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 1012-4195 %A 張曉宇 %T 理學與皇權——兩宋之際「聖學」觀念的演變 %D 2021 %J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P 649-700 %V 92 %N 4 %X 作為中國思想史上的根本問題,北宋理學的興起向為學者所津津樂道。與理學同時興起的是兩宋政治體制之轉型。從早期錢穆的宋代皇權上升論開始,兩宋皇權與儒家士大夫權威的升降,其中似乎有著某種內在聯繫。劉子健的兩宋轉向內在說、美國學者的地方社會轉向說、余英時與田浩兩位先生的道學研究,都直接或間接回應了這一內在聯繫之問題。從北宋走向南宋,儒學權威與皇權互為消長,而理學作為後世所認為的宋代儒學代表,在與皇權糾纏的過程中如何表述自己?筆者在閱讀思想史文獻的過程中,發現兩宋之際隨著理學興起,理學家們尤其喜歡使用「聖學」一詞。另一方面,「聖學」在宋代政治場域中也常用來指稱帝王之學,尤以經筵為最。本文以為,在中國「政教合一」的大傳統下,宋代精英階層對「聖學」的不同理解,內裡折射的是早期理學史中的皇權影響力。通過考察兩宋之際「聖學」或曰「聖賢之學」的概念演變,本文結合思想史與政治史,探究理學建構過程中的政治因素,從而為研究兩宋思想版圖提供一種新理路。 %K 聖學 經筵 理學 程氏門人 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