(1954):129-134;180-185;211-219。
  28. 〈骨卜與龜卜探源〉,《大陸雜誌》8.9(1954):265-269。
  29. 〈圓山貝塚之發掘與發現〉,《大陸雜誌》9,2(1954):61-66。
  30. 〈周代兵制探源〉,《大陸雜誌》9.9(1954):269-277。
  31. 〈殷虛發掘對於中國古代文化的貢獻〉,《學術季刊》2,4(1954):1-16。
  32. 〈雲南華寧窯村的窯業〉,《中央研究院院刊》2(1955):275-291。
  33. 〈殷代的鑄銅工藝〉,《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6(1955):95-129。
  34. 〈小屯殷代的建築遺蹟〉,《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6(1955):131-188。
  35. 〈關中考古調查報告〉,《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7(1956):205-323。
  36. 〈記昆明的四種銅業〉,《中央研究院院刊》3(1956):227-237。
  37. 〈鐵砧山史前遺址試掘報告〉,《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8(1956):35-50。〈與宋文薰合著)
  38. 〈殷代頭飾舉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8下(1957):611-670。
  39. 〈儒家經典中所見的觚與爵〉,《學術季刊》5.4(1957):1-27。
  40. 〈華北石窟的時代性和地域性〉,《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9下(1958):545-612。
  41. 〈殷代的鑄銅與雕石〉,《中華畫報》120(1958)。
  42. 〈六種石器與中國史前文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下(1959):103-118。
  43. 〈記本院小山上出土的大石斧〉,《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1(1960):37-46。
  44. 〈河南安陽小屯殷代三組基址〉,《大陸雜誌》21.1/2(1960):19-26。
  45. "The Marine Elements in the Yin Cultur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of Historian of Asia(菲律賓:馬尼拉,1960)。
  46. 〈小屯殷代丙組基址及其有關現象〉,《慶祝董作賓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四種,1961),頁781-802。
  47. 〈殷代的脊背刀〉,《清華學報》2(1961):131-142。
  48. 〈敦煌千佛洞遺碑及其相關石窟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上(1962):37-97。
  49. 〈關於藏經洞的幾個問題〉,《大陸雜誌特刊》2(1962):31-45。
  50. 〈先史時代的臺灣與大陸〉,《第二屆亞洲史學會議論文集》(臺北:歷史學會,1962),頁37-47。
  51. "Six Types of Stone Celts and the Prehistoric Culture of China,"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vol.3, Anthropology and Social Science, (1957「第九屆太平洋科學會議」論文,泰國曼谷,1963出版《第九屆太平洋科學會議論文集》), pp. 20-28.
  52. 〈敦煌千佛洞遺碑存佚考〉,《中國民族學報》3(1963)。
  53. 〈殷代的弓與馬〉,《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5(1964):321-342。
  54. 〈董作賓先生與殷虛發掘〉,《大陸雜誌》29.10(1964):331-335。
  55. 〈安陽考古概觀〉,《史林》4(1964):583-618。
  56. 〈小屯殷代的跪葬〉,《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6上(1965):249-277。
  57. 〈殷代的建築〉,《中華藝術史綱》(臺北:光復書局,1965),頁7-10。
  58. 〈殷代的書畫用具——顏色碟〉,《教育與文化》(1966):337-338。
  59. 〈有關殷代石雕的幾個問題〉,《故宮季刊》1,1(1966):31-34。
  60. 〈董作賓先生在昆明〉,《大陸雜誌》33.10(1966):293-294。
  61. 〈小屯的石子窖與石子墓〉,《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臺北:清華學報社,1967),頁585-625。
  62. 〈董作賓先生與滕縣考古發掘〉,《中州文化論集》(臺北:中州文化論集編輯委員會,1967),頁167-169。
  63. 〈殷周青銅器在日本〉,《中日文化論集》(中華大典,1967):37-74。
  64. 〈殷代的車〉,《大陸雜誌》36.10(1968):1-4。
  65. 〈殷代的豆〉,《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9上(1969):51-82。
  66. 〈小屯第四十墓的整理與殷代第一類甲種車的初步復原〉,《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0下(1969):625-668。
  67. 〈殷代的夯土、版築與一般建築〉,《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1,1(1969):126-168。
