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ISSN = {1012-4195}, author = {李永迪}, title = {一九三六年史語所大司空村第二次發掘的殷代遺存與東周時期墓葬}, journal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volume = {79}, number = {4}, pages = {749-788}, keywords = {殷墟 殷代墓葬 殷代鑄銅遺留 殷代製骨遺留 東周陶器墓}, abstract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一九三○年代安陽發掘期間,曾在大司空村附近進行了兩次工作。第一次是一九三五年,發掘地點在大司空村東及村南,由梁思永、劉燿主持。第二次是一九三六年,地點在大司空村以南,由高去尋先生主持。其中第二次發掘的發掘報告已由高去尋完成大部,但因種種因素,至二○○八年方得付梓。 高去尋大司空村第二次發掘報告初稿中,已將當時考古出土現象及遺物做了詳盡的討論,也針對年代、意義提出初步結論。但因發掘報告初稿完成時間較早,未能參照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一九五○年代以後殷墟發掘的考古材料,是以對斷代及部分考古資料的認識不免有所不足。本文嘗試結合史語所與社科院考古所的工作成果,對史語所大司空村第二次發掘考古資料提供更進一步的詮釋。除了根據新的出土考古資料,對殷代及東周墓葬做了重新分期外,本文另著重討論了大司空村第二次發掘出土的鑄銅及製骨等手工業遺留。}, year =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