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 1012-4195 %A 劉淑芬 %T 墓幢——經幢研究之三 %D 2003 %J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P 673-763 %V 74 %N 4 %X 本文是筆者研究經幢的系列論文之一,主要討論「墓幢」──包括置於俗人墳域的經幢、置於僧人塔側的經幢,以及在經幢中藏有僧人荼毗後遺骨的「舍利經幢」。依次就墓幢的種類、墓幢的形制、墓幢與埋葬制度討論,再就墓幢流行的原因做深入的探討。在現今所知的經幢中,以墓幢所佔的數量為最多;經幢之所以歷數百年而不衰,和初唐以後地獄信仰的流布、「尊勝陀羅尼」的破地獄功能、盛唐以後密教陀羅尼的流行、墓幢和孝道的結合,以及墓幢功能的多元化諸因素有關。 近半個世紀以來,在唐五代以迄元代的墓葬中,陸續出土了一些手寫經咒絹畫和雕版經咒,以及在棺木上刻有「陀羅尼」的「陀羅尼棺」,本文稱之為「墓葬陀羅尼」;並且認為它是一種墓幢的變形──即用來濟拔亡者地獄之苦的「陀羅尼」,以另外一種形式傳達給死者,而唯有從墓幢這個角度來看,才能找出它們在墓葬中的淵源和意涵。 %K 經幢 墓幢 陀羅尼 舍利 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