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 - JOUR SN - 1012-4195 AU - 陳韻珊 TI - 論「古今字」——從用字與造字的觀點 JO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JA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VL - 66 IS - 1 SP - 261 EP - 304 PY - 1995 AB - 自甲、金、簡牘文字大量出土後,討論文字形體之古今異同蔚為風氣,因而古文獻中關於「古今字」的材料亦引起眾人的注意,成為考釋文字的重要根據之一。本文檢證《古今字》的著錄及前人經傳注釋用語,指出使用古今字有二種不同的路線,其一以用字為基點,如段玉裁對「古今字」的討論等,其二以造字為基點,如徐灝對「古今字」的討論等。二者不僅定義寬嚴不同,範疇亦有歧異,與今人所稱之同源字、異體字、通假字等當分別觀之。 段玉裁在文字學發展史中無疑是起重要作用之人,《說文解字注》中云「古今字」者數百見之多,常為後人稱引。卻往往忽略了段氏使用此一術語仍嚴守經、注的分際,承襲鄭注之傳統,站在訓詁的立場;從《毛詩訓詁傳定本小箋》、《詩經小學》、《周禮漢讀考》等著作互證之,尤為清晰。徐灝《說文段注箋》雖是疏段注之作,在「古今字」的認識上卻站在文字學的立場,破《說文》之約束,直探文字之本原,與段氏迥別。這個趨勢一直發展至今。 Y1 - 1995/03/01 ER -