  68. 〈殷代地上建築復原的第二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9(1970):321-341。
  69. 〈董作賓先生與殷虛第九次發掘〉,《中國文字》38(1970):1-11。
  70. 〈說車器〉,《包遵彭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71),頁47-56。
  71. 〈從彩陶、黑陶、肩斧、段錛等研討先史時代臺灣與大陸的交通〉,《中原文化與臺灣》(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71),頁223-232。
  72. 〈彩陶系的器形探源〉,《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1(1973):1-8。
  73. 〈殷代第一類車的輿盤之演變〉,《華岡學報》8(1974):41-64。
  74. 〈李濟先生與中國考古學〉,《中華復興月刊》8.5(1975):6-16。
  75. 〈殷代的第二類車〉,《總統蔣公逝世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76),頁1011-1044。
  76. 〈殷代地上建築復原的第三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9/40(1976):140-157。
  77. 〈河南大學與考古事業〉,《國立河南大學校誌》(臺北:國立河南大學校友會,1976),頁71-77。
  78. 〈小屯殷代的石鳥、石磬與筍虛〉,《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第二輯人文社會科學》(臺北:中央研究院,1978),頁365-386。
  79. 〈董作賓先生與周公測影臺〉,《董作賓先生逝世十四週年紀念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頁9-15。
  80. 〈殷代車的研究〉,《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9(1979):1-26。
  81. 〈殷代壇圯遺跡〉,《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1.3(1980):413-454。
  82. 〈殷虛遺址的兩處重要遺蹟——大連坑與黃土臺〉,《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4(1981):591-618。
  83. 〈殷虛建築遺存的新認識(論殷代早期的宗廟)〉,《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上(臺北:中央研究院,1981),頁119-143。
  84. 〈殷虛文字甲編的五種分析〉,《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3(1982):393-445。
  85. 〈「扶片」的考古學分析〉,《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3(1985):405-484。
  86. 〈兩片迷途歸宗的字甲〉,《大陸雜誌》76.6(1986):249-256。
  87. 〈從殷周戰車論牧野之戰〉,《丁文江百歲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國地質學會專刊8,
  88.  1987)。
  89. 〈殷車復原說明〉,《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2(1987):253-280。
  90. 〈殷虛的穴窖坑層與甲骨斷代二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9.4(1988):1087-1117。
  91. 〈乙組兩處基址與其甲骨穴窖釋疑〉,《董作賓先生九五誕辰紀念集》(1988)。
  92. 〈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四例——甲六基址與三報二示〉,《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與考古組》上(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1-30。
  93. 〈乙五基址與賓、層位〉,《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1(1990):77-117。
  94. 〈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五例——兼論甲十二基址與大乙九示及中宗〉,《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3(1993):739-761。
  95. 〈記董先生的一段小故事——三報二示與甲六基址〉,《中國文字》新17(1993):1-5。
  96. 〈董師彥堂先生五十大慶追記〉,《國立歷史博物館季刊》3(1993):18-25。
  97. 〈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六例——兼論甲十三基址與示〉,《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3(1994):435-453。
  98. 〈敦煌莫高窟晚唐窟的分析與研究〉,《漢學研究》11,2(1993):259-323。
  99. 〈殷墟大龜版五次三地出土小記〉,《安陽文獻》11(1995):1-9。
  100. 〈殷墟地上建築復原第七例-論乙一及乙三兩個基址〉,《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4(1995):953-984。
  101. 〈從乙一與乙三基址試說殷代的測影臺〉,《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頁199-234。
