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 1991-1572 %A 林文凱 %T 清代刑事審判文化——以臺灣命盜案件審判為個案之分析 %D 2014 %J 法制史研究 %P 95-130 %V 25 %X 本文採用「地方社會法律史」研究取徑,分析清代臺灣的刑科題本與淡新檔案等中央與地方層級的司法文書,以討論清代刑事審判文化與社會變遷以及地方治理之間的關係。本文從刑科題本等中央層級文書發現,清代臺灣有不少的命盜案件,的確係依照律例規定逐級覆審與裁斷;同時,臺灣命盜案件的審判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臺灣社會情勢與清廷統治模式的轉變,經歷了四個時期的不同變化。值得注意的是,清代臺灣的刑事審判文化,首要關切的不是道德與人倫秩序等文化理想的重建,而是強力運用國家暴力壓制犯罪者,以免危及國家政權的統治穩定。另一方面,本文從淡新檔案等地方層級文書發現,清代臺灣的地方行政與財政體制,並未隨著人口增長與經濟變遷而成比例的擴展,既有的覆審制度因此愈益無法有效運作。面對層出不窮的命盜案件,地方官府不僅難以依照時限緝捕案犯與審結案件,亦無足夠人力與經費解審人犯;地方官府為免遭到懲處或加重自身的財政負擔,乃極力掩蓋轄區內的命盜案件,僅將極少數上司可能訪聞得知的重大案件,依循覆審程序審理並往上呈送上級官府。 %K 清代刑事審判文化、覆審制度、審判程序、地方社會法律史、地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