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 - JOUR SN - 1012-4195 T1 - 再論《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 AU - 沈衛榮 Y1 - 2006/12/01 PY - 2006 DA - 2006/12/01 T2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JF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JO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JA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VL - 77 IS - 4 SP - 697 EP - 727 KW - 《彰所知論》 《蒙古源流》 印、藏、蒙同源說 藏漢對勘 傳統的創造 Y2 - 2006/12/01 N2 - 一九三一年,陳寅恪先生於〈《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一文中指出,《蒙古源流》(成書於十七世紀後半葉)說蒙古民族起源於天竺、吐蕃,乃受元帝師八思巴 (’Phags pa Blo gros rgyal mtshan, 1235-1280) 所造《彰所知論》(Shes bya rab gsal) 的影響,因為《彰所知論》取天竺、吐蕃王統,聯接於蒙兀兒史,使後者成為由西藏上續印度之通史,而《蒙古源流》即依此歷史的新觀念、新方法,採集材料而成書者。上個世紀八○年代,蘇魯格先生撰文否定陳先生的主張,提出《彰所知論》中有關蒙古的全部論述既未追溯蒙古之族源,也未說印、藏、蒙同源。印、藏、蒙同源之說,始見於《黃金史綱》,而集大成於《蒙古源流》。本論文先對《彰所知論》所載印度、吐蕃、蒙古王統的藏文原文與元代沙囉巴的漢譯文作了對勘,糾正一些因譯文的不完美而造成前人對文獻的錯誤理解。然後討論《彰所知論》於藏、蒙寫史傳統中的位置和影響,及其於蒙古地區的流傳和與《蒙古源流》的關係。本文指出,《彰所知論》的確不是《蒙古源流》所載蒙古王統的直接來源,而且「印、藏、蒙同源說」並不始於《彰所知論》。儘管如此,對陳先生主張的「《蒙古源流》之基本觀念及編製體裁實取之於《彰所知論》」一說的全盤否定實屬矯枉過正,二者之間確實具有觀念和體裁上的源流關係。 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