  102. 〈從殷墟遺跡新釋高宗、肜日、亮陰〉,《嚴耕望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8),頁37-52。
  103. 〈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八例兼論乙十一後期及其有關基址與YH251、330卜辭〉,《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4(1999):779-882。
  104. 〈與張政烺先生談對日抗戰期間史語所的圖書館《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頁15-19, 763-773。
  105. 〈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九例兼論乙五基址的現象與天象〉,《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4.2(2003):189-291。
  106. 〈殷虛地上建築復原第十例兼述乙六基址及YH005大穴與銀河〉,《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4.4(2003):585-617。
書評
  1.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3/24(1964):109。
  2. 〈讀《侯家莊1001號大墓》〉,《中國學誌》2(1965):1-34。
  3. 〈李濟、萬家保《殷虛出土青銅觚形器之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1(1965):9-13。
  4. 〈讀曹著《殷商考古論叢》〉,《中國文字》新23(1997):1-9。
  5. 〈讀《各家釋七衡圖.說蓋天說起源新例初稿》〉,《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4(1997):787-816。
其他
  1. 〈中國考古對象的認識〉,《南京中央日報》1946.2.30。
  2. 〈陝西岐山周公廟的碑目〉,《南京中央日報(史學週刊)》1947.9。
  3. 〈洛陽金村出土的幾件玉器〉,《上海中央日報(文史週刊)》1948.1。
  4. 〈尋求古代文化的三途徑〉,《民族報文史》5(1949)。
  5. 〈楊梅的磚瓦業〉,《臺灣文化季刊》6.1(1949)。
  6. 〈臺灣有肩石斧與有段石斧的經濟階段〉,《臺灣文化季刊》6.2(1950)。
  7. 〈一個虔誠者的拜曆〉,《公論報(臺灣風土)》103(1950):703。
  8. 〈遺址徵年與文化傳播〉,《公論報(史地)》1950.5.24、31。
  9. 〈楊梅土葬三步驟〉,《公論報》1951.4.6。
  10. 〈酒泉的製玉工業〉,《技與藝》1.4(1952):18。
  11. 〈案頭考古學的缺憾〉,《中央日報(學人)》2。
  12. 〈臺南在臺灣考古學上的重要性〉,《臺南文化》3.4(1954)。
  13. 〈圓山貝塚發掘概況〉,《臺北文物》3.1(1954):8-13。
  14. 〈民國以來考古學發展概況〉,《中華民國科學誌‧現代國民基本知識叢書第三輯》(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
  15. 〈四十三年度考古學的研究〉,《中國教育學術與文化中篇‧教育與文化》6.4(1954)。
  16. 〈桃園史前志要〉,《桃園縣志稿》(桃園:文獻會,1955)。
  17. 〈石器時代的慶州與安陽〉,《中韓文化論集》11(臺北:中華文化事業出版委員會,1955)。
  18. 〈歷史的背景-人類的起源故事〉,《教育與文化周刊》9.2(1955):26-27。
  19. 〈第九屆太平洋科學會議概況〉,《政論周刊》172(1958):9-13;21。
  20. 〈憶昔當年在敦煌〉,《作品一卷》2(1959)。
  21. 〈董作賓先生〉,《中國歷史學會會訊》17(1985):5,26。
  22. 〈高去尋先生與殷虛發掘〉,《田野考古》2.2(1991):3-10。
  23. 〈照林與侯家莊1001大墓〉,《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1995):81-84。
  24. 〈李濟先生與中國考古學〉,《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135-161。
  25. 〈考古方法改革者梁思永先生〉,《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353-366。
  26. 〈田野考古第一——吳金鼎先生〉,《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631-637。
  27. 〈我在史語所〉,《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639-654。
  28. 〈劉燿先生考古的五大貢獻〉,《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655-662。
  29. 〈「月比斗」與「夕比斗」〉,《古今論衡》7(2002),頁2-23。

學歷:
河南大學文學士 (1932)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生 (1932-1934)

經歷:
本所助理員 (1934.8-1939.12),副研究員 (1940.1-1947.7),編纂 (1947-1949),研究員 (1949.8-2004.3.18 )
國立臺灣大學兼任教授 (1952-1959)
本所考古學組代理主任 (1967.7-1972.6),主任 (1979.9-1983.7)

中央研究院第十二屆院士 (1978)

⟸返回上頁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